IL-17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6-01-11 09:23符义富游丽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白斑病理意义

李 兵,傅 尧,符义富,游丽萍,刘 畅(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检验科,南京 210008)

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发现中晚期OSCC术后5年生存率远低于早期,而患者在被确诊为OSCC时,大多已经处于中晚期阶段[1],因此寻找OSCC早期的筛选指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极为重要。IL-17F与IL-17A同属IL-17家族,与哮喘、狼疮和肿瘤等疾病相关。其功能上与家族最具代表性的IL-17A不完全相同。研究显示,IL-17A的含量在头颈部鳞癌患者血清中,明显高于健康人[2],而IL-17F在OSCC及白斑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目前还少有研究。本文用ELISA方法检测IL-17F在健康对照者、白斑和O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在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5月本院白斑患者及OSCC患者血清标本分别为25例和80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7.1±8.6岁和62.2±9.5岁。所有患者组织标本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由两位资深病理专家独立诊断,镜下可见伴有上皮异常增生且上皮过度角化的为白斑(癌前病变);镜下可见鳞状细胞癌巢,细胞间有细胞间桥,细胞异型性且常见较多核分裂相的为OSCC。排除接受过化疗和放疗的患者。另随机收集无任何口腔病变的健康对照者33例,平均年龄53.5±10.3岁。血清标本收集经本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及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1.2 试剂与仪器 血清IL-17F含量ELISA测定试剂盒为美国瑞博奥公司产品,酶标仪(美国伯乐公司)。

1.3 方法 采集研究对象肘静脉血3 ml,存于促凝管中,离心5 min取血清,存于1.5 ml Ep管中,于-80℃保存。白斑及OSCC患者均于手术前采血。按ELISA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测定血清IL-17F含量。所有样本均设复孔,显色完毕用酶标仪450 nm波长检测。

2 结果

2.1 各研究对象血清IL-17F的水平 健康对照者、白斑患者和OSCC患者血清中IL-17F的含量分别为202.2±31.5,168.2±17.4和65.1±7.2 pg/ml。OSCC患者血清IL-17F含量明显低于白斑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16,6.22,P<0.05)。白斑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IL-17F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P>0.05)。

2.2 OSCC患者血清中IL-17F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见表1。分析OSCC患者血清中IL-17F的含量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显示,OSCC患者血清IL-17F含量与TNM期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

表1 IL-17F的表达与OS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3 血清IL-17F含量的诊断意义 见图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IL-17F含量可以作为健康人和OSCC患者的良好诊断指标(P<0.05),其临界值为37.84 pg/ml。

图1 IL-17F的ROC曲线

3 讨论

趋化因子是炎症相关性肿瘤的主要决定因素。其家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拥有大量的配体和受体,在相关癌症中的生物学功能多种多样。趋化因子影响肿瘤进展的多种途径,包括:白细胞募集,血管新生,肿瘤细胞增殖和存活,侵入和转移等[3]。IL-17F与IL-17A具有高度同源性,其在促进炎症因子分泌及炎症反应方面有类似的功能[4]。但有研究表明,在肿瘤相关血管生成方面,IL-17F和IL-17A存在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乳腺癌小鼠模型研究显示,IL-17A在肿瘤组织高表达,由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分泌,促使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进而加速肿瘤微血管的形成,利于肿瘤生长[5]。Pan等[6]人在非小细胞肺癌研究中发现,IL-17A可以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他们还发现患者血清IL-17A的水平与患者的生存率呈负相关。而肝癌和结肠癌动物模型研究显示,IL-17F可以降低IL-6,IL-8,VE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生长[7,8]。

本研究发现,IL-17F在OSCC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TNM Ⅲ~Ⅳ期患者表达水平明显低于TNM Ⅰ~Ⅱ期患者,提示IL-17表达与OSCC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联,很可能是起抑制作用。对照上文IL-17F在动物模型中抑制肿瘤生长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可以为其提供临床依据。同时我们发现白斑(癌前病变)患者血清IL-17F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白斑的疾病进程有关,需要我们扩大样本量,继续研究。

我们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IL-17F含量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筛选指标,用于健康人和OSCC患者的早期筛查。对于OSCC患者的即时治疗和术后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刘思玉,谢 龙,祁 兵,等.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差异微小RNA/mRNA表达谱的对接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4):400-403.

Liu SY,Xie L,Qi B,et al.Differential expression profiles of microRNAs/mRNA and docking study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2014,32(4):400-403.

[2] Li C,Zhao Y,Zhang W,et al.Increased prevalence of TH17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11,112(1):81-89.

[3] 郑福利,党 淼,张淼芳,等.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表达水平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30(4):21-23,27.

Zheng FL,Dang M,Zhang MF,et al.Expression of chemokine CXCL12 and its receptor CXCR4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tissues[J].J Mod Lab Med,2015,30(4):21-23,27.

[4] Vazquez-Tello A,Halwani R,Li R,et al.IL-17A and IL-17F Expression in B Lymphocytes[J].Int Arch Allergy Immunol,2012,157(4):406-416.

[5] Du JW,Xu KY,Fang LY,et al.Interleukin-17,produced by lymphocytes,promotes tumor growth and angiogenesis in a mouse model of breast cancer[J].Mol Med Rep,2012,6(5):1099-1102.

[6] Pan B,Shen J,Cao J,et al.Interleukin-17 promotes angiogenesis by stimulating VEGF production of cancer cells via the STAT3/GIV signaling pathway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Sci Rep,2015(15):1605.

[7] Xie Y,Sheng W,Xiang J,et al.Interleukin-17F suppresses hepatocarcinoma cell growth via inhibition of tumor angiogenesis[J].Cancer Investig,2010,28(6):598-607.

[8] Tong Z,Yang XO,Yan H,et al.A protective role by interleukin-17F in colon tumorigenesis[J].PLoS One,2012,7(4):e34959.

猜你喜欢
白斑病理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免疫应答研究进展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有意义的一天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生之意义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防治研究进展(一)
维吾尔医治疗85例外阴白斑临床疗效总结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