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骨外伤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6-01-11 05:32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3期
关键词:疼痛感外伤出院

石 宏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矿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其极易出现关节软骨弹性下降、钙磷比例失调、骨骼的微结构发生改变等情况,因此其发生骨质疏松、骨骼退行性病变及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据统计,老年人发生骨外伤的几率为50%以上[1]。发生骨外伤的老年患者极易因家庭和社会角色的转变、疼痛的折磨及心理的变化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导致预后的效果极差[2]。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对老年骨外伤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骨外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49例,女性患者有33例,其年龄为60~83岁,平均年龄为(72.4±10.7)岁,其中发生上肢骨折的患者有29例,发生下肢骨折的患者有37例,发生关节部位骨折的患者有12例,发生其他部位骨折的患者有4例。我们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舒适组,每组各有患者41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及时为其实施骨科手术。在此过程中,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舒适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进行舒适护理的具体方法是:

1.2.1 进行环境护理 ①护士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并适时调节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②护士要定时打开病房的门窗,以使病房内外的空气保持流通。③护士要限制院外探视人员的探视时间,并嘱其保持安静,以避免打扰患者休息。

1.2.2 进行体位护理 ①护士要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及手术部位辅助其保持合适的体位进行休息,以避免伤处受到挤压。②对于用石膏或夹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的患者,护士要密切观察其石膏和夹板的松紧程度,避免其发生局部血运障碍、石膏或夹板脱落及皮肤受压等情况。

1.2.3 进行卧床护理 ①由于老年骨外伤患者需长期卧床,因此护士要建议其睡木板床。②护士要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并对其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避免褥疮的发生。

1.2.4 进行疼痛护理 ①护士要多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并在其主诉伤口疼痛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对其进行治疗。②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健康宣教,并为其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及发生伤口疼痛的机制。③护士要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减轻疼痛感的方法,并指导其通过转移注意力及按摩等方式降低对疼痛的感知度。

1.2.5 进行康复训练 ①护士要指导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②对于无法下床活动的患者,护士要指导其在床上进行肢体运动,以促进其肢体的血流循环、加快其骨折部位的愈合。

1.2.6 进行护患沟通 ①护士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多鼓励、安慰患者。②护士要协调好病房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并创造条件让其相互沟通,以消除其陌生感和寂寞感,进而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入院7d后及出院时的疼痛程度:当患者的VAS评分<2分时,表示其无疼痛感或存在轻度的疼痛感;当患者的VAS评分在3~5分之间时,表示其存在中等程度的疼痛感;当患者的VAS评分在6~8分之间时,表示其存在重度的疼痛感;当患者的VAS评分>8分时,表示其存在剧烈的疼痛感。②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入院7d后及出院时的焦虑程度:当患者的SAS评分<50分时,表示其不存在焦虑的情况;当患者的SAS评分在50~59分之间时,表示其存在轻度的焦虑;当患者的SAS 评分在60~69之间时,表示其存在中等程度的焦虑;当患者的SAS评分>70分时,表示其存在重度的焦虑。

1.4 统计学分析 详细收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x2检验法对计数资料进分析,单位取率(%),以t检验法对计量资料进行分析,范围取( ),(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段VAS评分的比较 在入院前,两组患者VA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7d后及出院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入院前均有明显的下降,且舒适组患者VAS评分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段VAS评分的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各时段VAS评分的比较(±s ,分)

组别 入院前 入院 7d 后 出院时舒适组 (n=41) 7.91±1.21 5.10±1.02 2.64±0.38常规组 (n=41) 7.86±1.34 7.03±0.98 4.33±0.67 t 0.213 9.959 14.049 P > 0.05 < 0.05 < 0.05

2.2 两组患者各时段SAS评分的比较 在入院前,两组患者SA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7d后及出院时,两组患者的SAS评分较入院前均有明显的下降,且舒适组患者SAS评分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各时段SAS评分的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各时段SAS评分的比较(±s ,分)

组别 入院前 入院 7d 后 出院时舒适组 (n=41) 53.09±8.41 32.50±6.73 19.84±5.55常规组 (n=41) 53.44±9.10 41.54±7.25 29.19±4.83 t 0.181 5.852 8.137 P > 0.05 < 0.05 < 0.05

3 讨论

骨外伤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在其发生骨外伤后,其常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对治疗的依从性也较差。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研究证实,对发生骨外伤的老年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使其与所处的环境保持一种和谐、安宁的状态,并能让其产生轻松自在、满足的主观感觉[3]。一般说来,舒适护理主要包括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生理护理及人际关系护理这4个方面,其宗旨是在患者的病情康复期间让其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各方面保持舒适的状态[4]。 研究显示,适宜的温湿度、气味和光线等都能改善病房环境的舒适度,对骨外伤患者的疾病康复和情绪改善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骨外伤患者的体位护理和卧床护理对疾病的恢复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均具有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则对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降低其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康复锻炼则有助于骨伤部位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在本研究中,笔者从外部环境、体位、卧床、疼痛、康复锻炼以及人际关系维护等方面着手实施舒适护理,结果显示患者入院后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显著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提示舒适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舒适度,对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入院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和SA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入院7d后及出院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SAS评分较入院前均有明显的下降,且舒适组患者上述评分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骨外伤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夏爱玲.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5):111-112.

[2] 罗小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0(10):119-120.

[3] 覃杏香.舒适护理对老年骨牵引患者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0,12(6):1244-1244.

[4] 王美云.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的应用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511-1513.

[5] 朱小佳,罗迎霞,程维,等.基于患者结局的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5,22(17):1-5.

猜你喜欢
疼痛感外伤出院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