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精细化急救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6-01-11 05:32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3期
关键词:精细化我院症状

张 静

(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人民医院 云南 个旧 661000)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发生病变引起的出血。此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危及其生命。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在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施精细化急救护理可以快速止血、改善其预后、保障其生命安全[1]。为此,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3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分别实施了常规护理与精细化急救护理,回顾性分析不同护理方案的急救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这300例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血型及出凝血时间检查、内镜检查后其病情均被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本次研究排除了因其他原因引起便血的患者和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这些患者对参与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2012年3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本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77例。他们中年龄最小的25岁,年龄最大的58岁,平均年龄(41.3±7.2)岁。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分析组。在本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74例,他们中年龄最小的26岁,年龄最大的59岁,平均年龄(41.7±6.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我院对两组患者均及时进行急救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①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备好急救药品和用品。②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协助医生为患者进行输血、输液。③对患者进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预防感染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分析组患者进行精细化急救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

1.2.1 进行病情观察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当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皮肤湿冷等症状时,应及时判断其是否存在出血状况,并配合医生对其进行处理。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每隔15~30 min为患者测量一次生命体征。

1.2.2 进行急救护理 ①当患者出现出血症状时,应迅速为其建立静脉通路。一般选用22号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路以快速补充血容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根据患者失血量的多少为其补充液体,如生理盐水、平衡液、全血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当患者的失血量较大时,可为其输入胶体扩容剂。②对于出现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可适当加快血容量补充的速度,必要时可进行加压输血,但对于高龄患者或伴有心、肺、肾等疾病的患者,应防止输液过多,以免引起急性肺水肿。③遵医嘱为患者使用止血药或进行相应的止血处理。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患者,应对其进行胃内灌注冷生理盐水,以收缩其胃血管、减少胃黏膜的血液量。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大出血的患者,应在内镜直视下为其注射硬化剂,或用皮圈套扎曲张的食管静脉,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1.2.3 进行体位护理 护理人员嘱患者尽量保持卧床休息,对于大出血的患者应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帮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并定时更换体位。当患者取平卧位时,应将其下肢略垫高,以保证其脑部供血充足,并使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其出现误吸的情况。患者的病床边要备好吸引器,及时清除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及呕吐物,必要时可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以保证其呼吸道通畅[2]。

1.2.4 进行基础护理 在患者发生出血期间护理人员要对其做好基础护理。①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及污染的被服,保持被服清洁、平整。②及时为患者清除其口腔内的分泌物,让患者定时使用口泰含漱液漱口,每日早晚各使用一次,以保持其口腔清洁,防止发生口腔感染。③保持患者肛周皮肤的清洁,协助患者使用温水擦拭肛周皮肤,并为其涂抹护肤膏。定时为患者翻身,以避免其发生压疮[3]。

1.2.5 进行心理护理 ①进行心理疏导。多安慰和鼓励患者,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进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性格、文化水平及心理状况等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科学地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详细地向其说明治疗的方法、治疗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及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

1.2.6 进行生活指导 ①进行饮食指导。在患者出血期间及其肠胃功能未恢复之前应禁食。在患者的急性出血停止后,可先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再逐渐改为软食。嘱患者先少食多餐,待其病情稳定后再改为普食。严格限制患者钠和蛋白质的摄入量,禁食粗纤维、坚硬和刺激性的食物。②进行用药指导。嘱患者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密切观察其用药后的反应,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状况,应及时报告医生。③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嘱其适当地进行运动。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治护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我院将患者的急救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①显效:患者在急救结束后5h内停止出血,其胃管引流液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在急救结束后12h内停止出血,其胃管引流液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患者在急救结束后72h后仍有出血情况,其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急救的成功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为85.33%,分析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为96.67%,分析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508,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急救结束后,在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有6例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有8例患者出现感染的症状,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在分析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有4例患者出现感染的症状,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分析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78,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贫血和血象变化。临床研究证实,在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施精细化急救护理可以快速止血、改善其预后[4]。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在对分析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施了病情观察、急救护理、体位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生活指导等精细化急救护理。结果显示,分析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精细化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其出血状况,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1] 赵红艳.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配合[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1):102-103.

[2] 陈小群.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3):343-344.

[3] 雷巧玲,王景杰,郎红娟等.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护理流程再造及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4,16(35):4395-4397.

[4] 徐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9):329.

猜你喜欢
精细化我院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