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感交集的温暖旅程到人性悬崖的苍凉守望

2016-01-11 14:37陈娴
山花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三观余华人性

陈娴

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流行的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余华一直将苦难意识作为其作品的主题,怪诞、罪孽、阴谋、死亡、刑罚、暴力等交织而成他小说中的世界,余华也在暴力与阴谋的苦旅中越陷越深。但在20世纪90年代,余华写作的主题不再以苦难为重点,他的作品也开始有了脉脉温情,他开始将现实和历史结合起来进行反思,创作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余华这种文风的转变,既有其主观上的原因也更是当时社会文化语境的嬗变。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余华的小说的转型。

余华始创作品风格:百感交集的温暖旅程

1.重客观叙述的创作风格

余华在早期的写作生涯中同样也是以重叙述为主,如小说《河边的故事》和《古典爱情》等,这都是尝试通过颠覆文类来达到形式创新的目的。甚至,为了做到文章形式的创新,余华在作品《往事如烟》中用数字来代替人物的姓名。借助这种文类的形式创新,显示出文本的叙事层面。这一时期,余华的小说都似乎在宣明 ,这世上充满了痛苦,人只要活着就得受苦,就得遭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伤害。余华对那些血淋淋的场面叙述客观而不露声色,仿佛自己已经没有感情,理智得有些可怕,他不对那些苦难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做明确的价值品论,只是一味地发泄着。

2.表达宿命情绪的创作风格

余华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反映人性的阴暗面,尤其是人性的残暴、血腥以及那些非理性的死亡。暴力、死亡基本上就是苦难的集中体现,整个社会都充满着罪恶。在他的作品《现实一种》中,余华以不带情感的、冷静理智的、有条不紊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亲人间相互残杀的故事。在其中,每个人既是灾难的受害者,又是新灾难的推动者,使局势越来越无法挽回,最后导致悲剧的产生。余华的《古典爱情》、《鲜血梅花》中对于死亡之于生存的渲染无疑是对意义的消解,因为“死的观点和恐惧,比任何事物都要更加剧烈折磨着人这种动物,死是对人各种活动的主要动力”。他似乎看清了世间的一切,把自己的“苦难”埋藏于主人公那饱受摧残的内心世界,因为他觉得对精神的摧残是最令人感到尖锐的痛楚。在多部小说中,余华表达了宿命情绪,那就是,困难无处不在,人活着就是要承受各种苦难。受西方存在主义的影响,余华的小说在独特离奇的表面下藏着一种令人抑郁的气息。余华说,这些作品“记录了我曾经有过的疯狂、暴力和血腥在字里行间如波涛般涌动着,这是从噩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

郜元宝曾经评论余华:“余华对苦难情感反应总显得和常人不太一样。该偏心的地方他偏偏漠不关心,该愤慨的地方他偏偏无动于衷,该心旌动摇的地方他偏偏平静如水,该掩鼻而过的地方他偏偏饶有兴味地把玩,该悲悯的地方他又偏偏忍俊不禁,而且把该有的万千愁绪也化作没心没肺的扑哧一笑。”对于苦难的表达,他不留一点余地,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确认个体存在的价值。

风格转型:人性悬崖的守望

20世纪80年代出现“先锋派”文体形式的小说,它们的共通之处在于重视叙述,诸如马原的“叙事圈套”、格非的“语言迷宫”及孙甘露的“语言实验”等,以一种独特的话语方式颠覆读者传统的观念,让读者对这种文学作品产生疏离感和陌生感,体验到一种新鲜的阅读感受。先锋小说家们借助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来探索表达他们对现实的态度,好似他们已脱离于这个社会群体,从而将个人孤立出来,彰显出自身存在的价值。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学界缺少一种主导性的思潮,多种思想相互碰撞,文化意蕴模糊。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冲击着人的精神世界。在这一时期,余华不再重视作品的形式,也不再一味地叙述血淋淋的苦难,而是在苦难中加入了一些悲悯情愫。虽还延续着先前客观的笔调,生命依然挣扎在苦难之中,但却加入了一些明亮的色彩,有一种看透一切之后的超然。

1.描写心灵的冲突和矛盾的创作风格

90年代,余华著作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及《活着》三部作品,依次对应着人生的少年、中年和老年。这三部作品中,余华将“苦难”和“温情”这两种相悖的因子融合在一起,在叙述人生不同阶段的苦难时,也多了一些温情,呈现出一种看似矛盾混乱实则入情入理的状态。

从这一部过渡型的《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余华进入了转型期。他不再热衷于暴力杀人游戏,赤裸裸展现人性丑恶的一面,而是着重描写心灵对幸福的期盼,以及在现实中获得幸福的可能性的消解,还把这两者间的冲突和矛盾当作整篇文章的主题。余华总是会把根植于人性的恶——那些直露的、隐藏的或是无意识的——摆出来,就像巷子里那个永远的牙医一样,把拔出来的牙摆成一排,放在桌子上。于是人们看到自己的恶,却感觉那恶从身体中抽离,具象成一颗颗污秽的、令人恶心的别人的牙齿。但愿这本书不仅仅带给你对生活的悲伤,还能让你因着恶的衬托,看到身体中人性的善。

2.人生价值观与创作态度的转变

余华的转变不仅体现在叙事语言形式上,更反映在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和创作态度里,这从随后的《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中都能够看出来。这两部作品也开始了他转型的双向拓展:一个指向了人终极的生命背景板,另一个则指向了人们所必须要面对的原生态的生存困境。作品的主题依然是永恒不变的苦难,毕竟这才是真实的历史体现,不能逃避现实。这两部作品真实地叙述了中华民族在苦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韧和宽容,还有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这也是最让那些评论家潸然泪下的原因。在苦难面前,人的崇高和爱触动了我们的内心,感动了眼睛,让人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活着”展现了中国人最基本、最现实和最朴素的生存状态,在其背后洋溢着一种对于生命的感恩。作者余华想通过这部作品告诉世人一个道理,生命无所谓幸与不幸,生命就是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仍然延续了这一基本的主题,那就是生命的受难本质。在中国人的生存观念中,血几乎就等同于生命。在这部作品中不单叙述了在无休无止的困难面前人的坚韧,更注重表达了人世间的亲情和温情。作为一个困顿的父亲,许三观卖了12次血,他是在用自己的血液交换所需之物,让那个一次次处于绝境中的家庭得到暂时的慰藉,许三观以这种方式而实现了自我生命的价值,延续了孩子的生命,就像最后许玉兰对儿子们说的:“你们是他用血喂大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许三观也用自己的血救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孩子,他是一个父亲,更是一个英雄。表面上看,《许三观卖血记》虽没有余华早期作品那样的血腥和惨烈,但是也透露出另一种悲凉和坚韧。

苦难主题转型的内在理路

1.注重对生存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余华从没间断过将苦难意识融于作品中。受西方存在主义的影响,余华早期将苦难隐藏于残酷暴力和血腥杀戮之中,在后期的作品中,作者所传达的苦难与生存困难及生命悲剧息息相关,其中也包含了作者自身对生存和生命的思考。

在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文学界思想五花八门,各种思想开始活跃在文学创作中,但这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特点,注重在集体之外发出个体的声音,重新定位自己,发掘个人价值。到80年代中后期,文学开始摆脱意识形态的直接束缚,而且随着社会体制的变革,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坚持传统的文学创作,作家开始尝试远离政治话语,对传统的功利主义文学进行颠覆,向通俗的和文学自身的方向分化,让文学以自身的美学价值而获得独立存在。先锋文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注重对人性的重建和自我救赎的思考

再后来,余华常常采用先锋小说的创作技法,将苦难纳入到人性的负面,用暴力去对待苦难,某种意义上这也体现他对苦难的玩味之意。源于作家思维和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余华前期采用一种极端的叙事风格,甚至以一种敌对的态度面对现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内心对现实的不满得到了缓解,并且开始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实现自我的解放。

余华后期的作品着重于人性的重建和实现人类的自我救赎,像《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不再一味地渲染人性的险恶,更注重赞美苦难生存中人性的善良。后期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对苦难人类的终极关怀,也具有了鲜明的色彩和哲学性,体现了一种悲悯的情怀。但苦难意识依旧在文章中得到体现,并且愈加地厚重深沉。

结 语

文学理念的变化和文学创作实践的不断积累导致了作家文学风格的变化。一个真正的作家,他的写作风格一般来说是较为固定的,不是变化无常的。他的创作依据来源于内心的表达需求,也就是说,从其内心反映上,他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推进和演化的过程,不存在转型。当然,单就写作而言,作家的每一次写作都不可能与之前的写作形式完全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思想感悟和表达方式也会在不经意之间悄然发生变化,到达一定程度后,他的前期作品和后期作品所展现的世界会出现较大的反差。因此,对余华小说世界的探讨,也只有在这个角度上进行才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决绝的苦难"与"温情的苦难"——论余华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J].钦州学院学报,2011(2).

[2]余华.现实一种[M].长江文艺,2004.

[3]余华.现实一种·序[M].长江文艺,2004.

[4]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J].文学评论,1994(3).

[5]陶涛.在文字间穿行——《活着》,告诉我们什么是活着[EB/ OL].兰州日报数字报-兰州新闻网.http://rb.lzbs.com.cn/html/2012-12/13/ content_415846.htm.

[6]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邢钱荔.从《第七天》看余华小说的苦难意识[J].名作欣赏,2015(5).

[8]朱炎皇.余华转型前后的小说世界[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9]盖伟.在裂变中行进的余华——在《兄弟》中余华先锋精神的延续及一种理论的阐释[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3).

[10]朱小溪.论余华儿时记忆对其文革叙事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2009(09).

[11]李斌,曲光楠.从接受视角论余华客观叙述的文体特征[J].学术交流,2011, (8):86-87.

[12]王艳芳.余华小说述评[J].兰州学刊,2012,(10):37-38.

[13]郑阿平.中国式的生存哲学的阐释——解读《活着》[J].唐都学刊,2007(4).

[14]张瑗.文化视镜中人的哲学建构与解构——新时期小说人物形象审美流变之二[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

[15]现实一种——心理的文章——企博网职业博客[EB/OL].http:// www.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4577580.

[16]现实一种txt免费下载_读后感_在线阅读[EB/OL].http://www. reader8.cn/book/20100305/61487.html.

作者简介:

陈 娴(1972— ),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南京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三观余华人性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五毛钱的“三观”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