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教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2016-01-14 00:45叶靖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应对策略问题

叶靖

【摘 要】分析学生评教的意义,针对学生评教面临的问题,提出端正师生对评教的认识、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等三方面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学生评教 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10-02

学生评教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运行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使得评教工作陷入困境。对此,应通过端正师生对评教的认识,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再辅以明确的管理制度,以增强学生评教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运行机制。

一、学生评教的意义

学生评教是指学生依据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所提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每学期的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估的一项教学活动。学生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评教的目的是“以评促教”,通过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和建议,给教学优秀的教师以鼓励,帮助在课堂教学中尚有困惑的教师查找问题,以便改进,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指导和规范高等学校章程建设,促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教育部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的第十四条指出:章程应当围绕提高质量的核心任务,明确学校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则与制度,规定学校对学科、专业、课程以及教学、科研的水平与质量进行评价、考核的基本规则,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机制。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评教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教学质量管理的运行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学生评教的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师生对评教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对学生评教制度不认同,他们认为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和认知水平均需考量;有的教师认为评教制度对其自身未起到任何帮助作用;也有教师为了保证自己能得到较好的评教分数而放纵或讨好学生。有的学生不认真对待评教,随意打分;有的学生恶意评教要求严格的教师;还有的学生担心受到教师不公正的待遇,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二)评教指标体系不够合理。目前不少高校都只使用同一个评价标准对所有课程进行评价。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授课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果都按照一个标准进行评价,显然不够合理。评价标准单一、指标及其权重设置不够合理等原因,都会令教师的评教结果受到影响。不论是上述的人为因素还是评教指标体系方面的原因,都会使得评教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影响评教数据的真实性及科学性,长此以往,会使评教工作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起到监控教学质量的作用。

三、应对策略研究

(一)端正师生对评教的认识。要确保评教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要端正师生对评教工作的认识。人的认识决定人的行为,只有端正了师生对评教的认识,才能从源头上保证评教的质量。有些教师担心学生年纪尚轻,认知水平有限,从而影响评教结果的真实性。曾经有专家对华东地区22所高校的600多名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的教师,让学生、系主任与教研室主任对他们的教学情况分别进行评价,其结果是学生评价与领导专家的评价有着很高的一致性。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评价能力。有些教师觉得评教制度对其没有任何帮助作用。这需要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对教学优秀的教师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教学中存在困惑的教师给予帮扶,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质量。要让教师们真正感觉到,评教并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给他们“穿小鞋”。

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有着最直官的感受。评教的目的是教学相长,是为了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任课教师进行评教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该虚心接受学生的评教。

评教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的义务。通过评教,学校才能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有待改进的环节,最终使学生受益。学生只有实事求是的进行评教,才能使评教结果真实地反映教学情况,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因此,学生要珍惜自己每次进行评教的机会。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通过与学生举行座谈会、在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上进行宣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评教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明白:评教工作是一种帮助教师成长、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生是评教的直接受益者。

(二)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科学的评价指标是评教制度的保障。为了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并具有针对性,我们对课程实行分类评教,对不同类型的课程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对于承担不同类别课程的教师,使用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根据课程的不同教学形式,我们将课程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理论教学(包括含有实验课的理论课);二是实践教学(包括独立设课的实验课、各类实习、毕业设计等);三是体育课(指全校性公共课)。

为了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我们需要建立教学质量标准。所谓教学质量标准,是指为了衡量教学应达到的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明确的标准。可将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四个指标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的一级指标,对每类课程,都要按照这四个指标进行考察。在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再设置二级指标,二级指标需要根据所对应的课程类型进行相应设置。因此,不同类型的课程,在二级指标的设置上,既会有相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内容。

以对“教学态度”的考察为例,其二级指标中相同的内容是:三类课程都要考察教师是否有调课、停课、缺课现象,是否准时上下课,是否为人师表等;不同的内容是:理论教学课程要考察教师完成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等教学环节的情况,实践教学课程要考察教师对实验准备及对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情况,体育课则要考察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

再以对“教学内容”的考察为例,这三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区别是很大的,因此在二级指标的设置上就有很大的区别,理论教学课程需要考察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娴熟程度,对问题的阐述是否深入浅出并具有启发性,讲授的内容是否充实、信息量大不大,是否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成果;实践教学课程要考察教师对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是否讲解清楚,实验操作是否娴熟、示范是否规范;体育课主要考察教师对课程内容及注意事项是否讲解清楚,动作示范是否准确、规范。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下的二级指标的设置,也是根据课程类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每个二级指标都设置有相应的权重,每类课程所有的二级指标的权重相加后值为“1”。指标权重是指标在评价过程中不同重要程度的反映,是决策(或评估)问题中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和客观反映的综合度量。权重的赋值合理与否,对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某一因素的权重发生变化,将会影响整个评判结果。

我们对一级指标权重的设置,遵循以下原则:在全面考核四个指标的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考核有所侧重,将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设置为:0.2,0.3,0.3,0.2。对二级指标权重的设置,应遵循:重要的指标要设置较高的权重,比较笼统、抽象的指标权重则设置小一些;每个一级指标下的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总和为一级指标的权重,如一级指标“教学态度”的?权重为0.2,则它下面的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之和必须为0.2。

(三)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做好师生之间的桥梁,让教师了解实行学生评教是为了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使教师真正接受评教制度;让学生了解进行评教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教学、服务学生,并告知学生评教是采用匿名方式,任课教师无法在教务系统中看到评教学生的信息,因此学生可以完全放心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此外,还要以学校正式文件的形式对学生评教工作做出明确的要求:第一,学生有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权利和义务。学生要本着对学校负责、对任课教师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进行,确保评教的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和可靠性。学生不参与评教,将不能在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相关的查询。第二,教师不能因为评教成绩的高低,而不公正的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第三,教务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做好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

同时评教结果将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评奖、晋级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并且评教工作的组织情况及实效(如学生参评率)将列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考察内容。

总之,应端正师生对评教工作的认识,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等,以逐步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雪艳,刘军.高校学生评教面临的困惑与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态度决定一切[EB/OL].(2010-08-15)[2015-02-10].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15/18/2006953_46282608.shtml

[3]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综述[EB/OL].(2011-05-29)[2015-01-15].http://wenku.baidu.com/view/33c850315a8102d276a22fb5.html

【作者简介】叶 靖(1980- ),女,硕士,广西大学教务处工程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应对策略问题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关于民办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