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3+2”学生学习成绩的非智力因素探析

2016-01-14 00:49韦朝忠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回归系数学习成绩线性

【摘 要】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31名2014级高职“3+2”学生为被试,自编调查表,采用问卷、访谈等方法收集信息,探讨影响高职“3+2”学生学习成绩的非智力因素种类及其影响力;结果发现非智力因素对高职3+2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四项因素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职“3+2”学生 学习成绩 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16-03

2012年,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现代职院”)被广西教育厅确定为开展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试点学校。四年来,该校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当中招收了两年制学生,称为高职“3+2”学生。关注“3+2”学生成长成才问题,探索提高其学习成绩的办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探析影响“3+2”学生学习成绩的非智力因素种类及其影响力,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在现代职院2014级春季入学的高职“3+2”学生当中,抽取31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计算机网络专业 7人,工业分析专业7人,市场营销专业13人,学前教育专业4人。

(二)方法

采取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

1.自编问卷调查表

学习心理学认为,影响个体学习成绩的心理因素一般有学习动机、智力水平、性格类型、学习策略、性别心理特征差异等方面。学生心理因素是可变的,所以,学习成绩会随着心理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这些理论,结合现代职院“3+2”学生的具体特点,编制了面向教师和被试两个问卷调查表。

(1)自编《“3+2”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教师用表)》。为提高问卷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对问卷草案进行多次试测,筛选问卷选项,调整内容结构,最后形成正式问卷。问卷调查表设置项目、赋分、选择、原因分析、对策措施等栏目,设置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学习基础、心理健康、智力水平等7个内容。其中,“学习习惯”项目又细分为按时上课、上课做笔记、听课注意力、技能练习、做作业等5个子项目。项目和子项目均采用5级记分制,分值越高表示学生的学习表现越令人满意。

(2)自编《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面向被试使用。问卷全部为选择题型,一共18个题目,内容包括学习目的明确程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期望值、学习信心、智力水平、学习紧迫感、心理健康、学习基础、理论课和技能课偏好等。其中,“学习习惯”细分成课前预习、按时上课、上课做笔记、听课注意力、技能练习、独立做作业、课后学习等题目。项目和子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

2.开展问卷调查

首先使用《“3+2”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教师用表)》,面向被试的班主任和4名以上任课教师进行调查。接着,召集31名被试,使用《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

3.统计分析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智力水平需由专业机构测评才具有权威性,教师和被试本人对被试这两方面的评价结果仅供参考。另外,学习基础不属于心理因素。所以,本文没有开展与心理健康、智力水平、学习基础有关的统计分析,仅对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的主要步骤:

一是对问卷结果进行计分。

二是从学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收集被试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考成绩平均分。

三是把上列两步所得数据输入Excel表格(结果参见表2)。

四是采用Excel的回归统计功能,对表2数据分别进行一元线性回归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统计。一元线性回归统计结果输出表参见表3。

一元线性回归统计结果表

表3表示:学习目的和期考成绩的相关系数R=0.88,回归方程为yc=(-25.7867)+1.255159x,

F=102.92>F0.05(1,29)=4.18,回归系数P值为0.0000000000476(即4.76E-11),小于0.001,说明回归系数是极显著的。

4.访谈

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干、被试本人进行个别访谈,进一步了解被试的学习情况及影响因素等。

二、结果

统计学认为,两个变量的|r|=0为不相关,0<|r|<0.3为微弱线性相关,0.3≤|r|<0.5为低度线性相关,0.5≤|r|<0.8为中度线性相关,0.8≤|r|≤1为高度线性相关。

(一)教师对被试非智力因素评分(自变量)与被试期考成绩(因变量)的回归统计处理结果

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现把四个一元线性回归统计结果表的主要数据记录进表4。从表4可见,四项非智力因素与期考成绩之间,R值均处于0.8≤R<1区间,均为高度线性相关;所有F值全部大于F0.05(1,29)=4.18,P值全部小于0.001。

由于期考成绩的变动是由多因素影响导致的,只有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才能更加准确地揭示诸因素的影响情况。表4所示的一元线性回归统计结果,满足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条件要求。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从被试的四项非智力因素的教师评分(自变量)与被试期考成绩(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统计结果表(表5)可见:

第一,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等四项非智力因素作为一个整体影响因素,同期考成绩的复相关系数为0.95,属于高度线性相关,比任何一个非智力因素与期考成绩的一元线性回归R值都高。

第二,测定系数等0.8936,表明在期考成绩的变动中,有89.36%可由这四项非智力因素的变动来解释,还有10.64%的因素属于随机误差。0.8936高于一元线性回归中任何非智力因素的测定系数。

第三,标准误差为3.8213,比四项因素的一元线性回归的标准误差小,说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代表性高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第四,设计显著性水平α=0.05,查得F0.05(4,26)=2.74,表5的F=54.60>F0.05(4,26)=2.74,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样本的R2 (测定系数)是显著的。

表5 教师对被试非智力因素评分与被试期考成绩的

多元线性回归统计结果表

第五,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i=b0+b1X11+b2X21+b3X31+b4X41=-20.0811197+0.062978134x11+0.204565956x21+0.795236025x31+0.184273719x41

回归方程中,b是回归系数(也叫斜率),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方程式表示X(被试非智力因素)每变动1单位,平均而言,Y(被试期考成绩)将变动b单位。

从表5可见,四项非智力因素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表明被试期考成绩随着四项因素的增大而增大。

表5的四个回归系数都比一元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小,原因是在考虑期考成绩的影响因素时,一元回归方程只考虑一个因素的影响,而多元回归方程却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多元回归分析中的单个回归系数相对就会变小。

(二)被试非智力因素自评分(自变量)与被试期考成绩(因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6可见,在被试自评的六项非智力因素中,只有学习习惯自评分与期考成绩一元线性回归的R值为0.50,刚刚达到中度相关的最低值;其余5项均为低度相关或微弱相关。由于六个R值偏小,无法满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条件。

三、讨论

根据前文统计结果和问卷、访谈所得信息,进行下列讨论:

(一)教师问卷评分在相对性评判方面较为科学

教师填答问卷,是在比较同个专业所有被试的学习表现基础上进行的,对每一位被试的评价都是以其他被试作为参考的,在相对性评判上较为客观、恰当。被试填答问卷,实际上就是一个自评过程,由于不了解其他被试如何自评,缺乏参考系,且受自我意识特征影响较大,如自卑的被试虽然学习好但自评分很低,自负的被试虽然学习差但自评分很高,因此,被试自评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鉴于此,要分析被试期考成绩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性,采用教师评分更为科学。

(二)非智力因素总体上对期考成绩起着很重要的影响

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所得的复相关系数为0.95,测定系数为0.8936,F=54.60>F0.05(4,26)=2.74等数据(见表5),说明四项非智力因素作为一个整体,与期考成绩之间的线性回归结果是显著的,说明非智力因素在期考成绩的变动中,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同时,测定系数为0.8936,说明除了非智力因素之外,还有其它因素对被试期考成绩产生影响,其影响大小所占的比重为10.64%。根据学习心理学关于影响个体学习成绩的心理因素的研究结论,可推知这些影响因素应该包括学习基础、智力因素、考试内容难度、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

(三)各项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大小不同

从表5的回归系数、P值等数据可见,对被试期考成绩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

1.关于学习习惯

一个人学习习惯的好坏,可以从其学习的自觉性、紧迫感、勤奋程度、坚持性和方法科学性等方面体现出来,具有很强的外显性,易于被教师观察到,被试之间也易于彼此了解,所以,无论是教师评分还是被试自评,都比较客观、一致。这从表4、表5、表6中,“学习习惯”项的数据基本上都排在前茅得到印证。“学习习惯是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关键性因素”,这是任课教师在访谈中的普遍看法。

2.关于学习目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这三项的内隐性、主观性相对较强,所以,教师评分难以完全恰如其分,被试自评分随意性更大,因而出现了表4和表6之间,同一项因素的数值差距很大的现象。

在表4和表5之间,这三项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在表5,这三项的回归系数的P值虽然都大于0.05,没有“学习习惯”项显著,但它们与“学习习惯”一道发挥作用,共同影响着被试期考成绩的变动。

四、结论

现代职院2014级春季高职“3+2”学生仅有43人,本研究从各类专业中抽取31人作为被试,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因此,从样本研究结果可以推论总体。本研究的结论是:非智力因素对高职“3+2”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其中,所起的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教师要加强对高职“3+2”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386)

【作者简介】韦朝忠(1966- ),男,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回归系数学习成绩线性
渐近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正解的存在性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名落孙山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多元线性回归的估值漂移及其判定方法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多元线性模型中回归系数矩阵的可估函数和协方差阵的同时Bayes估计及优良性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On Commuting Graph of Group Ring ZnS3∗
具有θ型C-Z核的多线性奇异积分的有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