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管理对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6-01-14 07:25刘蓉
护理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输液

系统化护理管理对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刘蓉

Influence of systematic nursing management on

satisfa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outpatient infusion patients

Liu Rong(People’s Hospital of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Guangdong 518000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管理对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例门诊输液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8%;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对照组为8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门诊输液护理中实施系统化护理管理有助于提升病人满意度,降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管理;门诊;输液;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197.323

作者简介:刘蓉,主管护师,本科,单位:518000,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5-01-08;修回日期:2015-04-25)

静脉输液是医院门诊最为重要的一项护理服务之一,是直接将药物通过输注的方式注射至血管中的一种给药方式,属于治疗病人的重要手段[1]。对于很多罹患急性病、口服疗效不佳、病人本身存在胃肠道吸收障碍、处于治疗巩固期的病人,静脉输液方式的应用最为广泛,故而为了保障病人健康,门诊输液室为病人提供科学合理的输液护理服务是关键[2]。传统的经验管理已远远不能适应医院的各项医护工作[3],而系统化整体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将临床护理业务各环节实施系统化管理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系统化护理管理对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输液室接收的20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2例,女88例;年龄4岁~75岁(45.54岁±4.2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①将病人带进入输液室,为其找好座位或床位先行安置,向病人介绍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病人如果输液过程中出现不适应,应当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②输液过程中如果发现病人出现急剧的情绪变化或身体不适,则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疏导或医治。③及时并耐心解答病人疑问。

1.2.2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管理①输液前的护理措施:将病人带进输液室,为病人找好座位或床位先行安置,主动与病人进行沟通。如若护理期间病患较多,则可先行将病人带领至等候区休息。观察病人情绪及临床表现,如若病人情绪极为不稳定则主动与病人攀谈,了解其心理症结,开导和安慰病人;如若病人病情严重,需立即行输液治疗,则予以人性化处理,优先安排该病人提前接受输液护理,同时向其他病人说明原因。输液前根据就诊病人数量及病情评估,告知病人等待时长,如果预估病人等待时间过久,可让病人留下固定联系电话,告知病人可先安排其他检查或治疗项目,在预计输液前10 min电话通知。②输液中的护理措施:病人接受穿刺时,可通过语言交流转移病人注意力,以促使病人放松。针对婴幼儿病人则可应用糖果奖励或语言鼓励以缓解患儿的抵触情绪。用快速且精确的手法进行穿刺,缩短病人痛苦时间,根据药物要求及病人病情需要为其调整好注射液滴速,并安排舒适体位。离开前向病人嘱咐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出现发热、回血等症状可及时告知护理人员以帮助其及时处理。输液过程中安排护理人员巡视观察,及时了解病人输液情况及身心状态,避免意外发生。巡视过程中如发现病人欲言又止,主动询问病人主观感受和需求。③输液后的护理措施:在病人输液即将完毕前1 min~2 min,陪侍病人身边等待,充分给予病人安全感。拔针后教会病人正确的按压手法,提醒病人待出血停止后再离开。如若病人输液之后并无明显不良反应,病人离开时热心提醒勿忘携带个人物品,嘱咐病人返程注意安全。

1.3观察指标

1.3.1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严重回血、输液外渗及针头堵塞/脱落。

1.3.2穿刺效果主要参考指标为一次穿刺成功率及输液管内残余液体量[4]。

1.3.3护理满意度自制调查问卷分发给病人匿名填写,主要项目包含输液室环境、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及护理满意度,所有项目均采用百分制[5]。

2结果

2.1两组病人输液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输液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2.2两组穿刺效果比较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82例(82%),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97例(97%),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P<0.05)。对照组病人输液管内残余液体量为 10.5mL±1.5 mL,观察组为3.1 mL±0.7 mL,两组病人输液管内残余液体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05,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s)  分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医疗水平的提升,群众对于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周敏[6]分析研究门诊输液病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其护理干预后提出,因静脉输液时间较其他药物治疗时间较长,如输液过程中出现问题极易引发护患冲突,进而影响病人身心舒适度。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如何保证病人的舒适度及依从性对提升护理质量极其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输液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输液管内残余液体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7]。由此可见,系统护理管理措施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输液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病人满意度。门诊输液系统化护理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依据季节变换调节输液室内空调温度,寒冷季节为婴幼儿及老年病人提供暖水袋,对于心理不安及情绪紧张病人,热茶间隙给予言语安慰,让病人深切感知到护理人员的关心。②在输液室内放置一些报纸和杂志,以供病人输液过程中阅览。

本研究发现,对输液病人进行系统化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病人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拉近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缓解了病人焦虑情绪,提高了病人配合度,病人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接受穿刺,从而提升穿刺成功率,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姚青.对门诊输液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J].上海护理,2007,7(3):42-43.

[2]陈秋风,彭印文,郭奕萍,等.护理干预对减少门诊输液病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905-1907.

[3]Kanold J,Halle P,Paillard C,etal.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 ISO 9001 in a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 oncology[J].Arch Pediatr,2008,15(2):122-134.

[4]张巧玲.对门诊输液病人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31-32.

[5]谢秋妮.门诊静脉输液病人的需求调查及护理措施(附880例)[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587.

[6]周敏.门诊输液病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311-5312.

[7]贾美莲.系统化护理管理在门诊输液室实施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4(9):2500-2501.

(本文编辑苏琳)

猜你喜欢
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输液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