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的关系

2016-01-14 12:34郑雪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数学思维

郑雪梅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和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是相辅相成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故事导入课堂、问题情境导入课堂、游戏导入课堂三个方面,探讨了以趣激思的主要方法;从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和学有所思、探索新知两个方面探讨了以思导趣的主要方法;从培养观察能力、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动手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思趣融合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数学思维;兴趣培养;思趣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69-02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和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偏离兴趣,谈思维,必然使学生对数学缺乏激情;偏离思维,谈兴趣,必然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偏离轨道,事倍功半。因此,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我们在从事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清楚认识二者的关系,做到以趣激思、以思导趣、思趣融合。

一、以趣激思

从心理角度而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以趣激思就是要求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要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导向,否则激发的兴趣将偏离学习数学的目标轨道。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就不会那么深刻。结合小学数学教育一线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小故事导入、问题情境导入、游戏导入三种。

1.用小故事导入课堂。用小故事导入是创造合理的人文情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比如笔者在讲求被减数应用题时,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有一天,懒羊羊饿了,跑下山来找吃的,忽然它发现路边有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一些苹果,就拿出6个,又数了数箱子里还剩7个,懒羊羊特别想知道箱子里原来有多少个苹果。这样就抓住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投其所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又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在知识这个大宇宙飞船里,有一个奇妙的图形王国,图形王国里有很多的宝藏,你们愿意开采吗?这节课请‘小叮当带我们一起乘坐飞碟到奇妙的图形王国去探宝,只有经过五道智慧门,也就是‘小叮当提出的五个问题,才能到达图形王国,受到国王的接见。”这时,学生为了能顺利地到达图形王国,一个个精神百倍,身子坐得很直,眼睛盯着老师,带着浓厚的求知欲开始了新課的学习。

2.问题情境导入。人类对悬而未决的事情抱有探知的好奇心,尤其是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盛,因此设置有价值、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十分必要。例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教师的一间厨房长2米、宽1米,请同学们帮助老师算一算这间厨房的地面要铺正方形砖需边长为几分米的地板砖,才能做到既整齐又节约,有几种铺法,怎么铺。如果老师想铺快一点儿,哪一种方法最好呢?笔者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3.游戏导入。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游戏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计算时,笔者让课前分配角色的同学一起到讲台上,对同学们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左边这些算式:34-7、47-30、54-7、71-8、93-9、63-40;右边依次是23、27、63、17、47。现在请台上的同学分别找与自己相等的朋友,台下的同学担任评委,评判台上的同学各找得对不对。”一声令下,台上的同学各自行动了。在游戏结束后,请找到朋友的同学说明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的朋友,其他的同学对台上角色评判对不对;也请找不到朋友的同学说出为什么自己找不到朋友,说不完的由台下补充。由此学生对两位数的减法都得到充分体验。如此新颖、有趣的课尾,既巩固了新知,检查了效果,发挥了创造性,又达到了“课结束,趣犹存”良好的效果。因此,合理地利用游戏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二、以思导趣

培养学数学的兴趣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为导向和目标,所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求在教学方式、方法中有意识无意识灌输数学思维。使数学思维在学生培养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例如,笔者在教《如何认识人民币》这一课中,我准备了几张分别是1角、5元、10元、20元、100元的人民币。同学们在上课过程中对准备的道具都感觉很新鲜,很感兴趣,所以非常认真听。然而,在后面的教学中却发现教学效果不大理想。同学只认识到人民币类型,但对于其交换的理解却始终不大理想。于是反思上课的环节,发现在上课过程中只注重开发学生对于人民币的兴趣,而忽视了人民币交换中逻辑推理以及人民币作为数和形的认知。于是及时调整上课重点,最后取得比较满意效果。

1.创设情境 诱发参与。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中以不随意注意为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创设相关情境,将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引导到课程当中,进而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和■”分数大小比较时,拿出两个同样大的苹果,把其中一个苹果平均切成2块,得出每块是■,把另一个苹果平均切成3块,得出每块是■,把切出的“■的苹果”和“■的苹果”让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很快就能说出“■的苹果”大于“■的苹果”,从而比较出“■大于■”。为了让学生掌握“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的规律”,笔者把刚才平均切成2块和3块的苹果,分别再平均切成4块和6块,让学生比较“■和■”谁大。通过再分切的演示,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出“■大于■”。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分子都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这个分数反而小”的知识规律。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愉快地进入了探求新知的学习过程。这使得原本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充满趣味。

2.学有所思 探索新知。例如,“包含除”与“等分除”同属于一个事物的两位方面,都有“分”与平均的含义,只是分法上的不同,造成了意义不同。为了使学生从本质上全面认识“除法”,把枯燥的概念上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笔者在课上带了8个香蕉和4个盘子,指一名学生分香蕉。

第一种分法:8个香蕉,一个一个地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2个。

第二种分法:8个香蕉,每次拿出2个放一盘,也可以放在4个盘子里。学生把分香蕉的过程全部表现出来,使纸上的图活起来,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使学生领悟了“包含除”和“等分除”的区别与联系。“分香蕉”的生活数学很快转化成了“总数量÷份数=每份数,总数量÷每分数=份数”的数学关系式。“动态化”的数学活动,诱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趣又反过来促使学生去思索,去发现。

三、思趣融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思趣融合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既要培养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学习数学的激情。另外一方面培养数学的兴趣要以数学思维为导向。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而忽视数学兴趣培养,注重培养数学兴趣而忽视数学思维培养,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将二者在平时数学教学中很好融合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观察能力培养、直观教学设计、手脑并用中促进思趣更好地融合。

1.培养观察能力。发现问题是认知和求知的第一步,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观察能力的途径多种多样。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一章节时,就可以让学生把长方体火柴盒3对相同的面糊上相同颜色的纸张,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面和面之间、面和线之间的关系,并有条有理地叙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在用简洁、准确的数学用语进行总结,使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深化学生的知识认知。在教授一年级7-2=5所对应的青蛙图,笔者将图画用幻灯片放映出来,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这里有几只青蛙?跳走了几只?还剩几只?之后让学生准确地回答:“荷叶上有7只青蛙,跳走了2只青蛙,还剩下几只?”

2.加强直观教学。直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图像、视频、实物、模具、语言等直观教学方法。其中,由于计算机、投影仪、录像机等电化设备的发展,图像直观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笔者在讲解低年级减法应用题时,用抽拉式投影演示:花丛中一共有5只蝴蝶,飞走了2只,还剩多少只蝴蝶?让学生列式、说理:“5”表示一共的只數,“2”表示飞走的只数,“3”表示还剩的只数,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理解了“一共”、“飞走”、“还剩”的意思,并把这些词语同减法意义联系起来。用覆盖式投影演示:“妈妈采了12朵蘑菇,我又采了5朵,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为什么要用加法来算?”通过覆盖式,形象体现“合并”的含义,增强“两数合并用加法”的观念。通过投影演示结合语言说明,让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

3.培养动手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数学知识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需要是促使人类数学知识不断积累的动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理应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完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克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J].吉林教育,2014,(23).

[2]黄小兰.谈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的一致性[J].老区建设,2013,(14).

[3]吴明钟.浅谈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的一致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2).

[4]宣秀玲.关于小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07,(30).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数学思维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