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2016-01-14 12:34田先娇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环保教育生物教学环境

田先娇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并且环保问题是我国所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本文从生物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两个方面来介绍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提出开展环保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79-02

环境问题已成了现阶段讨论的热点,可以说它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并且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也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这也是学习生物学科应该关注的。只有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类的未来,所以环境问题应及时地充实到生物教学中以加强学生的环保知识教育。使学生意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珍惜自己所生存的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环保教育的观念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而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和依据。并且生物学课本中富含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等知识内容。由于环境保护问题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环保资源,把环保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环保教育内容讲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环保资源。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地方蕴含着生态与环保的因素,教师可利用这些现成的资源,把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例如,在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中的信息资料说到,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可见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1]。教材的学习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并珍惜所生存的环境,使其于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比如,讲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以将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变化与植物对气候调节、净化空气、消声降噪、放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土地荒漠化、当前严重的雾霾等问题,以及“退耕还林”和“退耕还牧”引入学生的意识中去[2]。使学生认识到森林一旦被破坏,会出现水土流失,甚至可能会导致泥石流等严重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适时有效地整合课内外环保资源。当然,教材中有关生态与环保的内容也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更多的环保教育內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如:利用网络、书籍、报刊等获取相关环保教育资源并将其导入生物课堂教学,将课内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既可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又可促进和巩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建立。例如,在家里使用过的废旧地膜、电池是如何处理的?它对环境有何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从课堂知识来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另外,在教学青蛙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一只青蛙一天可捕捉一至二万只害虫,但由于剧毒农药的使用以及人类为满足胃口的需要,致使许多农田青蛙基本绝迹,表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灾难将使人类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二、结合实践活动开展多渠道的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课外活动的开展恰好能有效地巩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只有通过实践更好地让学生去了解环保教育,懂得爱护环境。而环保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因此在生物教学课中,作为生物教师应该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生物内容的实践活动、组织课外环保小组活动和课外活动,以促进对环境保护的一种有效宣传,让身边更多的人关注环境保护环境。

1.组织课外环保小组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一个环保小团体,让学生自己去种植、饲养各种小动物,然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索兴趣,既巩固了课堂知识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比如,进行一个绿色班级创建活动,将一个班级分组后养花种草以达到教室的绿化、美化。由此来净化这一个小小的教室环境。更重要的是以此可以促使学生达到语言、行为及心灵的环保意识的强化,倡导学生利用一切资源进行环保宣传。还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班级中设置废电池专用回收箱,供师生平时投放废电池,定期回收后交有关部门统一处理。垃圾桶分类处理:在教室中放置可回收物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可回收物垃圾是指各种纸类、塑料瓶、玻璃瓶等可通过废品回收站回收利用的物品,由班后勤组统一回收。

2.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环保实践活动。将环保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实践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开展生物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充分感受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乡村的田野,去调查环境受污染的情况、植树造林情况等写成调查报告。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小河里或者池塘里去观察小河与池塘里的种种景象让他们写一个观后感,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并且全力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当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及环境污染区等去进行实地的考察探究,将不同地方不同环境因素进行对比,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人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破坏环境就等于自毁美好的家园,从而提高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利用各种环保节日或环保法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说到环保节日,并不缺乏,比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土地日、中国植树节、中国爱鸟周、无烟日、世界粮食日、世界水日、土地资源保护宣传月等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利用这些节日配合有关主题举行专题讲座,通过校报和墙板、手抄报比赛等活动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向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宣并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环保动态[3]。如能很好地利用环保界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环保宣传工作,不仅能弥补单一的生物课堂教学的许多不足,还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每个学生为环境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相关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利法》等[4],学校可组织学生定期学习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进行全校范围内宣传展览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在实践课堂上定期地让学生自觉组织一些有关环保知识的演讲以及各种辩论赛等,把环保教育深入学生心中。这些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于保护人类这唯一的生存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三、环保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价值

环保教育看似与自然资源没有任何联系,其实它们有着很大的渊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身边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很重要的,也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重要的,让学生保护自然保护地球,离开自然的支持就没有周围的生物,更没有人类。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掠夺式地开发、索取自然资源,最终会威胁到人类自身。例如,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源,而且对与农村来说常见的能源有柴、煤、电,利用太阳能的却很少。而柴来自农村的秸秆、荒草、树木,而煤又是几千万年以前树木经过岁月的变迁,深埋在地下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如果不加节制地去开采,它们就会越来越少,最终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此外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空气污染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甚至会夺取人类的生命[5]。还可以通过播放河流、海洋、森林、农田生态系統的视频或图片向学生展现自然资源之美及其重要的作用,激发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从而能够从自己做起来从小事做起。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爱护人类的家园。

四、开展环保教育势在必行

总体说来,环保教育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生物教学是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个生物老师应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教育是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让学生仅具备环保意识是不够的,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并付诸于行动,使学生通过生物教育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还要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为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自觉得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如: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不乱扔塑料袋垃,圾分类放置,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不去破坏它们,并且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发起养一盆花,栽一颗树,爱护每一片草,地保护人类森林的呼吁[6]。

通过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加强,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并自愿付诸行动来保护环境,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萍.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08).

[3]李晓静.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J].课堂教学研究,2013,(01).

[4]焦颖.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J].理论创新,2013,(05).

[5]施少琴.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J].理论创新,2012,(01).

[6]季峰.谈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06).

猜你喜欢
环保教育生物教学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