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2016-01-14 03:41孙莹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孙莹

摘要:高职实践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目前实践课程的主体模式,在导向性教学中再植入研究性教育思想,应用开放、个性、民主和发展的教育特质,更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生产性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问题解决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240-02

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是围绕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开设的重要教学环节。目前实践教学大多仍采用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学习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自主创新能力。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在实践课程中构建开放性、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环境,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可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突出培养。高职实践教学中开设研究性学习模式是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从自然、社会和现实生活中自主地选择并确定专门的研究课题来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相对于接受式学习来说,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实现发现“知识”、获得“方法”和“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由于研究性学习依赖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并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因而,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科学的认知过程。高职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是学生在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应用知识、自我探究、团队协作、亲身体验,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技能、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高职实践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从学生具备探究和创造潜能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并且强调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认知结构的完善,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更注重了创造性和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在近几年来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等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实践教学。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通过引入真实工作任务,设置真实工作场景,使学生很好地将理论与工作实践有机融入。同时,真实工作任务为实践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载体。在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应用理论、获取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并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大胆尝试、不断创新,通过情境、协作、沟通等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研究性学习有不同的操作模式,如建构主义模式、创造性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等。其中问题解决模式认为学习与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相似之处,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地获取信息和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强调一种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获得零散知识更重要,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学习模式,也是适合高职实践教学的最佳操作模式。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认为学习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目的指向性,学习是有目的的过程,最终要达到某个终结状态;二是认知操作,学习依赖于一定的思维策略,并依此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三是操作序列,学习应该包括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和有序的活动。为此,以问题解决模式构建的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把学习过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工作任务表征阶段。基于开放性工作任务的前提,工作任务表征阶段要求学生在准确理解本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后,源于对专业能力的准确理解,主动分析与思考,多渠道收集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并依赖已有的专业知识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表征和理解。问题表征的差异最终决定了知识结构的差异。因此,工作任务表征阶段是学生对已有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系统性自查的过程,可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在这个阶段要求实践教师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感受。通过有效沟通,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相关信息,并协助学生拟定能切实解决的问题,做好信息的咨询者。

2.策略选择阶段。学生在明确工作任务的内容,并完成问题表征后,将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并进行实践和反复检验,最后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决策和方法。策略选择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团队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并获得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应用、职业素质和道德养成的环节。要求实践教师做好协调工作,配合学生顺利开展各种实践认知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亲身体验,同时,促进、激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实现创新与超越。

3.反思结构阶段。在工作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反思,检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完善和优化方案。同时,总结工作过程中的教训,并积累经验,及时调整和完善认知结构,使能力与素质发生质的变化。教师通过对工作成果的科学评定,帮助学生反思过程,激发学生新的认知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此阶段性,教师要特别用心组织学生共同完成每个学生的学习评价。学生通过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定性为主的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我,找准差距与努力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满足学习的需要,并且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达到学习的目标。

三、实现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素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自主探究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对实践教学的教学双方、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1.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教学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和创造性的培养,那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是关键。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积极创设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在学习内容的设计和教学组织管理上要有灵活性、多样化以及开放性,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学习环境。研究性学习中,工作任务的内容及要求应该由学生自己确定,教师可以明确能力培养目标,可以明确工作任务的方向,学生也可能面对信息不全的工作任务,学生源于已有的专业知识和对专业能力的准确理解,主动分析与思考,在教师的协助下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任务,并制定实施方案以及成果方式,再由学生自主完成工作任务。开放性的特点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化。

2.个性化发展的学习空间。高职实践教学通常是学生面临择业前的重要学习环节,学校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尽快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克服择业时迷茫和从众的心理。实践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为创设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最佳平台。在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团队方式,并根据个性与能力特长进行有效分工,通过分工协作、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而展开工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三种指导(全体指导、分类指导、个别指导)与学生的四种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请教)有机地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展现自己创造力的机会,走出自己的成长之路。

3.具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教师主体。高职实践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创新,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给实践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与素质要求。近年来,高职院校中实践指导教师大部分外聘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在实践教学中,有的教师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成了技能的传授者,更像一名称职的师傅,采用了“师傅带徒弟”的传授方式,谈不上教学组织与设计。而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信息的咨询者、情感的支持者。教师应具有多样化的职责,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教师应该从单纯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转向多方位关注,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知识结构的更新,同时把情感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因此,实践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除要求教师有娴熟的技能以外,还要求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反思教育的能力、网络资源教育能力、人际关系交往的能力、激活创造力的能力。

4.自学领会研究性学习内涵的学生主体。研究性学习在对实践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对学生也有相应的认识要求。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独立性的学习,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贴近以后工作环境中所面临的自我成长的过程。实践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实践教学的动员会中,教师要让学生清楚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详细解读研究性学习的运作模式以及对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学生应有足够的心理与思想准备,并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每个学习活动,注重自身的参与和实践,强化独立思考的能力,丰富学习的体验,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高职实践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消极、被动学习的模式,将学习转变为积极、有意义的过程。在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问题表征过程、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和创造性解决问题三个层次的学习,完善了知识结构,重点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获得全面发展。高职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对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切实的成效和重要作用,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易凌峰.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J].上海教育科研,2000,(1).

[2]邓亚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评价探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
探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认识
浅谈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