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通向山水画艺术高峰的“众妙之门”

2016-01-14 18:18程四化
祖国 2015年23期
关键词:心源水墨阴阳

程四化

段忠勇美术馆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落成,这里展出的作品,是他近年来的倾心之作,是一种真性情、真感受、真意趣的表达,张扬着段忠勇的艺术主张和内在耿性气质。这些作品简洁无赘,神采飞扬,集中反映了段忠勇这些年新的探索、新的感悟和新的追求,正所谓十年一剑,炉火纯青。让你感觉到这位“思浩荡、神飞扬”的“山野樵人”又有了新的突破。他的这批作品每一幅构图都不雷同,一画一面貌,一幅一趣味,一图一意境。你看,《春到莽岭》《群峰青翠》这些画作,笔力疏野雄健,墨意虚无空灵,笔墨所形成的张力,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给人一种博大雄浑的感觉。

段忠勇的创作理念是“一画开天”,阴阳和合。段忠勇是老子故里人,他对老子的“道法自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相”的思想,有着独到的理解。段忠勇认为,师造化得心源永远是创作之本。万物有阴阳两极,绘画也是这个道理。线与墨、实与虚、疏与密的变化,黑与白、干与湿、浓与淡的运用,都必须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三”,就是阴阳和合,和合点就在太极图中那条“一画开天”S形的线上。适合本性即自然,阴阳和合最难寻。他走万里路,涉万重山,苦苦寻觅那种“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每到一个写生点,他都处于一种物我化一的状态同大自然相沟通,以澄澈的心灵,细心观察各种物象,洞达大自然的奥秘和灵机。之后在地上铺好毡布,再铺上宣纸,用那酷似扫帚的笔锋蘸上水墨,刷刷几笔定大势,戛然收笔。每次写生他都带回几十张乃至上百张已具备创作雏形的写生稿。十多年来,段忠勇踏涉名山,积存的水墨写生稿数以万计。段忠勇说,山河美如画,但山河不是画;作画如同酿酒,物象是源泉。但光是泉水,永远也变不成酒。能把泉水融入心源,酿造出甘冽醇厚、韵味无穷的美酒,才是创作的根本。段忠勇笔下的山水画,不是山水景物的再现,而是景物在他心中融汇升华的结晶,是通过笔墨的表现形式,对升华的意绪的延伸。在画室里他或把写生稿作为初构,把写生时获取的心源去浮存真,组合贯通,心手相应,写精点微,提炼韵味纯净的意境。《巨峰山静》这幅画就是用崂山的写生稿拓展的,读者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多数时候他干脆撇开写生稿,在不作任何小构图的状态下,山川即我,我即山川,画由心构,境由心出,大胆落笔,随意生发,来表现大自然的大朴大真,《梦里莲花》就属于这一类。

段忠勇讲究“用笔”和“墨趣”,全身心地探索水墨精神。在笔墨语言的探索中,立足中国画本体,致力于阴阳平衡,兼收并蓄,努力寻求心目中的那个“三”,逐步摸索出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水墨程序,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太行云烟》是我看着完成的,他把笔的稳固力和古拙质感,墨的外冲力和逸气虚无,线的穿插力和勾勒交织,色的表现力和拓染点缀,水的扩张力和变幻莫测,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把握得恰到好处。层次清晰的构架,自然野逸的水墨韵味,营构出画面的奇崛迷蒙,超然物外,给人一种萧瑟高古、出凡脱俗的感觉。

段忠勇的艺术追求是求变创新,独出机杼。他特别推崇黄宾虹“画贵有静气”的论断。近年来,他从取宏用精、学万用一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前辈大师的笔墨技巧,努力吸纳黄宾虹用笔用墨的松弛度和自由度、潘天寿构图的精准练达和欹正平衡、傅抱石的精心晕染、李可染的层层叠加,在艺术上取得新的收获。与此同时,他又敢于打破常规,用现代的审美角度,重新叠组水与墨、光与影的契合点,营造风雷激荡、阳刚奋进的气势。虽然是打破常规,却能仍见常理,逐渐形成荒率中透着深邃,粗旷中激荡着韵致的个人风貌,张扬着他独立不羁的个性化艺术取向。你看《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幅画,那崎岖的山峰,那漂浮的山岚,那满卷的恢弘之势,那腾发的清逸之气扑面而来,溢放着大自然的真醇。最值得称道的是段氏奇特的皴法,他用那八面出锋的笔触,在画面上反复皴擦,有时一幅画要皴擦好几天,几十遍,硬是皴出一种淡而厚、厚而透、透而灵动的艺术效果。不谙此法者还以为是揉纸或用特技得到的效果,这是没有目睹过段忠勇绘画过程所产生的错觉。段忠勇说过实物易画,虚物难求。近一个时期,他的作品敢于以虚代实,在简约中表现力度,以墨韵的扩张营造浩瀚无际的禅宗韵致。

段忠勇作画专心致志,为人本色如一。这些年来他始终挹“画家的天职是画好画”这句话当做座右铭。这次展出的作品,无论是主题赫然的巨制,还是逸笔草草的小品,他都在不失理性地实验着水墨的张力状态,这最终使得他的画面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产生了新的视觉感召力和意味深远的韵律。段忠勇骨子里流淌的是求索的激情,是学识的内涵,是艺术的追求,是随心的奔放。和他接触一段时间就会被他的旷达、机敏所折服,被他的率真修为、博大胸怀所同化。

路无止境,艺术无疆。我深信,腹笥宽宏、极具定力的段忠勇,将会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

猜你喜欢
心源水墨阴阳
“中得心源”与“心物熔冶”——论唐至近代画论的师心论转向
凤凰览德辉,造化得心源——巨德辉的水彩画探析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有限公司
水墨
《圣山系-心源》
服药先分阴阳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法于阴阳
泼尽水墨是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