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育人角度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以中北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为案例

2016-01-15 11:00安美荣张珍连
关键词:育人图书馆空间

安美荣, 李 博, 张珍连

(中北大学 图书馆, 山西 太原 030051)

从文化育人角度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以中北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为案例

安美荣, 李 博, 张珍连

(中北大学 图书馆, 山西 太原 030051)

为用户提供高效高质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永恒的主题, 而育人也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之一。 目前, 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和挑战, 需要进行服务创新。 本文以中北大学图书馆所采取的服务创新为案例, 来阐释如何从文化育人角度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文化育人; 高校图书馆; 服务创新

1 高校图书馆服务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 图书馆离开了服务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和发展动力。

为读者提供知识信息是图书馆的传统功能,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信息需求, 目前各高校图书馆都在努力提高服务数量和服务品质。 但总体来看, 常规服务居多, 创新服务偏少, 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体系化的推送服务更少。 究其原因, 不外乎以下几点: ①学校的扶持力度及重视程度不够; ②管理理念急需变革; ③高素质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匮乏; ④高新技术未及时在图书馆应用, 故系统建设不足; ⑤服务内容及主题职能缺乏创新。

2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图书馆服务创新是指图书馆应用新的服务理念、 服务方法、 服务内容和新技术, 从资源、 人才、 空间等方面进行资源重构, 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满足读者需求, 从而形成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彰显图书馆核心价值, 搭建概念全新的图书馆。

目前, 高校图书馆正处于转型发展期, 对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研究, 有助于完善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服务创新既是基于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 也是引导读者按自身个性化需求成长, 推进图书馆职能的变革创新之举, 更是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及其他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

笔者2014年于广州参加“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讨会”, 发现: ①倡导阅读、 科研信息服务及用户素质教育是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服务; ②用户深度参与、 数据深度挖掘服务成为特色服务; ③立体服务成为新趋势, 即图书馆如何整合所拥有的文献、 空间、 技术、 用户等资源, 将资源建设、 用户服务、 管理改革融为一体, 并借助微信、 微博等多种媒体与读者互动。

高校的核心工作是人才的培养, 并兼顾技术研发。 图书馆一直为此提供支撑与服务,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我们提供可以蜕变的有力支撑, 将信息服务拓展为引导与借鉴, 甚至教育与指导上来, 改变了现在教育的统一化、 规范化、 模式化、 层次化等, 满足了个体在成长中多样化、 多层次的需求。

3 中北大学图书馆在服务创新方面的大胆尝试

3.1 拟搭建中北大学堂

读者是图书馆的根本, 满足读者信息与成长的需求是图书馆工作的终极目标。 经过调查及实际日常观察, 中北大学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及差异较大的个性化需求。 但囿于校内教学资源的有限及教学工作的标准规范或求知视野的狭窄, 同学们求知的热情与个性化成长空间受到了极大地制约。 经调查, 其他兄弟院校的学生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和困惑。 知识经济时代, 崇尚的是知识, 如何能整合读者所需要的资源及教学指导资源, 为读者所用、 所共享, 是图书馆的使命与责任。

为此, 图书馆拟建立高水平的中北大学教参信息数据库——针对中北大学75个专业, 计划分层次收集整理中国100强高校、 部分世界名校的教参书目、 培养方案、 试题以及教学视频等; 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使我校读者能突破原有教学资源的局限, 为精力充沛的学生提供名校的教学模式, 间接接受名校的高水平教育; 让图书馆成为除课堂、 教室之外的第二大学堂, 学生可以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为将来步入社会提前做好功课。

经调查, 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也正在建立中国高校教学参考信息中心, 现已收集了30多家图书馆提供的教参信息, 但仅仅有教参书目, 且打开需要IP认证, 非成员馆无法进入。 种种因素, CALIS仍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

3.2 成立多个学生社团, 充分发挥读者的聪明才智

目前, 中北大学图书馆有10个学生协社团。 在图书馆的组织和管理下, 各社团根据本社团的特色和优势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大型的读书节活动、 书画展、 演讲与朗诵比赛、 影迷会、 大型考研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在全校有较高的影响力。 社团的发展旨在帮助同学们提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展现和锻炼自己才能的平台, 同时架起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不仅提升了图书馆工作的有效性, 同时为同学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推进了中北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真正提升了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3.3 与省图合作, 成立润思讲坛, 提升读者素养

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碰撞思想的火花, 图书馆本着创新理念, 致力于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创立了“润思讲坛”文化讲座栏目。

通过与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合作, 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做客“润思讲坛”, 使读者有机会学习和分享专家学者潜心研究的成果, 可以开拓视野, 激发创新思维, 甚至改变读者的思维方式, 全方位、 多角度地提升读者素养, 并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魅力, 为校园文化建设添彩。

当前, 一些高校图书馆也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 但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这种资源互补共享的模式很少。 这种创新之举, 构建了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系统的资源共享平台, 从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联合共享。

3.4 建立学院联系人制度, 让学院参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

为了和读者加强沟通, 了解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让更多学院老师参与到图书馆资源的建设中。 在这方面, 中北大学图书馆做了大量的积极尝试。

首先, 图书馆每年都要召集各学院及学术带头人召开全校文献情报工作会议, 通报图书馆电子及纸质资源的购买、 利用情况, 向学院征求读者的使用反馈意见, 从而及时调整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订购情况, 让所订购资源最大程度上为读者所用。 其次, 带领学院教师参加所合作馆配商的书目现采活动, 根据学院教师的专业需求采购所需要的图书, 避免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从而让图书馆馆藏资源更合理。 第三、 建立教师自主购书制度。 第四、 打破常规馆配数量, 热门书籍可购20册甚至更多。 第五, 协助有需求部门打造专用的图书提供服务, 让图书馆的资源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 方便读者利用。

3.5 实施空间育人理念(环境育人)

1989年美国社会学家Ray Oldenburg提出三空间理论: 第一空间是居住空间, 第二空间是工作空间, 第三空间是阅读、 欣赏、 交流与休闲空间, 如图书馆, 博物馆、 美术馆等。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对第三空间的关注度逐步增加。 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 信息共享的场所, 应充分发挥其空间育人的功能。

我校图书馆在空间利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力争实现环境育人功能。 我馆在加大美化的同时将文化气息融入, 力图打造学校最美最雅的室内空间, 如世界名校校训廊、 时事新闻廊、 中华文化廊(常家庄园家训)、 书画廊等; 致力于实现有品位、 有内涵、 有特色的美丽空间, 提升馆内魅力, 吸引读者阅读, 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承和文化教育功能。

3.6 提升信息化管理模式

服务始终是图书馆工作的主旨和主题。 如何提高图书馆场馆及信息资源的利用, 提升“用”的价值, 是所有图书馆思考的方向。 为了加强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 我馆做了如下创新:

3.6.1 自主开发图书定位系统

现代社会, 随着学习、 工作、 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到图书馆借阅图书也要求快捷、 便利。 为了解决传统的借阅图书“烦琐”的查阅过程和开架借阅服务模式下存在读者借书寻架不便的问题, 我馆通过对原有借阅管理模式的改进, 自主开发图书定位系统。 通过将阅览室中的书架按照布局分成不同的小区间, 在数据库里将书与其书架上的位置对应起来, 就实现了将图书定位到书架上具体的某一小格, 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所需图书。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在密集架书库使用。

此系统应用以来, 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关于图书位置的咨询迅速减少, 读者找书时目标更明确, 在利用图书馆资源方面更便捷, 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3.6.2 建立会议室使用申请管理系统

图书馆现有的会议室, 供全校各单位无偿使用。 各单位在申请会议室时, 给办公室人员和管理服务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工作量。 为此我馆研发了会议室使用管理系统, 使用单位在网上通过本人的图书证号登录进行申请, 管理人员在线核实批准后, 管理服务人员每天打开平台便知会议安排以便提前准备, 从而在管理方面实现了在线信息化管理。

目前, 由于人才流失, 新鲜血液未能及时补充, 各图书馆均存在人员不足的现象。 面对这一问题, 较好地补救办法便是靠现代化的、 先进的信息管理方法和手段来补充完善。

4 结 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收藏库和信息集散地之一, 在进行创新时, 要综合考虑服务、 资源、 管理、 文化等多方面, 适应新信息环境下用户不断增长的信息需要, 才能使高校图书馆永葆生机和活力。另外, 我们也希望联合更多兄弟院校图书馆, 加强沟通合作, 互通有无, 整合读者所需要的资源, 为读者所用、 所共享,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 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举措。

[1]肖小勃, 乔亚铭. 图书馆空间: 布局及利用[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4): 103-107.

[2]王子舟. 公共知识空间与图书馆[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4): 10-16.

[3]孟祥保, 叶兰. 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获奖案例的分析与思考[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2): 42-49.

[4]许军娥. 论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创新[J]. 情报资料工作, 2001(S1): 73-74.

The Servic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ducation——Taking the Library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as an Example

AN Meirong, LI Bo, ZHANG Zhenlian

(Librar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 China)

The eternal them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s to provide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t service. Currently, university libraries are facing a series of crises and challeng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service provision, so service innovation is needed. In this paper, the service innovation in the library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some innovation measures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future.

cultural education;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1673-1646(2016)06-0110-03

2016-07-06

2014年中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与评价机制建设(2014053); 2014年中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与变革(2014018); 2014年中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图书馆咨询服务的重新定位与建设策略研究(2014052)

安美荣(1975-), 女, 馆员, 硕士, 从事专业: 数字图书馆建设及信息计量学。

G258.6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6.06.025

猜你喜欢
育人图书馆空间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图书馆
去图书馆
他们用“五招”育人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