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探析

2016-01-17 08:23邓军奇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4期
关键词:胆总管开腹胆囊

邓军奇

(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河南 平顶山 467300)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剧烈腹痛、发热、黄疸等[1]。过去,临床上主要对该病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此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地清除患者胆囊及胆总管内的结石,但同时也会对其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使其术后易出现胆道损伤、切口感染、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其术后身体的康复[2]。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我们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本次研究中患者的纳入标准是:①患者的病情符合临床上规定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标准,且均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得到确诊。②患者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③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的排除标准是:①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②患者患有急性重症胆管炎。③患者有胆道手术史或腹部手术史。④患者存在腹腔粘连或胆囊三角粘连的情况。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在腹腔镜手术组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34例,其年龄为30~67岁,平均年龄为(47.5±4.1)岁,其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3.1±0.6)年。在开腹手术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5例,其年龄为29~68岁,平均年龄为(48.3±3.9)岁,其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2.9±0.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我院对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的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并使其保持头高脚低的姿势(使其头部高于足部15~20°),为其开放静脉通路,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患者的脐下处做一个长约1cm的切口,为其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并将其腹内压保持在1.7kPa左右[3]。为患者置入10mm的 Trocar和腹腔镜,对其腹腔内的情况及其胆囊的位置、大小进行探查。然后在患者右上腹锁骨中线与肋骨的相交处及其右上腹腋前线与肋弓的相交处各做一个穿刺孔,作为手术操作的主副操作孔。在腹腔镜的直视下,对患者的胆囊三角进行解剖,充分暴露其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夹闭患者的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切除其胆囊。然后切开患者的胆总管,取出结石,并用3-0号可吸收缝合线对其胆总管进行缝合。最后退出手术器械,逐层缝合患者的手术切口,术后对其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2.2 我院对开腹手术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具体的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其右肋的下缘做一个切口,切开其皮肤和皮下组织,找到并切除其胆囊,然后切开其胆总管,取出结石,并用3-0号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其胆总管。最后为患者放置T型引流管进行引流,逐层关闭其手术切口,术后对其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用时、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及其住院的时间。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胆道损伤、切口感染、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用时、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及其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饮食习惯不良、肥胖及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4]。过去,临床上常对该病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但此手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不利于其术后康复。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微创、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势而深受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青睐[5]。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用时、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可见,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住院的时间,且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蒋月林. 2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2(6):657-659.

[2] 蔡海权,刘晓波.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的疗效对比分析[J]. 吉林医学,2015,14(3):3067.

[3] 李政,王建承,冷梅清,周滨. 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石症78例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2013,7(1):49-50.

[4] 刘京山,荣万水,邓勇,等. 胆石症术后不良反应多中心联合调查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2011,10(4):1009-1013.

[5] 郭永胜,李国栋.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2(9):65-67.

[6] 周利国,唐才喜,周红兵. 腹腔镜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S1(7):132-133.

猜你喜欢
胆总管开腹胆囊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