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6-01-17 08:22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4期
关键词:脑梗塞程度康复

房 娟

(射阳县中医院 江苏 盐城 224300)

脑梗塞(ACI)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进行功能锻炼是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也是提高该病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的重要手段[1]。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3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脑梗塞患者,我们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2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1例,其年龄为63~80岁,平均年龄为(72.51±2.48)岁,其中文化程度为小学的患者有10例,为初中的患者有12例,为大学的患者有7例;在观察组2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2例,其年龄为62~78岁,平均年龄为(71.55±2.52)岁,其中文化程度为小学的患者有8例,为初中的患者有13例,为大学的患者有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病区环境介绍、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常规功能锻炼、日常护理及对症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遵医行为评分、住院时间及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进行康复护理的具体方法是:①有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黄金恢复期是在其发病后的第3个月。然而,这一阶段也是该病患者情绪状况最差的时期,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进而对治疗和护理工作产生抵触情绪,致使康复训练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护理人员要详细地为患者讲解进行功能锻炼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提高其对康复训练的认识,并得到其积极的配合[2]。②在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嘱咐其充分休息,并协助其保持良好、舒适的体位,同时防止其出现关节脱位、关节变形等并发症。比如在患者保持仰卧位时,可适当让其抬高双肩,将上臂外旋并稍外展,并在其上肢下垫上柔软、舒适的枕头。③在患者可以下床进行活动后,护理人员要及早指导其进行平衡训练及生活能力锻炼。进行平衡训练的方法是让患者将身体与床面保持90度坐起,挺直腰板维持至少5分钟,再适当地旋转躯干和骨盆。进行生活能力锻炼的方法是让患者在无辅助的情况下进行洗脸、刷牙、穿衣、梳头、接物、吃饭等日常活动,并每天坚持进行10次以上的关节活动、手指活动、伸缩舌头锻炼及简单发音[3]。④当患者能够承受适度的运动量后,护理人员可指导其进行站立训练和行走训练。进行站立训练的方法是让患者沿病床进行重心前后移动的训练,然后在其家属的搀扶下进行站立训练,直至其能够自主站立。进行行走训练的方法是让患者沿病床进行慢走,然后在其家属的搀扶下进行室内行走、跨门槛、爬楼梯等训练,此后可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适当让其增加行走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4]

①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②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③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的评分。④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 s )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遵医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s )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s )

组别 例数 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分) 生活质量的评分(分) 遵医行为的评分(分)住院时间(d)观察组 29 91.7±8.5 88.5±7.2 88.4±7.4 16.7±2.7对照组 29 80.1±7.7 77.5±6.2 70.4±5.9 22.4±3.3 T 5.4466 6.2344 10.2421 7.1991 P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在人的大脑受到损伤后,其大脑功能的恢复程度与大脑的可塑性密切相关。康复训练就是根据患者大脑的可塑性,通过为其制定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让其大脑的侧支循环逐渐建立起来,并逐步使其大脑内的病灶和周围组织得到代偿的一种治疗手段[5]。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遵医行为评分、住院时间及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遵医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刘羽翠,徐蓉英,白煜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4,16(8):314-315.

[2] 陈红仙.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4(15):377-377.

[3] 单芦莹.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32(9):294-294.

[4] 陈桂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12(8):196-197.

[5] 张龙香.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5,28(4):90.

猜你喜欢
脑梗塞程度康复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