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6-01-17 08:22莫崇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4期
关键词:骨科外科康复

莫崇娟

(衡阳市中医正骨医院门诊部 湖南 衡阳 421001)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是一种新兴的护理理念,这种护理理念的宗旨是尽可能地为患者提供完善、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降低其不良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其早日康复。近年来,这种护理理念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1],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30例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69例,女性患者有61例,其年龄为17~76岁,平均年龄为(45.7±12.9)岁,其病程为4h~10d,平均病程为(5.1±3.8)d,所有患者均因发生了外伤性四肢骨折而入院,均采用四肢骨折复位固定手术为其进行治疗。在发生外伤性四肢骨折前,这130例患者均身体健康,活动自如,不存在活动障碍的情况。我们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1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1.2.1 对照组患者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①术前,嘱患者禁食禁饮6h。②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应将手术室内的温度调节至25℃~26℃,并将湿度调节至50%~60%。③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摆放好体位,并为其建立静脉通道,然后协助医师对其进行麻醉,同时密切监测其体温、血压、呼吸及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④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注意观察其情绪及意识的变化情况。⑤术毕,待患者神志清醒且未诉不适后,方可将其送回病房。⑥患者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要嘱其多休息,并密切观察其引流液的情况、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及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⑦定期辅助患者进行翻身,并为其进行按摩、拍背。

1.2.2 观察组患者 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具体的方法是:①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估,筛选出可能会影响其手术效果及康复效果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指导。②适当缩短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并指导其合理饮食,比如可让患者在术前6h适当地食用一些流质饮食,并在术前4h饮用碳水化合物溶液进行能量储备。③低体温是接受麻醉和外科手术的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低体温的发生不仅会降低患者机体的免疫力,增加其发生术后感染的几率,还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尽量避免暴露其非手术部位,并在术毕及时为其盖上毛毯。④术毕,使用持续自控镇痛装置为患者进行镇痛治疗。⑤术毕4h后,若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适,可根据其具体情况让其饮用适量的水。术毕12h后,若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适,可根据其具体情况让其进食一些流质食物。⑥及早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但应注意循序渐进,切忌活动强度过大。⑦若患者恢复良好,且无感染等并发症,可在术毕2周后为其安排出院,并在其出院前为其制定详细的饮食方案及运动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③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④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⑤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评分(共100分,分值越高说明关节功能恢复得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 s )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住院的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在观察组65例患者中,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3例,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1例,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有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8%。在对照组65例患者中,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8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5例,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例,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有4例,发生消化道感染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评分的比较

术毕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为(58.9±9.1)分,对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为(47.6±7.2)分,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一种优质的护理理念[2]。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刘尚龙,周岩冰.胃癌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规范化管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2(2):116-120.

[2] 雷秋成,王新颖,谈善军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手术期应用的系统评价[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0(2):143-149.

[3] 邓艳梅.心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卧床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88-89.

猜你喜欢
骨科外科康复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