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ICU进行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6-01-17 08:23王玉洁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4期
关键词:颅脑重症病情

王玉洁 李 瑞

(中国解放军第六十中心医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重症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该病是指由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脑损伤。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及致残率、致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于该病患者的病情较重,因此需要在ICU进行治疗。过去,临床上常对在ICU进行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但效果欠佳。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对在ICU进行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探讨对在ICU进行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我们对近年来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6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6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重症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检查或MRI检查得到确诊,且其家属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路径组和常规组。在路径组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1例,其平均年龄为(38.65±3.01)岁。在常规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9例,其平均年龄为(39.68±3.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我院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协助其保持舒适的体位,并注意保持其皮肤的清洁、干燥,严防其出现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对其进行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

1.2.2 我院对路径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的第1天,用GCS昏迷量表对其病情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和临床护理路径表,并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对其实施护理。(2)在患者入院后的第2~第3天,密切监测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其生命体征出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对其进行处理。对于体温超过38℃的患者,应采取冷敷或让其佩戴冰帽等物理降温的方法为其降温。(3)在患者入院后的第4~第5天,应对其进行以下护理:①进行口腔护理:每天为患者清洁口腔,并注意保持其口腔湿润。若患者长期处于昏迷或鼻饲的状态,则应定期用浓度为2%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其口腔,以免其发生口腔溃疡或口腔炎。②进行眼部护理:对于无法闭眼的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将红霉素软膏涂于患者的眼睑部位,以防其角膜因过于干燥而发生溃疡。③进行预防压疮护理: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并按摩其长期受压的部位。另外,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气垫或水垫垫在其头部、背部、髂部的骨隆突处、骶尾部等易发生压疮的部位。(4)在患者入院后的第6~第7天,鼓励其在家属的陪伴下进行适当的活动,以促进其胃肠蠕动及血液循环。同时,告知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充足的睡眠。(5)在患者出院前,叮嘱其遵医嘱服药,告知其合理安排膳食,指导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此外,还要叮嘱患者按时到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的费用及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我院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满分为100分,患者的得分为81~100分表示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得分为60~80分表示其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得分低于60分表示其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路径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的费用及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的费用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3],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该病患者的病情较重,因此需要在ICU进行治疗。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可使护理工作更加合理化、流程化,且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资源的浪费[4]。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对在ICU进行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路径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的费用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杨晓燕[5]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对在ICU进行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其治疗的费用,且能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 龚美红,杨丽艳.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32):129-129,130.

[2] 杨丽.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1):248-248.

[3] 黄艳丽,马金叶,魏红侠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15,(4):337-340.

[4] 高淑敏.针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220-221.

[5] 杨晓燕.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4):77-77,78.

猜你喜欢
颅脑重症病情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