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影响收入分配的区域差异效应研究 ——基于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的SVAR模型检验

2016-01-19 08:56刘建民,王蓓,吴金光
中国软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收入分配区域差异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影响收入分配的区域差异效应研究
——基于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的SVAR模型检验

刘建民1,2,王蓓1,吴金光2

(1.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2.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通过分省份建立SVAR模型,以1985年-2012年中国29个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财政收支政策影响收入分配的区域差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五组不同效果类别。结果表明,不同省份的财政收支政策对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效果差异明显,但这种差异与所处的东、中、西部经济区域不存在统一性;虽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政策是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但两种工具的收入分配效应存在差异,或者两者的政策效果不明确或几乎没有效果,不同的财政收支政策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关键词:财政政策;收入分配;区域差异

收稿日期:2014-08-09修回日期:2014-12-0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JY159),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0161110044)和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建设项目(湘教发[2011]76号)。

作者简介:刘建民(1964-),男,湖南湘乡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导,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15)02-0110-07

Abstract:Regional differences effect of fiscal policy on income distribution is test by 29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1985 to 2012 using SVAR model,and there exist five different effect categor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fiscal policy on income distribution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the differences don’t exist any unity within the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While the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policies are the Granger cause of changes i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the effect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re different between them.Peradventure the effects of both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policies are not clear or almost equal to nothing.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iscal policies on incom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show diversity.

Regional Differences Effect of Fiscal Policy on Income Distribution

Based on SVAR Model Analysis of 29 Provincial Panel Data in China

LIU Jian-min1,2,WANG Bei1,WU Jin-guang2

(1.SchoolofEconomics&Trade,HunanUniversity,Changsha410079 ,China;

2.Huna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Changsha410025,China)

Key words: fiscal policy;income distribution;regional differences

一、引言

在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已成为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我国正面临着促进经济增长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双重压力。如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优势,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基于我国存在区域差异性的事实,考察财政政策实施的区域差异效果,研究如何使用差别化的财政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对财政政策区域效应理论的进一步深化,而且对提升政府财政政策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关于财政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国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工具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如Wolff和Zacharias(2007)[1]、Ramos和Sagales(2008)[2]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净支出降低收入分配不均的作用是明显的,其中政府支出的作用要大于税收,政府转移支付的作用大于政府公共消费。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研究了财政支出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早期的一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认为财政政策有效解决了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如胡日东和王卓(2002)认为政府转移支付能缩小城镇基尼系数,减小收入分配差距[3];林伯强(2005)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公共投资提高了农村生产率,缩小了地区收入分配差距[4]。然而,近年来一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则正好相反,例如吕冰洋等(2011)[5]、莫亚琳和赵焱莹(2012)[6]、王银海和陈义岚(2012)等[7]学者的研究结论表明,政府支出加大了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财政支出规模的增加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均的重要原因。此外,潘敏和张依茹(2012)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证明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机制是时变的,并且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效应的区制转换与不同财政政策下的政府支出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8]。有关财政政策的区域差异效应方面,国外学者对此的研究由来已久。Bruneau和 Band(1999)[9]、Bas等(2003)[10]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的方法,针对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可能存在的差异,探讨了财政政策的区域效应问题,发现一国的财政政策对不同区域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Clausen 和Wohltmann(2005)运用两地区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检验[11];Giacinto等(2010)实证结果发现,不同地区的公共投资对GDP增长率的弹性是不同的[12];Bronzini 和Piselli (2009)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受到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不同。国内对此的研究开始较晚,大部分学者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区划分,研究发现我国也存在财政政策区域效应[13]。郭庆旺和贾俊雪(2005)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14],靳春平(2007)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研究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15];然而,陈安平(2007)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的影响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16];滕辉(2012)基于总供给曲线(AS)的宏观经济调控差异测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宏观调控效率存在差异,中部地区较高,东北部次之,东部再次,西部最弱[17]。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学者针对财政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与区域差异效应均进行了研究,但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是在区域差异效应方面,一是已有研究仍主要集中于财政支出或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区域效应上,并且大多建立在东、中、西部传统经济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在当前区域经济分化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制约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二是已有研究还没有详细分析不同财政收支政策结构可能存在的效应差异,无法客观反映不同省域财政政策实践的现实。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本文不仅旨在揭示财政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区域差异效应,而且试图进一步将财政政策细分为财政支出政策与财政收入政策,详细反映不同财政政策结构下作用于收入分配的效果。在模型构建上,针对各省份分别建立包括财政支出LNG、财政收入LNT以及城乡收入差距GAP的三变量VAR模型,根据AIC准则确定每个模型的滞后阶数。然后对各模型进行单位根检验,若显示不存在单位根,即表示该模型满足稳定性条件;若显示存在单位根,则表示该模型不满足稳定性条件。接下来对不满足稳定性条件的模型,先对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得到包括财政支出波动DLNG、财政收入波动DLNT和城乡收入差距波动DGAP的VAR模型,再对模型进行单位根检验,直到显示模型不存在单位根为止;基于稳定的VAR模型,利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对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VAR模型,基于经济假设对其施加短期约束得到SVAR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财政政策变量的一个标准差的结构冲击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动态影响。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完整性和一致性,财政支出变量G采用各省份(西藏及重庆由于数据缺失本文予以省略)的地方财政决算支出,财政收入变量T采用各省份的地方财政决算收入。以各省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各数据进行平减后得到实际值,为消除变量的指数趋势,对财政支出G及财政收入T两变量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为LNG和LNT。国际上定量测定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但是由于我国统计数据的缺失,难以准确计算我国各省份的基尼系数。考虑到中国目前还处于社会复合转型时期,经济仍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因此,本文采用构造城乡收入差距系数GAP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程度,其中,城乡收入差距系数GAP定义为城乡人均收入之差与城乡人均收入之和之比,城乡人均收入分别采用各省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样本区间为1985年至2012年,所用数据皆为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三、财政政策影响区域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检验

为了详细反映财政收支政策结构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区域差异性,本文分29个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逐个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基于财政支出政策与财政收入政策对收入分配是否产生影响以及是否存在独立影响,得到了财政政策作用于收入分配的五组不同结果,揭示了29个省(市)所处的不同效果类别。

(一)财政支出政策能而财政收入政策不能影响收入分配差距

该类效果组别中只包含天津市一个(见表1所示)。在城乡收入差距波动的方程中,财政支出波动DLNG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即财政支出波动DLNG是城乡收入差距波动DGAP的Granger原因,而财政收入波动DLNT外生于城乡收入差距波动的概率为0.6424,即财政收入波动DLNT不是城乡收入差距波动DGAP的Granger原因。说明对该省份来说,财政支出政策的变动在Granger意义下影响收入分配,而财政收入政策的变动对该省份的收入分配没有Granger影响。

表1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下面将基于该省份的SVAR模型进一步分析区域收入差距对财政支出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DGAP对 DLNG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

由图1看出,天津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波动DGAP对财政支出波动DLNG的一单位标准差的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呈双向不规则波动,并在长期内逐渐趋于零。这说明该地区的财政支出的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波动的影响效果是不确切的。

(二)财政收入政策能而财政支出政策不能影响收入分配差距

该类效果组别中共包含5个省份,分别是广东、北京、贵州、宁夏、河南。以其中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最为显著的广东省做具体分析,其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在城乡收入差距波动的方程中,财政收入波动DLNT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即财政收入波动DLNT是城乡收入差距波动DGAP的Granger原因,而财政支出波动DLNG外生于城乡收入差距波动的概率为0.5633,即财政支出波动DLNG不是城乡收入差距波动DGAP的Granger原因。说明对该省份来说,财政收入政策的变动在Granger意义下影响收入分配,而财政支出政策的变动对该省份的收入分配没有Granger影响。

表2 格兰杰因果检验

广东省的区域收入差距对财政收入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DGAP对 DLNT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

图2显示,广东省的城乡收入差距波动DGAP对财政收入波动DLNT的一单位标准差的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在第7期以前基本为正,第7期以后呈双向波动。这表明该省的财政收入增加在前7期将拉大收入差距,而第7期以后的调节效果不明确。

(三)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政策单独都能影响收入分配差距

该类效果组别中共包含8个省份,分别是江苏、福建、山东、上海、浙江、广西、云南、河北。以其中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最为显著的江苏省为例做具体分析(见表3所示)。在城乡收入差距波动的方程中,无论财政收入波动DLNT还是财政支出波动DLNG的格兰杰因果检验,都拒绝原假设,即财政收入波动DLNT和财政支出波动DLNG都是城乡收入差距波动DGAP的Granger原因。说明对该省份来说,不论是财政收入政策还是财政支出政策的变动都对该省份的收入分配具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

江苏省的区域收入差距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情况如图3所示。

由图3看出,江苏省的城乡收入差距波动DGAP对财政收入波动DLNT的一单位标准差的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呈双向波动,波幅减小,表明财政收入的变动对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效果是不确定的。该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波动DGAP对财政支出波动DLNG的一单位标准差的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前5期为正,5到9期左右为负,9到12期又为正,此后小幅波动逐渐趋于零,说明该省财政支出变动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调节效果在不同时间段内不一致。

表3 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政策不能单独但能联合影响收入分配差距

该类效果组别中共包含3个省份,分别是青海、湖南、新疆。以其中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最为显著的青海省为例做具体分析发现(见表4所示),在城乡收入差距波动的方程中,无论财政收入波动DLNT还是财政支出波动DLNG的格兰杰因果检验,都不能拒绝原假设,即财政收入波动DLNT和财政支出波动DLNG单独都不是城乡收入差距波动DGAP的Granger原因,但两者的联合检验拒绝原假设的概率为0.0099。说明对该省份来说,虽然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的单独变动变动对收入分配没有Granger影响,但两者的联合变动却对该省份的收入分配具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

青海省的区域收入差距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情况如图4所示。

图3 DGAP对DLNT和DLNG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

图4 DGAP对DLNT和DLNG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

原假设Chi-sq统计量自由度P值DLNG不能Granger引起DLNT4.84201150.4355DGAP不能Granger引起DLNT68.82939050.0000DLNG、DGAP不能同时Granger引起DLNT112.412200100.0000DLNT不能Granger引起DLNG2.42720950.7874DGAP不能Granger引起DLNG3.10231650.6842DLNT、DGAP不能同时Granger引起DLNG5.318900100.8689DLNT不能Granger引起DGAP8.63003050.1248DLNG不能Granger引起DGAP4.90328550.4278DLNT、DLNG不能同时Granger引起DGAP23.226840100.0099

由图4看出,青海省的城乡收入差距波动DGAP对财政收入波动DLNT的一单位标准差的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前3期为负,第3期至第5期为正,此后呈窄幅双向波动;对财政支出波动DLNG的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前2期为正,第2到第4期为负,此后呈窄幅双向波动。这表明该省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对社会收入分配有一定的影响但效果在不同时间段内不一致。

(五) 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及两政策联合都不能影响收入分配差距

该类效果组别中共包含12个省份,分别是湖北、安徽、甘肃、海南、黑龙江、吉林、江西、辽宁、内蒙、山西、陕西、四川。以其中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最为显著的湖北省为例的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不难发现,在城乡收入分配波动的方程中,不能拒绝财政财政收入波动DLNT、财政支出波动DLNG不是城乡收入分配波动DGAP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而且两者的联合检验也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城乡收入分配波动DGAP外生于系统。说明对湖北省来说,无论是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的单独变动还是两者的联合变动对收入分配都没有Granger影响。对影响收入差距因素源于外生系统即不受财政政策影响的省份不做进一步的脉冲响应分析。

表5 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分省份建立SVAR模型,并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方法具体分析财政收支政策对各省份的收入分配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如下:(1)不同区域的财政收支政策运用对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效果差异明显,对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区域,没有发现具有一致性影响的证据,也就是说,即使是处于同一经济区域内的省份,财政收支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也存在非一致性;(2)在有些区域,单独的财政支出政策或财政收入政策可能会对收入分配差距产生影响,但有些区域需要两者的配合才能收到调节效果;(3)虽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政策是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但两种工具的收入分配效应存在差异,或者两者的政策效果不明确或几乎没有效果;(4)不仅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对收入分配影响的方向存在不一致性,而且其效果在不同时间段内也存在差异。

本文基于前面实证的结果,考虑到我国面临着维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双重压力,从促进经济增长兼顾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角度出发,建议不同区域应具体针对自己的经济实际采用差异性财政政策。对于增加财政支出或减少财政收入会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明显加大的省份,如浙江、云南,以及增加财政收入会显著拉大收入分配差距的省份,如广东、贵州两省,可适时调整财政收支的构成及比例,以期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防止导致收入差距的拉大;对于单独运用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影响收入分配不明显的省份,如青海、湖南、新疆,必须关注和加大收支政策的协调配合使用,探索政策的搭配方式,充分发挥政策的合力作用;对于财政政策的扩张或收缩对收入分配差距不能产生影响或影响效果不明确的省份,包括湖北、安徽、甘肃、海南、黑龙江、吉林、江西、辽宁、内蒙、山西、陕西、四川、天津、北京、宁夏、山东、上海、广西等省份,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应当结合国家产业布局和自身条件,探索有效的财政政策运用方式,例如更加关注政府转移支付政策的运用,尽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参考文献:

[1] Wolff E N,Zacharias A.The distributional consequences of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taxation in the US,1989 and 2000[J].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7,53(4):692-715.

[2] Ramos X,Roca‐Sagales O.Long-term effects of fiscal policy on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ie in the UK[J].Fiscal Studies,2008,29(3):387-411.

[3] 胡日东,王卓.收入分配差距,消费需求与转移支付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 (4):29-32.

[4] 林伯强.中国的政府公共支出与减贫政策[J].经济研究,2005(1):27-37.

[5] 吕冰洋.财政扩张与供需失衡:孰为因? 孰为果?[J].经济研究,2011(3):18-31.

[6] 莫亚琳,赵焱莹.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之收入分配效应的研究——刍议不断扩张性财政支出的归宿[J].特区经济,2012 (4):13-16.

[7] 王银梅,陈义岚.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 (6):119-122.

[8] 潘敏,张依茹.鱼和熊掌能否兼得?:我国财政政策效果研究[J].统计研究,2012 (4):51-59.

[9] Brurean C.and O.De Bardt.Fiscal policy in the transition to monetary union:a structural VAR model[J].Banque de France Notes d’Etudes et de Recherche,1999,60(7):1-41.

[10] Van Aarle B,Garretsen H,Gobbin N.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transmission in the Euro-area:evidence from a structural VAR analysis[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03,55(5):609-638.

[11] Clausen V,Wohltmann H W.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dynamics in an asymmetric monetary un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5,24(1):139-167.

[12] Di Giacinto V,Micucci G,Montanaro P.Dynamic macr ̄oeconomic effects of public capital:evidence from regional Italian data[J].Giornale degli economisti e annali di economia,2010,69(1):29-66.

[13] Bronzini R,Piselli P.Determinants of long-run regional productivity with geographical spillovers:the role of R&D,human capital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9,39(2):187-199.

[14] 郭庆旺,贾俊雪.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5(7):46-53.

[15] 靳春平.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与地区经济增长 [J].管理世界,2007(7):28-36.

[16] 陈安平.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4(6):56-64.

[17] 滕辉.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 (5):93-95.

(本文责编:王延芳)

猜你喜欢
收入分配区域差异财政政策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配现状及区域差异研究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区域差异分析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收入分配问题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央行不能逃避责任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