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探讨

2016-01-19 10:50张肃王含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5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张肃 王含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经管类专业与理工类专业复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据此,列举了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类型,指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并对其含义进行分析,接着以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为例,对学院基本情况及推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进行探讨,最后得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推行的基本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长春理工大学;经管专业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22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参与到了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都大大加快,大量的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学科间的界限概念日益模糊。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应运而生。

1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及选择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通才培养,专才培养,以及一种新兴起的,顺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1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是指打破教育学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界限,培养知识面较为宽广,适应领域较宽泛,具有创新意识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也称作博雅教育。通才通常接受了来自各个学科的知识的熏陶和修习,着重强调不同专业和学科的交叉渗透及融会贯通,能力结构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通才教育具有一些局限性,比如,通才教育过分强调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却忽视了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的获取,使学生学习的深度及深刻性受到了限制。

1.2专才教育

专才教育是指为了满足就业部门的需要而培养专门精通某一专业领域系统知识和技能的纵向型人才的教育。专才教育强调学生特别掌握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教育结构较为简单,可称作单一型结构,所培养出的人才比较适合在某个行业从事专门化的工作,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很强。

专才教育同样也有它的局限性。专才教育过分强调专门知识的重要性,把学科界限划分的过于明显,学科间的联系被剥离开来,使得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1.3复合型人才教育

复合型人才指的是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较高,发展较全面的人才。

在当今时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大量错综复杂的新型问题涌现出来。同时,从我国的国情来看,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分工不断进行着调整,这使得我国社会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复合型人才教育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未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2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始建于1980年,学院下设经济系、管理系、会计系和经济管理研究所等四个教学研究部门,8个本科专业和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的发展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具有理工科背景,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学院依托学校浓厚的理工科背景,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严谨治学,理性求实的理工科学习理念配上文科感性细腻,自由灵活的学习特点,使得这种跨文理科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相比其他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更具有优越性。此外,学院充分利用长春理工大学的理工专业优势,积极与数学,计算机技术等学院展开合作和交流,通过引入跨学科课程,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跨学科复合能力。

3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推行的基本思路

为了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理工院校经管专业纷纷开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推行跨学科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如下。

3.1实行双学位制

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通过实行双学位制的方式来达到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经管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本专业西方经济,国际贸易理论,金融学,管理学等基础课程并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跨专业学习一些理工科类的课程,如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概率论等,并将两个专业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交叉渗透,融会贯通,使得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知识结构也更加合理,具有复合能力,也更具有竞争优势。例如,学校可以建议金融工程专业的同学选择计算机或数学作为第二学位来进行学习,管理专业的同学选择工程技术,统计学等专业作为第二学位来深入钻研,丰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3.2深化专业结构改革,增加通识课程

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为了推行跨学科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各个专业单独教学的培养模式,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再囿于某一单个专业,而是将不同学科,特别是文理方面的学科相互交叉联结起来,合理深化专业结构改革,跨学科构建课程结构体系,促进知识间的交叉渗透与融会贯通。此外,经管学院在保证本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足够课时量的基础上,开设了校选通识课程,并引入了一些理工学科类别的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依据其兴趣爱好及对未来的规划和定位进行选修,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构建其跨学科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3.3建立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

为了进一步推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提出了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思路,倡导把实验教学环节纳入各专业的核心建设内容。在此基础上,学院成立了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主要负责解决学院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实验设计问题,并基于培养复合型经管人才的视角,积极引导实验从文科背景为主向文理科背景相结合转变。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锻炼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与开放的研究平台。

3.4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

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还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項社会实践活动来推行跨学科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合作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供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活动。目前,经管学院已经与吉林九台农商行,东北证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去企业进行社会实践,着重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快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的推行速度。

此外,学院还主办了一系列学科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给予培训和辅导。近年来,学院先后主办了“长春理工大学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长春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以及“长春理工大学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活动。学科竞赛的举办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推行。

参考文献

[1]李朝辉,宋立华.高等教育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2]黎东升.基于经济类本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人才培养,2009,(2).

[3]王永利.工科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材料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高师钢琴主修课教学探究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