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思考

2016-01-19 13:04孙琳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5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高职

孙琳

摘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如何使学生既能通过考试,又能从中知法懂法,并能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灵活运用,是该课程教学需要思考和改革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8801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大学一年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会计人员的应具备的与从事会计工作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和具备一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为正式走上会计岗位做准备。同时,考虑到会计类的学生将陆续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必考的课程,因此,希望通过设置本课程,能够对学生参加上岗证的考试奠定基础。

从教学内容上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里面涉及到《会计法》的内容、银行业务相关法律法规、票据法相关内容,还涉及一些涉税业务的法律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一些要求,总的来说,知识面是比较广的,涉及到了各类法律,而各章之间知识点又相互独立。因此,学生学起来的时候觉得难度是比较大的,知识点分散,范围广。

基于这样课程内容的特点和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该课程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授课方式简单,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内容涉及到法律的条文、法规等理论性知识,教学内容本身理论性较强,很多老师在教学上都采用“讲授”为主。这样就导致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讲授又缺乏实践性,会使学生感觉内容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

(2)重“考证”轻“理解”,缺乏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针对本门课程是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重要课程之一,很多学生带着功利心去学这门课,那些要考的内容学,不考的内容不学,变成了“讲考点”、“背考点”,久而久之,教师在课堂上也针对考试讲知识点将考点,推崇题海战术,放松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也只会死记硬背,理解较差。因此,所带来的是,实务上不知道如何操作,考试上,稍微灵活点就不知所措。

基于以上问题,如何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既能使学生具备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知识,又能灵活的运用,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能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笔者提出以下改革的措施:

(1)采用案例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案例,深入了解法律法规并能灵活运用。把抽象的内容寓于具体生动的案例中,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掌握好知识。例如,第一章在讲解《会计法》的相关法律制度时,用举例教学。光华公司为国有工业企业,2012年1月,该企业新领导班子上任后,作出了精简内设机构等决定,将会计科撤并到企业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企管办”),同时任命企管办主任王某兼任会计主管人员。会计科撤并到企管办后,会计工作分工如下:原会计科会计继续担任会计;原企管办主任王某的女儿担任出纳工作。这个时候就请全班同学讨论,在任命会计主管时,会计工作岗位分工是否违反法律规定?那么,法律是如何规定这块内容的?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学生就会将会计人员的任命,会计的回避制度等相关知识点掌握,既不枯燥,还能灵活运用,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学生明白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2)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实现情境教学。例如,在第二章涉及到很多《票据法》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那么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支票时什么样子,通过视频等方式,介绍支票的种类,使用范围和填制要求。首先,学生在对实物有了认知,才能具体的操作。接着,模拟实务中的情境,让学生先进行出票,出票就是签发并交付票据的过程。那么,每位同学在空白的支票上填写,注意检查填写的规范性,正确性,是否合法合规,这样,将理论知识变成了实际场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对支票的知识得到了完全的理解和应用。之后还可以模拟背书的行为,承兑的行为,付款的行为,使情境再現,从而达到有效高效学习的目的。

(3)将课程教学与资格考试有机结合,以证促学。由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取是相对接的,因此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压力。因此,本门课程应该以考证来促进学习,建议开在两学期,上学期3课时用来理解掌握知识点,下学期1课时进行集中复习以备考,共72课时。学院可以购买一些无纸化考试软件,让学生学完一章内容就上机测试一章,通过测试,从中找出问题,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具体每个部分的教学方法如表1所示。

总之,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专业学生走向会计之路的敲门砖,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是尤为的关键的一门课程。一方面,能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同时,能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顺利的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需要高职教师认真积极的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以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情境模拟深化知识点的灵活应用,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的懂法,知法。这才是我们这门课程所真正做到的。

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第一章1、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2、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3、会计核算;

4、会计监督;

5、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6、法律责任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会计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的整体体系构建如何,了解各个层次的会计法律制度的地位、要求,并对其中最主要的法律制度、也是最高层次的法律制度——《会计法》中的主要条款进行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从会计业务处理本身去了解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在讲授中要注意尽量以通俗的语言,可以尝试引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兴趣,从而避免学生产生排斥,尽快的适应法规的这种思维方式。第二章1、概述;

2、现金管理;

3、银行结算账户;

4、票据结算方式;

5、银行卡

6、其他结算方式要求学生了解在与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一些基本的方面。包括什么是支付结算,支付结算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具体通过哪些手段来实现,在银行开设账户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账户,使用的规定如何等。使学生建立起基本的银行业务观念。讲解时建议把速度放慢一点,一定要将一个完整的业务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多媒体,采用情境教学法,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其理解。第三章1、税收概述

2、主要税种

3、税收征管学生了解在税收征收的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法律法规,重点掌握税收征收的基本流程、基本方式,并对在税收征收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票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建议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使用案例的方式帮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另外,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税务知识的介绍,这样也能够让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识更加系统、全面。第四章1、预算法律制度

2、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学生了解国家预算的概念、预算管理的职权、组织程序,重点掌握政府采购的原则、采购方式,并对财政收入、支出的收缴方式和程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建议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使用案例的方式帮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另外,可以适当的进行财政知识的介绍,这样也能够让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识更加系统、全面。第五章1、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4、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与实施;

5、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学生了解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并对未来的会计工作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了使内容更加生动,案例的应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会计职业道德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规定的讲解中,可以采用大量反面教材让学生知道如果违反职业道德的要求会受到怎样的处罚的方式来进行讲授。作为本章的难点,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需要提醒学生重点把握。参考文献

[1]胡煜.《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思考[J].财会通讯,2014,(12)(上).

[2]贺瑜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2013.

[3]丁冰杰.《财經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