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进度管理中质量监测工作研究

2016-01-19 18:35韩迟李霞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5期
关键词:质量监测试验检测进度管理

韩迟 李霞

摘要:针对施工进度管理中的质量管理问题,研究了质量监测体系。首先分析了工程进度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了技术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其次,研究了工程进度质量监测体系,从组建施工队伍、技术专家组、管理机构等方面构建进度与质量监测体系,建立了质量自检体系和工地试验检测控制体系;最后,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测进行分析,研究了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并对质量监测技术培训提出建议。

关键词:进度管理;质量监测;自检;试验检测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26902

1工程进度、质量监测体系的构建

根据工程规模、性质、难易程度等来编制合适的项目质量计划,按照IS09001-2000质量管理模式的要求,建立质量监测体系,进度与质量监测体系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进度与质量监测体系框架图1.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自上而下按照项目部、施工队、班组三个检测等级分别实施检测工作,内部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内容主要包括“质量”、“试验、检测”两部分。

1.2建立质量“自检”体系

1.2.1施工单位质量控制人员的配备

设立由专业的质检工程师组建的质量检测小组,负责该标段所有的质检工作。每个工程队设专职质量工程师和专职质量检验员,各工班设兼职质量检验员,负责所担负工程的质检工作。质量监察小组和兼职质量检验员均接受监理和上级质检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1.2.2施工单位自检体系的组成

施工单位自检体系主要由项目部、施工队、班组三级组成,其中,项目部作为自检体系的核心。项目部安全质量部作为具体的实施单位,试验室作为配合机构,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现场设试验员,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检”三个检测方法进行质量检测任务,且执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1.3工地试验检测控制体系

1.3.1试验检测、测量人员的配置

项目经理部的工地试验室及工程技术部下设的测量队,负责本标段所有的试验检测和测量工作。试验室和测量队的仪器应配备齐全且均处于检定合格周期内,试验工程师及测量工程师应持证上岗,且人数应满足试验检测和测量要求,确保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检验、试验和控制测量工作顺利开展。工地试验室需经业主、监理及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启用。另外在各施工队设立试验班组和测量班组,配备2-3名试验员和测量员,负责各队的日常试验和测量工作。

1.3.2原材料试验管理

施工单位所采购的原材料,需由原材料供应人员、试验人员和监理三方共同取样,采样样品一式两份,一份送工地试验室进行试验,另一份送监理试验室进行试验。工地试验室应及时将试验结果书面通知送样单位和质检工程师,以此作为施工依据。

1.3.3施工测量

项目测量队应负责各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复核测量,及时向监理上报复核测量成果。对本标段路线中线的各控制点进行施工放样交底,对主要结构物进行控制测量。施工队测量班对其负责的工程进行详细放样测设,并由项目测量队对其主要控制测量部位进行复核。

1.4质量体系控制要素

1.4.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实行测量、复核现场签名确认制,测量过程应遵循“5S”原则,测量记录应真实、整洁、标准,测量过程应按规范进行。测量控制要根据工程现场实际地形、地貌特点,以主要控制点定位可靠、方便为目的,建立测量控制网,测量仪器选用GPS仪、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等,导线控制网的各主要控制点要准确、稳固,并作清楚、明显的标识,由专人管理。

测量控制网、导线按四等精度要求:测量中误差≤2.5″长度中误差≤1/80000水准高程按四等精度要求:测量中误差≤±20√L(mm),L—水准点间距离(km),以下同。施工放样测量精度要求:桥梁、路基轴线相对中误差≤1/2000;测角中误差≤5.0″;水准高程中误差≤±20√L。

1.4.2物资采购

(1)施工前,应做好市场调查,选择几个生产管理好、质量可靠、信誉度高的厂家作为意向的供货方,并列入档案。(2)从意向的供货方提供的产品中进行取样试验。(3)综合比较分析试验合格产品的供货方,选择最优供货方,经项目经理确认后,作为合格的供货方,建立物资采购关系。(4)建立供货方档案,随时掌握生产状况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从源头杜绝不合格产品,如现有供货方无法提供稳定合格的产品,应重新选定合格的供货方。

1.4.3业主提供产品的质量控制

(1)对于业主提供的产品,如有不合格产品者,应及时通知业主更换质量合格产品。(2)所有来自业主提供的产品均应作好标识,并作好记录,确保其可追溯性。(3)业主提供的产品需由质检和试验部门负责对其进行检验和试验。

1.4.4产品的可追溯性

(1)采购的产品主要是用于工程上的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原材料包括钢材、水泥、砂、石料及外加剂、外掺料等,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存放地要悬挂标牌进行标识,并作好相应记录。(2)对于检验、测量、试验及其它施工仪器设备,在仪器设备上应有明确的标签标识,并作好记录。(3)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每个部位、分项、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标识用质量检查证和质量记录来载明。(4)工序技術人员、领工员、材料员、试验员及质检员做好产品标识记录和控制工作,以确保根据产品标识,实现工程质量全过程、状态的可追溯性。

2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测措施

2.1施工准备阶段

2.1.1人员准备

(1)参加本项目的管理干部,具有相应的施工经验,且经过强化专业培训。(2)各工种操作员已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3)新工人(含劳务工、临时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

2.1.2施工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应做好下列施工技术准备:

(1)认真阅读、复核施工图纸,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设计,制定施工计划,安排好施工顺序。工程总体网络图,找出关键线路,提供领导决策依據,制定施工工艺。(3)配备满足项目要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4)确保原材料的基础试验工作。

2.1.3物资、设备准备

(1)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编制落实原材料和设备需要量和使用计划,防止窝工,确保施工工期。(2)根据各种施工机具的使用频率和特点,定期安排施工机具、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证施工机具正常运行。(3)进行市场调研,择优选择合格的钢材、水泥、预制混凝土构件、防水层等主要原材料。

2.1.4施工现场准备

(1)确定施工范围,清除影响施工的障碍。(2)布置生产、生活、办公用房及临时供水供电线路等。(3)制定施工场地的安全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做好场地防洪、防火、防盗的安全措施。

2.2施工阶段

2.2.1检验控制

施工技术部提供的主要原材料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及时限要求,由材料机械部编制采购计划并做好:(1)对主要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评定。(2)供应合同中应约定主要原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供货时间及具体的检验方法。(3)对购进的主要原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技术指标和性能测试,并作好相应记录。(4)物资发放前要登记该批物资相关要素和流向。

2.2.2测量控制

(1)测量工作必须按照质量控制的要求,坚持双检复核,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并通过自检和互检机制协同完成施工全过程的测量任务。(2)保留测量现场的原始测量记录,各种测量的原始记录,必须按照质量控制的要求,详实规范地在现场同步作出。(3)重要定位和放样,如桥梁基础施工、墩柱、支承垫石等,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仪器和人员进行复核测量后才能施工,防止因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和人员过失等原因造成测量数据失准。(4)测量操作要符合测量设备操作有关规程,测量人员要对测量成果进行认真、规范地记录,测量成果需经现场记录、校核人员签字后生效。

2.2.3关键工序控制措施

关键工序实施要求:(1)关键工序需经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2)编制关键工序的详细施工工艺实施细则或施工流程作业性指导书和验收标准。(3)对所使用的均是符合规定要求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件。(4)所有计量设备均能在相应标准条件下正常使用和操作。

2.3竣工阶段

(1)工程收尾工作:①制定收尾工程的施工计划。②由主管生产的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程师、质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作业班组长等参与,按照国家有关验收规定、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关的规范要求,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预检。③竣工文件资料准备。

(2)工程移交业主:①所有工程项目全部完工并满足自检组要求的标准。②所有施工过程、质量监测文件资料完整、齐全、符合规定要求。③按照业主验收程序申请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移交业主。

参考文献

[1]田金信,周爱民.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陆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3]任云峰.浅谈建筑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6,(1):225226.

[4]刘志伟.全面质量管理在施工企业中的实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1):6162.

[5]徐苗新,谢瑾.浅议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情报与开发经济,2006,(4):6566.

[6]黄有良.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J].中国西部科技,2006,(10):2628.

猜你喜欢
质量监测试验检测进度管理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的建构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路基路面工程试验检测方法略谈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进度管理浅谈
基于项目进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目的性探析
面向关键链的敏捷软件开发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进度管理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剖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全过程”控制的策略选择
“学习支持服务”第三方质量监测研究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