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MRI联合SWI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6-01-20 03:00龙光宇唐建桥黄进瑜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年6期
关键词:脑室多发性白质

龙光宇 苏 江 唐建桥 黄进瑜 吕 诗

545002 广西柳州市,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龙光宇 苏 江 唐建桥 吕 诗),神经内科(黄进瑜)



常规MRI联合SWI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龙光宇苏江唐建桥黄进瑜吕诗

545002广西柳州市,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龙光宇苏江唐建桥吕诗),神经内科(黄进瑜)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特别是快速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MS患者行头颅MRI检查,观察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T1WI)、T2加权(T2WI)、FLAIR和SWI,观察病灶的形态、分布及信号改变,比较4种序列对病灶显示的数目情况。结果FLAIR序列共检出病灶307个,T1WI检出病灶201个,T2WI检出病灶276个,SWI检出病灶102个。MS病灶主要分布于两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及半卵圆中心,形态多呈圆形、卵圆形、斑片状。T1WI呈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SWI呈等、稍高信号。SWI显示的102个病灶中有96个见伴行静脉或内部穿行静脉,61个病灶见环形低信号,余205个FLAIR显示的病灶区域,150个SWI显示有静脉穿行。结论对于MS病灶的检出,FLAIR序列明显优于其它3个序列,能敏感地显示脑室旁及皮层下等T2WI较易漏诊病灶,SWI能敏感地显示病灶内部及伴行的静脉。两者联合应用能很好理解病灶的微循环特征,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准确率。

【关键词】常规磁共振磁敏感加权多发性硬化

【DOI】10.3969/j.issn.1007-0478.2015.06.014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炎症脱髓鞘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是非外伤性中青年人群致残的重要原因,对患者危害较大。但MS目前尚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测指标。随着MRI的问世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对MS诊断的符合率有很大提高。本研究收集近2年来在本院诊治MS患者的磁共振(MRI)影像学资料,分析评估T1加权(T1WI)、T2加权(T2WI)、快速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MS病灶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MS病灶的检出率、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行MR检查,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确诊的MS患者50例,其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6岁。所有患者符合2010年McDonald修订版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1]。5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等症状,其中16例首诊症状为视物模糊,10例初发症状为记忆力减退。病史1周~3年不等。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及SWI检查。由2名高年资MR医师共同阅片,分析病灶部位、大小、形态、信号强度表现。

1.2MR扫描设备和参数

MR扫描采用德国西门子AVANTO1.5T超导MR扫描仪,头部8通道线圈,扫描序列包括常规MRI和SWI,参数如下为T2WIFLAIR:TI/TR/TE=2500/9000/82 ms,Averages 1;TSE-T2WI:TR/TE=4000/91 ms,Averages 2;SE-T1WI:TR/TE=195/4.8 ms,Averages 1。DWI:TR/TE=3400/102 ms,Averages 4,ep-b=1000 t;以上序列层厚均为5 mm,层间距1.5 mm,FOV 23 cm×23 cm。SWI:TR/TE/FLIP=49 ms/40 ms/15°,Averages 1.FOV 23 cm×23 cm,层厚2mm,层间距0.4 mm。

2结果

FLAIR序列共检出病灶307个;T1WI检出病灶201个,为FLAIR序列的65%;T2WI检出病灶276个,为FLAIR序列的90%;SWI检出病灶最少,仅有102个,为FLAIR序列33%。以检出率最高的FLAIR序列所显示的各部位病灶数计算,分布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脑室旁白质>半卵圆中心>脑干>小脑>胼胝体,病灶主要分布于侧脑室旁白质区及半卵圆中心,两处病灶占总病灶数的95%。病灶形态多呈圆形、卵圆形或片状、斑片状,少部分呈大片状。少部分病灶表现呈假瘤灶。95%患者脑内为多发病灶,直径为5 mm~15 mm。T2WI及FLAIR序列主要表现为高信号(图1A,1C,2A,2C),T1WI呈等、低信号(图1B,2B),51个病灶在FLAIR上表现为水样低信号。T2WI上显示不清而在FLAIR上显示的病灶主要位于皮层下皮髓质交界区及脑室周围(图2A,2C)。SWI显示的102个病灶主要呈等、高信号,其中96个病灶见伴行静脉或内部穿行静脉,61个病灶见环形低信号,余205个FLAIR显示而SWI未发现病灶的区域,150个SWI显示有静脉穿行(图1D,2D)。

图1A 横轴位T2WI示右侧丘脑见一小片状高信号

图1B 横轴位T1WI示病灶稍低信号

3讨论

3.1MS的临床特征

MS是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上以白质脱髓鞘改变为主,呈典型的白质软化坏死和硬化斑块。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多样,病灶多发,常有复发和缓解交替。最常见的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障碍,多数以双侧或单侧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MS根据累及的部位分为脑型、脊髓型及脑脊髓型[2],本研究收集脑型的MS病例。脑内MS病灶可发生于幕上及幕下,幕上较幕下多见。幕上好发于侧脑室旁白质、半卵圆中心和胼胝体,幕下好发于小脑脚、桥脑。灰质也可受累及,多发生于扣带回、额叶及颞叶[3]。MS斑块急性期病理表现为巨噬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髓鞘水肿、肿胀。慢性期活动性病理改变,中央为长期慢性静止斑块,周围见大量巨噬细胞浸润、星形细胞肥大及少突胶质细胞增生[4]。

图1C FLAIR示病灶呈高信号

图1D SWI未见显示病灶,右侧丘脑病灶相应区域见穿行低信号血管影

图2A T2WI示两侧侧脑室旁、皮层下见多发斑片状高信号,部分病灶与皮层信号一致,观察欠佳

图2B T1WI示病灶显示欠清

图2C FLAIR病灶呈高信号,皮层下病灶较T2WI显示清晰

图2D SWI显示不清病灶,右侧额叶皮层下病灶区域见低信号血管影

3.2常规MRI对MS的诊断价值

T1WI、T2WI及FLAIR是诊断MS的基本序列,T2WI序列被认为是常规MRI中发现病变较为敏感的序列,病灶显示为高信号。目前MS的MR诊断标准,即显示病灶的部位、数目等信息都是基于T2WI制定的。但由于脑脊液所产生的部分容积效应及流动伪影,使得大脑皮层皮髓交界区及脑室旁深部白质的病灶较难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T2WI对病灶的显示能力。对于上述部位病灶的显示,FLAIR敏感性高于T2WI,主要因素有(1)FLAIR序列利用各组织T1值的不同,加用一个180度反转脉冲激励,抑制了在常规T2WI表现为高信号的脑脊液,产生的图像是脑脊液信号为零的重T2WI,避免了邻近蛛网膜下腔与脑室病灶被脑脊液的高信号掩盖;(2)皮质比白质T2弛豫时间更长,与白质和白质内病灶相比,皮质细胞密集度较高,不像白质那样,允许细胞外间隙扩张而使得T2弛豫时间延长。故FLAIR抑制水后病灶显示更加清晰。本组资料也证实了脑室旁及皮髓交界区病灶的检出率FLAIR序列明显优于其它序列,提示对MS患者进行MRI检查时FLAIR应该是必不可少的检查序列。文献提示FLAIR序列显示的MS病灶数目虽然远多于其它序列[5],但其数量的动态演变与临床症状、体征及预后明显不相符。Goodin分析可能由于FLAIR高信号影包含了脱髓鞘病灶演变的多个时相,即炎性水肿、髓鞘缺失、胶质增生等,缺乏病理特异性,而这些改变可独自或共同引起不同的神经损害[6]。约有15%~25% T2WI高信号的病灶会出现T1WI及FLAIR低信号,Sailer将其分为以下类型:一种为急性期,相当于血管源性水肿期,随着炎性水肿消退,低信号逐渐消失;另一种为慢性期,即“黑洞”,其持续存在体现病情的严重性,提示斑块为伴轴索破坏的不可逆性损伤[7]。

3.3SWI对MS的诊断价值

常规MRI诊断主要依据斑块的发病部位及形态,缺乏病理特异性。近年来各种MRI特殊成像序列陆续应用于MS的诊断,其中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SWI)是新近开发出的一种磁共振特殊成像序列,它利用组织间磁化率的差异产生图像对比,静脉内的脱氧血红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内铁离子为顺磁性物质,而大部分脑实质及含氧合血红蛋白的动脉均属于抗磁性物质,它们之间的磁化率差异可导致明显的信号差别,使脑内静脉及含铁血黄素内铁离子成为明显低信号而成像。从动物实验到临床研究均发现MS病灶的发生以静脉为中心,同时显示硬化斑块和灰质病理性铁沉积。本组资料显示,SWI对于病灶本身的显示率较低,仅为FLAIR序列的33%,SWI显示的102个病灶中有96个病灶见伴行静脉或内部穿行静脉。另外,205个FLAIR显示而SWI未发现病灶的区域,150个SWI显示有静脉穿行。提示SWI能敏感地显示病灶区域的静脉,而由于MS斑块可能处于病变的不同时期,当病灶局部磁场未受到金属离子的干扰(如铁沉积)时SWI就不能显示出病灶,此时需结合其它MRI序列进行观察,避免漏诊病灶。

综上所述,常规MRI特别是FLAIR序列能敏感地显示MS患者脑内特别是皮层下、脑室旁的病灶,但其缺乏病理特异性。SWI能敏感的显示病灶区域穿行或绕行静脉,能很好地理解病灶的微循环特点,但对病灶本身的显示缺乏敏感性。两者联合应用,能提高MS脑内病灶的检出率、准确率。

参考文献

1Polman CH,Reingold SC,Banwell B,et al.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ultiple sclerosis:2010 revisions to the McDonald criteria.Ann Neurol,2011,69(2):292-302.

2于春水,李坤成,段云云,等.182例多发性硬化临床与MRI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5):684-686.

3Calabrese M, Battaglini A, Giorgio M, et al. Imaging distribution and frequency of cortical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Neurology,2010,75(14):1234-1240.

4吴华旺,成官迅,张静,等.颅脑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及MRI诊断.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8,7(5):479-482.

5苗延巍,蔡兆诚,张清等.多发性硬化白质脱髓鞘斑块的磁敏感加权成像及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5):426-431.

6Goodin 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s a surrogate outcome measure of disability in multiple sclerosis:have we been overly harsh jn our assessment? Ann Neurol,2006,59(4):597-605.

7Sailer M, Losseff NA, Wang I, et al. Tl lesion load and cerebral atrophy as a marker for clinical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A prospective 18 months fo1low—up study.Eur J Neurol.200l,8(1):37-42.

(2015-06-25收稿)

【中图分类号】R7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478(2015)06-0365-04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课题编号Z2013665)

猜你喜欢
脑室多发性白质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IL-6、NES以及新生儿颅脑超声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应用价值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发现脑白质疏松不必紧张
孤立性第四脑室1例并文献复习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