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确诊肯尼迪病1例报道

2016-01-20 03:00230032合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李晓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尹世杰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年6期
关键词:肌萎缩肯尼迪源性

230032 合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李 震 张 乐 李 彬 王 娅 李晓艳 姜 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尹世杰)



基因确诊肯尼迪病1例报道

李震张乐李彬王娅李晓艳姜丹尹世杰

230032合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李震张乐李彬王娅李晓艳姜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尹世杰)

【DOI】10.3969/j.issn.1007-0478.2015.06.016

Kennedy病又称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经基因确诊的肯尼迪病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7岁。因“渐进性四肢无力8年,加重1年余”于2015年5月5日入院。患者自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及肌肉跳动感,表现为蹲起困难,上台阶困难。多次检查心肌酶谱均显著增高,颈椎MRI未见异常。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多家医院考虑为“运动神经元病”。给予口服中西药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好转,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不能快步行走。近1年以来出现双上肢无力,持筷夹菜困难。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已婚,育有二女。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查体: 神清,精神可,语利。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舌肌萎缩伴纤颤(图1),伸舌居中。软腭抬举正常,悬雍垂居中,咽反射存在。肌肉无压痛,双侧肩胛带肌萎缩,双侧骨盆带肌、双手大小鱼际肌萎缩及骨间肌萎缩。双上肢近端肌力Ⅲ一级,远端肌力Ⅲ十级,双下肢近端肌力IV一级,远端肌力IV十级。深浅感觉正常。四肢腱反射消失。双侧巴氏征(-)。男性乳房发育(图2),症状活动和休息未见有减轻。辅助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3 U/L、总胆固醇6.3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0 mmol/L、甘油三酯5.55 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2.52 mmol/L。肌酶谱: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3 U/L、肌酸激酶87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71 U/L、乳酸脱氢酶241 U/L。性激素:睾酮15.89 nmol/L。神经电生理检查示其部分肌群时程增宽,电压增高,重收缩时运动单位减少;双侧腋神经、股神经轻中度受损(以右侧为显)。肌肉病理检查示所检肌肉呈神经源性损害(图3)。基因检测示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序列数目为50(图4)。

2讨论

肯尼迪病于1968年由Kennedy 等首先报到。1991年Spada等发现肯尼迪病病因是Xqll-12区域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 重复序列的数目异常增多。

肯尼迪病首发症状多为下肢近端肌无力和萎缩,表现为蹲起困难和上楼无力,部分有延髓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为吞咽障碍、构音障碍、舌肌萎缩,少见为上肢无力为最先发病。无上运动神经元受损的表现。感觉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障碍,表现为女性乳房化趋势,部分有血睾酮增高。血肌酸肌酶谱增高,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损害。感觉神经传导波幅有显著下降,提示感觉系统也有受累。肌活检示其神经源性损害,偶有肌源性损害。新的欧洲神经科学联合会(EFNS)指南将患者雄激素受体基因第1个外显子三核苷酸CAG重复序列数目≥35作为诊断的依据。本例患者中年起病,缓慢进展,表现为肢体无力、肌萎缩、舌肌萎缩其有神经源性损害,肌活检示其神经源性损害。且患者多次检查血脂异常增高,通过基因测序,CAG的重复序列数目为50次。综合以上的结果,可确诊为肯尼迪病。

图1 舌肌萎缩伴纤颤

图2 男性乳房发育

图3 患者左肱二肌肉病理学检查示肌纤维大小明显不等,大量极小纤维,少量劈裂纤维,大量核袋,未见坏死纤维和再生纤维,肌内膜未见增生,核内移纤维增多,未见不整边纤维,肌间质未见炎性细胞侵润(HE×200倍)

图4 患者AR基因CAG三核苷酸重复区域突变筛查示该患者AR基因的PCR产物泳动速度与正常对照者比较有明显差异性

图5 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中三核苷酸(CAG)重复序列数目为50

KD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有研究表明KD患者发病时间可能与CAG异常扩增次数相关,CAG异常扩增次数越多,发病时间越早。但即使重复相同CAG次数的KD患者,其发病年龄也会相差很大,提示KD发病年龄除CAG异常扩增次数之外,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雄激素可能是KD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因本病临床表现与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有很多相似之处,需要鉴别的有线粒体疾病、包涵体肌炎、成人起病的脊髓性肌萎缩症、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肌营养不良、肌萎缩侧索硬化等。

目前无有效治疗KD病的方法。药物去势治疗如醋酸亮丙瑞林可延缓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和改善吞咽功能。克伦特罗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情况,但有较大毒性。目前以ASC-J9为代表可望成为治疗KD的新药。

(2015-07-02收稿)

【中图分类号】R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478(2015)06-0370-02

猜你喜欢
肌萎缩肯尼迪源性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肌肉萎缩真有那么可怕吗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Adventurer on the wheels轮椅上的华丽冒险
腹部定时定向多频振动按摩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首儿所关爱脊髓性肌萎缩症儿童
两种肌萎缩侧索硬化基因表达谱差异性比较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肯尼迪情妇出书大爆风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