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评价

2016-01-20 14:02常静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5期

常静秋

两种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评价

常静秋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500份患者标本,同时采用进口、国产微柱凝胶检测卡以及传统的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然后对凝集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卡式法比试管法的操作更加标准化,灵敏度、特异性、客观性等方面具有更显著的优势;进口和国产微柱凝胶卡的血型鉴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式法鉴定血型操作简便,结果清晰准确,进口和国产微柱凝胶卡的鉴定结果相似,国产微柱凝胶检测卡费用更低。

【关键词】微柱凝胶卡;试管法;血型鉴定

作者单位: 225300 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Evaluation of Two Kinds of Micro Column Gel and Tube Method in Clinical Blood Typing

CHANG Jingqiu,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Taizhou City,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wo micro gel cards and test tube method in clinical bloo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500 patients samples were selected for ABO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by imported, domestic micro column gel card and test tube method. Results Imported micro gel test more standardized than the operating tube metho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objectivity, and so has a more significant advantage; blood test results of imported micro gel cards and domestic micro-column gel car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Micro-column gel card identifying blood type operation simple, clear and accurate results, while similar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domestic and imported micro gel cards, and less costly.

[Key words]Micro-gel card, Tube method, Blood test

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微柱凝胶血型鉴定卡在ABO血型鉴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相对于传统的手工试管法,卡式法标本用量少,操作简单,结果易于判读[1]。在中国,长期以来使用进口微柱凝胶卡,成本较高。随着国产微柱凝胶卡的市场投放,许多医院开始使用国产微柱凝胶卡。现选取我院500份标本进行血型

鉴定,通过对比分析进口、国产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鉴定血型中的效果,探讨这些鉴定结果的一致性和存在的差异。现进行如下报道。

表1 进口与国产微柱凝胶卡对A、B以及RhD抗原凝集强度鉴定结果[n(%)]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5~6月入院的需要进行常规血型鉴定的500例患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

1.2仪器与试剂

国产微柱凝胶卡(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及专用TD-3A血型血清学用离心机(长春博研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进口瑞士达亚美公司DiaclonABO/D正反定型卡、ID-Diluent2(2号稀释液)及专用离心机(ID-Centrifuge)。抗A、抗B、单克隆抗D、ABO反定型用红细胞试剂为上海血液生物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3标本来源

我院2015年5月~6月住院患者500名,抽取静脉EDTA-K2抗凝血2 ml。1.4检测方法

1.4.1进口微柱凝胶卡 将被测血标本采用低离子介质(2号稀释液)配制成2%的红细胞悬浮液,微柱凝胶卡正定型孔和ctl孔各加入20 µl。反定型孔加入1%反定型细胞50 µl,再加入患者血浆50 µl,放置于专用离心机离心观察结果。

1.4.2国产微柱凝胶卡 将被测血标本用生理盐水配制成0.8%的红细胞悬浮液,微柱凝胶卡正定型孔和对照孔各加入50 µl。反定型孔加入1%反定型细胞50 µl,再加入患者血浆50 µl,放置于专用离心机离心观察结果。

1.4.3试管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第三版血型鉴定试管法操作规程进行。

1.5凝集度评定标准

参考文献血型鉴定结果由人工判读,凝集判断标准见[3]。当正反定型结果一致才能认为是正确结果,否则为亚型、病理状态、标本或血型卡不合格等情况。

1.6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分析,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微柱凝胶卡法与试管法鉴定结果比较

在检测的500例患者标本中,RhD阴性4例,ABO血型有2例结果不一致。经查,其中1例是因为微柱凝胶卡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震荡和倒置,使用前未进行离心恢复,撕去卡上的锡纸膜时产生了交叉污染,从而导致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选择正确储存且离心后的检测卡重新鉴定,结果正反定型与试管法一致。1例为纤维蛋白原异常增高致反定型凝集假阳性。经滴加生理盐水,去除假凝集,重新检测后,结果一致[4]。经分析对比及重新检测,500例标本卡式法和试管法血型结果一致,微柱凝胶卡法比试管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易重复,并且更加安全快速。

2.2进口与国产微柱凝胶卡鉴定结果比较

进口与国产微柱凝胶卡的A抗原凝集强度、B抗原凝集强度以及RhD凝集强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微柱凝胶卡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血型鉴定、交叉配合、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中的检验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在微柱中加入凝胶,红细胞膜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凝胶介质中发生免疫反应,利用凝胶的分子筛作用,通过调节凝胶孔径,只允许单个的红细胞通过,而红细胞的凝块不能通过,利用重力的作用将凝集的红细胞和游离的红细胞分离[5],从而区分有无凝集。由于凝胶间隙只让未凝集的红细胞通过,这就使得卡式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对于一些由于红细胞抗原减弱而导致血型鉴定困难的标本,卡式法的阳性度更强。另一方面,凝胶卡中加入了抗人球蛋白以促进红细胞的特异性凝集,因此卡式法的特异性明显高于试管法[6]。微柱凝胶技术属于微试管柱凝集技术,这种方法具有准确率和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标本用量少、结果可长期保存、可标准化等优点。采用标准化定量工作,减少了操作人员的随意性,且重复性好。由于采用了凝胶分子筛技术,使结果一目了然,避免了操作者的主观影响[7]。

本研究结果表明,微柱凝胶卡法比试管法的阳性度更强,特异性更高,操作更加标准化,并且还可以长期保存。进口微柱凝胶卡法和国产微柱凝胶卡法的鉴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进口微柱凝胶卡法的费用相对较高。综上所述,微柱凝胶卡在血型鉴定中操作更简单、灵敏度高、结果清晰直观,可长期保存。国产微柱凝胶卡与进口微柱凝胶卡没有显著差异,费用相对更低,值得广泛地被推广于临床应用。同时,微柱凝胶卡保存时要注意温度和湿度,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使用前应先将检测卡离心,规范操作,加样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充分发挥微柱凝胶卡的临床价值。另外,某些疾病引起自身冷凝集、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增多、抗原减弱等会导致检测中出现假阳性、假阴性,应结合临床和血清学特点,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关试验,联合其他血型检测方法,从而作出正确的血型鉴定[8]。

[1]袁晓华,胡惠萍. 国产微柱凝胶卡对血型鉴定的结果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12):1585-1586.

[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等.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46-251.

[3] 兰炯采,负中桥,陈静娴. 输血免疫血液学实验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7-79.

[4] 徐新蓉,龚国富. 微柱凝胶法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分析与处理[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226-227.

[5] 周安祥,王思丽,张默吟. 微柱凝胶卡式血型鉴定的干扰因素分析及处理[J].吉林医学,2012,33(23):5044-5045.

[6] 董文,丁敏. 微柱凝胶卡式法用于血型鉴定与试管法之比较[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6):3351-3352.

[7] 彭道波,兰炯采,王梁平,等. 用微柱凝胶试验进行交叉配血[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4):232.

[8] 王小平. 微柱凝胶法应用与血型鉴定[J]. 广州医药,2007,38(2):60-6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5.018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5-0027-03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