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宫颈癌应用MRI诊断的临床价值评析

2016-01-20 14:01曾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诊断宫颈癌

曾骅

早期宫颈癌应用MRI诊断的临床价值评析

曾骅

【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宫颈癌应用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首次入院的早期宫颈癌患者2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患者的肿瘤大小、位置、信号特征、周围组织侵犯情况等。结果 所有患者的MRI表现:T2W1为高信号,T1W1为低或等信号,GD-DTPA增强并出现轻度均匀或者不均匀强化。结论 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MRI进行术前诊断的效果较好,可以诊断出患者的宫颈癌瘤灶、侵犯途径与侵犯范围等,是临床上对宫颈癌患者术前诊断的良好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关键词】宫颈癌;诊断;临床价值

作者单位: 562400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Clinical Value of MRI Diagnosis in Early Stage Cervical Cancer

ZENG Hua, Xingyi People's Hospit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Chamber, Xingyi 562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Xingyi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3 to April 2015 first admitted early 24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for com period, to the patient's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tumor size, location, signal characteristics, the surrounding tissue invasion situation etc. Results All patients showed that the MRI expression of T2W1was high signal, T1W1was low or equal signal, GD-DTPA was enhanced and mild or uneven enhancement was appeared.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early cervical cancer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for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the effect is good, can diagnose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rcinoma, invasion pathway and invasive range and is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before the good image examinations.

[Key words]Cervical cancer, Diagnosis, Clinical value

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宫颈癌应用MRI诊断的临床价值,以寻求较好的宫颈癌术前影像学诊断方法,现将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首次入院的早期宫颈癌患者2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详细的手术与病理记录,均为Ia~IIa期,最小年龄为31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43.5±2.6)岁;阴道不规则流血是主要的临床不良症状[1],发生时间在性交后或绝经后等;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治疗前均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诊断方法

MRI检查前采用腹带对患者腹部进行加压包裹,可以将腹部运动伪影减少。后行MRI平扫、DWI、动态增强扫描等,采用Philis Ashieva 1.5T Torsol[2]腹部16通道相控阵正线圈,扫描层厚为3 mm或6 mm,指定两名主治医师对MRI图像进行阅片,以确定患者宫颈癌MRI分期情况,并根据FIGO(国际妇产科协会)分类法[3]对宫颈癌分期进行分类,主要分期标准包括阴道、盆壁、宫旁、膀胱、直肠侵犯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肿瘤大小、位置、信号特征、周围组织侵犯情况等。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 18.0软件中,以95%作为可信区,录入过程中确保真实客观,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I表现与局部侵犯情况分析:

所有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的Ia期没有显示病变,其余患者均全部显示病变,显示率达到91.6%。经MRI诊断得出,均表现为不规则(9例)或类圆形(14例)肿块,包括14例T1W1为等信号,9例为低信号,正常子宫组织与其分界不清[4]。

14例患者T2W1为均匀高信号,9例为不均匀高信号,且较宫颈黏膜相比信号稍低,较宫颈基质相比信号高,增强扫描时所有患者的动脉期病灶强化程度均强于正常的宫颈组织。

DWI:所有病灶均呈高信号,后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发现所有患者的动脉期出现强化现象,且肌层与正常宫膜内强化不太明显;静脉期:内膜与正常宫颈基层均强化明显,造影剂开始消退;延迟期病灶:造影剂减退明显。

所有患者中lb期肿瘤有15例,术前与术后诊断结果一致的有14例,符合率为93.33%(14/15),包括1例患者为闭孔淋巴结转移,3例患者术前诊断为lla分期,术后经诊断为lb分期,且该类患者的病灶部位较大,导致阴道上方被压迫,动态增强扫描时肿瘤边缘毛糙。

5患者为la肿瘤,包括2例MRI未显示,显示率为60%(3/5),病变较小,仅仅位于宫颈部粘膜层,DWI呈条状或斑点状稍高信号。

3患者为lla期肿瘤,经术前诊断发现其中1例患者为宫内膜癌并宫颈侵犯,术后诊断时发现是因为宫体部病灶侵犯所致,且可见盆腔淋巴结,经清扫后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情况。详见表1。

表1 MRI表现与局部侵犯情况分析

3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为普遍的一类恶性肿瘤[5],对其病变情况进行术前分期、肿瘤宫旁侵犯等可以利于后期疾病的治疗与预后等。其中MRI诊断技术是较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其优势在于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可以进行多参数、多方位直接成像,为宫颈癌病理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6]。

3.1MRI表现与诊断技术

MRI诊断技术可以对宫颈癌肿瘤的位置、大小、周围间质盆壁、宫体、宫旁、淋巴结转移、阴道侵犯情况等清楚的显示出来[7]。其MRI的具体表现包括:T2W1为高信号,可以与宫旁脂肪(高信号)和正常宫颈基质(低信号)形成较好的对比。且GD-DTPA增强为不均匀或轻度均匀强化,其强化程度的不同,对肿瘤的出血、坏死、囊变等情况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宫颈癌的ADC值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较低,其中矢状面可以明确膀胱、阴道的位置,并显示子宫颈与子宫体,使得宫颈癌对阴道、宫体的侵犯情况更好的显示出来,其横断面可以更好的观察到肿瘤向宫颈部、宫旁、盆壁、邻近器官等的侵犯情况;冠状面可以较好的显示出子宫侧壁、子宫颈、阴道穹窿、肿瘤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等[8-9]。

3.2早期宫颈癌应用MRI诊断的临床价值

在许多基层医院中,宫颈癌患者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比较困难,大多数患者虽然之前已进行过CT检查等,但是对于自身病变的范围、大小、浸润情况等并不十分清楚,而MRI检测正好能弥补上述缺陷,不仅可以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病变范围、病变大小、浸润情况等,还能够确定患者宫颈癌分期,利于临床

诊断与治疗。

MRI可作为宫颈癌及分期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10],T2WI、DWI、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可以较为准确判断肿瘤有无、大小及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宫颈基质环的完整性是判断发生宫旁侵犯的重要指标,T2WI上可以清楚显示宫颈基质受侵情况,正常宫颈基质T2WI像为低信号,与高信号肿瘤组织形成鲜明对比;肿瘤体积较大或侵润生长时,瘤灶或宫颈基质水肿、增厚,T2WI像仍为高信号,与病灶难与区分,DWI能够正常区分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灶周环绕完整无强化区,延迟期病变周围强化的基质环完整提示无宫旁侵犯,相反,宫颈基质环局部中断被肿瘤组织取代则提示宫旁侵犯,明显显示出患者病变部位、侵犯方式及范围。外科手术只适用于宫颈癌Ia期与IIa期,而IIb期以上患者则应实施放射治疗,因此宫颈癌分期需要判断出有无宫旁侵犯、侵犯范围。本研究通过对2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手术病理组织检查参照,结果显示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87.5%。

综上所述,MRI拥有较高软组织分辨率,还可进行多参数成像,有利于清晰显示出宫颈肿瘤侵犯范围,准确判断肿瘤体积及侵犯深度、延伸范围等,作为宫颈癌评价可靠方法,不仅能够早期发现病灶,而且能够对病变进行合理分期,便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为宫颈癌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方婧,洪颖,胡娅莉,等. 淋巴造影MRI在早期子宫颈癌淋巴转移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5):374-376.

[2] 陈婷,张晶,张玉东,等. MR动态增强扫描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的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9):1376-1380.

[3] 杨爱梅,刘艳.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增强扫描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11):1538-1542.

[4] 欧阳汉,余小多. MRI在宫颈癌的应用进展[J]. 放射学实践,2014,29(2):124-126.

[5] 王晔,张蓉,余小多,等. MRI在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癌症进展,2012,10(6):630-635,640.

[6] 张孝春. CT和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5):148-149.

[7] 张海燕,宋迪. 多层螺旋CT与MRI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比较[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1):111-113.

[8] 李建生,汤日杰,凌国辉,等. MRI在诊断宫颈癌复发中的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4):782-785.

[9] 李春东,陈冰,童英,等. MRI在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9):3722-3724,3730.

[10] 邓卫平,舒宽勇. MRI对中国女性宫颈癌宫旁浸润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评价[J].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杂志(电子版),2014,3(3):25-28.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5.030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5-0044-03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45.2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诊断宫颈癌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