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横行骨折采用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疗效分析

2016-01-20 14:01张立峰冯卫包道日娜冬梅佟雁翔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髋臼拉力入路

张立峰 冯卫 包道日娜 冬梅 佟雁翔

髋臼横行骨折采用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疗效分析

张立峰1冯卫1包道日娜2冬梅3佟雁翔1

【摘要】目的 探讨对髋臼横行骨折患者应用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髋臼横行骨折患者50例,对其进行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手术治疗后患者髋臼复位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3.5小时,平均出血量为950 ml,根据matta复位,25例解剖复位,21例满意复位,4例复位不满意,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0%。结论 对髋臼横行骨折患者采取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突出。

【关键词】髋臼横行骨折;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手术

作者单位: 1 01003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环骨盆科;2 综合内科;3 骨内科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Acetabular Transverse Fracture Using the Lag Screw of the Acetabulum and the Reconstruction Plate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Plate

ZHANG Lifeng1FENG Wei1BAODAO Rina2DONG Mei3TONG Yanxiang1, 1 Ring Pelvis Department, 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Inner Mongolia, Huhehaote 010030, China, 2 General Medicine Department, 3 Bon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cetabular transverse fra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acetabular fractur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late fixation with the lag screw of the acetabulum. Method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ransverse acetabular fracture were selected,and subject to acetabular posterior column lag screw combined with reconstruction plate fixation treatment,Bleeding volume,operation time, the acetabulum repositioning and hip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surgical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3.5 hours, the average amount of bleeding was 950ml, according to Matta reduction, 25 cases of anatomic reduction, satisfactory reduction in 21 cases, 4 cases of unsatisfactory reduction, 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hip joint function was 86.0%.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acetabular transverse fracture patients with the acetabular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olumn lag screw combined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plate fixation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Transverse acetabular bone, Acetabular posterior column lag screw combined with reconstruction plate fixation, Operation

随着现代建设、交通、体育竞技等行业的迅速发展,髋臼横行骨折患者也随之越来越多[1]。由于髋臼横行骨折患者骨折位置深,复位困难,解剖较为复杂且并发症多,在骨科界一直是专家们研究的难题[2]。随着临床骨科学的发展,手术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普及,然而,传统的手术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广泛暴露组织,导致了神经血管损伤、感染、髋关节功能受损等严重并发症的产生,国外有报道[3-4]其并发症发生率已超过25%。因此,如何寻找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方法成为了骨科专家们思考的难题。本次研究为探讨分析对臼横行骨折患者应用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了40例患者,结果显示该手术方式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髋臼横行骨折患者患者5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分布在19~62岁,平均年龄为34.5岁,因车祸20例,高处坠落18例,被压、砸伤9例,其它原因3例;患者就诊时19例合并休克,6例颅脑损伤,8例全身肢体多处骨折,9例内脏受损。经过X线片及三维CT重建扫描检查并按Judit-Letournel[5]方法进行骨折分类,50例患者中前壁骨折患者5例,前柱骨折患者6例,后壁骨折患者9例,横形骨折患者5例,双柱骨折患者18例,横形伴后壁骨折患者3例,T形骨折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受伤后4~90天,平均为(20±1.8)天。

1.2方法

1.2.1手术入路 对所有患者进行骨折分类分析,并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取合理的入路方法:前后联合入路患者6例;K-L入路患者14例;髂腹股沟入路患者17例;改良髂股入路患者13例。

1.2.2骨折复位与固定 患者显露骨折后,采用各种手术器械帮助患者骨折复位,并用重建钢板塑形固定骨折较为严重的前后柱进行固定,并且用拉力螺钉将前柱或者后柱,其他的合并骨折如盆骨骨折也可一起固定住,同时,用重建钢板固定骶髂关节以及耻骨联合,在C型壁X 线下方经皮螺钉进行固定。本次研究中28例患者采用后柱螺钉结合前路钢板方式进行固定,22例患者采取前柱螺钉结合后柱钢板方式进行固定。

1.2.3术后处理 患者手术后放置2~3跟引流管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拔出,一般术后3天即可让患者坐起并做一些基本的髋关节功能锻炼或借助CPM机进行被动锻炼,术后一个月患者可扶拐杖下地走动,术后2~3个月可根据复查情况弃拐行走。

1.3评价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时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手术治疗后患者髋臼复位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髋臼复位情况按照Matta复位标准,髋关节功能评定则按照Postel-D'Aubigne评分标准。

2 结果

本次研究5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5小时,平均出血量为950 ml,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为13.5个月。根据matta复位评估标准,本次研究50例患者中25例解剖复位(50%),21例满意复位(42%),4例复位不满意(8%),详见表1;髋关节功能评定则按照Postel-D'Aubigne评分标准,50例患者中22例优,21例良,5例可,2例差,优良率为86.0%,详见表2。

表1 50例患者复位评估

表2 50例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定

3 讨论

髋臼横行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患者主要是由于交通意外、高处坠落、重物压挤而造成的,常常伴随着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如股骨头损伤和盆骨骨折。传统的切开复位固定的手术方式创伤交大,感染率高,且并发症多。本次研究运用了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方法,预后效果显著,现对该手术方式探讨如下。

3.1手术入路

本次研究在手术前根据每位病人CT扫描、X线等检查结果而选取了不同的手术入路方法。前柱、前壁、横形、前柱前壁伴横形、“T”形等骨折主要是向前移位,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及改良髂股入路方式;后柱、后壁、横形、后柱后壁伴横形、“T”形等骨折,主要是向后移位,可采用K-L入路方式;本次研究大部分患者均采取单一的手术切口入路方式,但由于少数患者伤势较重,骨折移位复杂严重,则需采取前后联合入路方式[1]。

3.2髋臼横行骨折复位及固定

髋臼横行骨折的移位既有旋转移位又有轴向移位,在手术复位时常常需要专门的复位器材,并应用螺钉技术进行复位。在进行后柱复位时可将关节囊切开或者通过透视的方法来检查关节面的情况,并且检查坐骨的切迹是否平滑整齐;在进行前柱复位时则可根据近端髂骨和移位髂骨的复位情况进行复位。对骨折进行复位后即可进行固定,对于向后移位的骨折我们主要采取前柱拉力螺钉加后柱重建钢板来进行固定,而相反对于向前移动的骨折我们则主要采取后柱拉力螺钉加前柱重建钢板来进行固定。在固定时我们要注意关节腔内不能有螺钉,同时注意在进行固定后柱后壁时,关节面应该与螺钉尖端背离,在进行固定前柱前壁骨折时,螺钉的拧入方向应该和四边体平行,并检查关节腔内是否有螺钉透入。

有研究指出[6-7],在对髋臼横行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时,双柱同时固定的手术方式要比单侧固定更加坚强牢靠,特别是后柱钢板加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方式。其原因在于在经过骨折线后拉力螺钉有很强的拉力作用,同时,它在旋转前进的过程中可以使一些存在轻微位移或者复位不彻底的骨折再次解剖复位,另外,由于弧形结构是前后柱的主要特点,“人”字形螺钉结合钢板的结

构强有力的保证了固定的稳定性。本次研究中50例髋臼横行骨折患者,在运用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后,复位满意率达92.0%,且在随访8~24个月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位移,说明该方式固定十分坚强牢靠,稳定性好。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通过对其进行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手术治疗后患者髋臼复位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探讨对髋臼横行骨折患者应用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髋臼横行骨折患者采取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突出,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术后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固定坚强,不易复发,值得推广。但是在实际临床操作时,该手术方式技术要求较高,需准确对患者骨折类型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方式,手术者要以娴熟的手术技术来进行手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洪顾麒,朱剑津,张宏波,等. 拉力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分析[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8(4):776-779.

[2] 冯彦博,唐慧斌,郭晓山,等. 单切口钢板结合经皮拉力螺钉治疗髋臼骨折[J]. 临床骨科杂志,2012,3(18):268-270.

[3] 王志文,吕廷灼,冯世庆.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5(16):1363-1364.

[4] Hideaki Miyoshi,Hiroshi Mikami,Koichi Oba,et al. Anteversion of the Acetabular Component Aligned With the Transverse Acetabular Ligament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J].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12,9(7):276.

[5] 王辉,毕大卫,胡钢锋,等. 自制三维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复合型髋臼骨折的解剖学研究[J]. 中国骨伤,2013,2(11):149-152.

[6] 杨永明,李力更,陈德生,等. 髋臼横行骨折内固定物治疗进展[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5(9):854-857.

[7] 张柏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39-40.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5.063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5-0092-03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683

猜你喜欢
髋臼拉力入路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自不量力
跟踪导练(三)(3)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