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和处理语文课堂教学“中途离题”的问题

2016-01-22 21:00张其海
语文教学之友 2016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串联倾听

摘 要:民主、开放的课堂,容易出现停滞,甚至离题的现象。为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在课堂上学会用笔记录,然后将学生的发言、思考和问题一个一个加以串联、组合,进而形成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和分析,再经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评述与反思,形成相对明晰的意见、观点或结论。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倾听;串联;交流;反思

先看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李老师上鲁迅的《社戏》——

课堂导入后,教师问学生:作者在文章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怀念儿时的生活。

教师又问:从文章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课文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如果这个时候老师沿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那么可能会是一节相当出彩的课。可惜,老师因为有了准备好的课件,硬生生将学生拉回到常规教学的轨迹上:释题→预习情况检查→自读课文→分析情节。

李老师的课,代表了当前不少教师课堂教学的模式。他们想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教学理念,但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预设。于是出现“两层皮”的现象: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火花已经闪现,但老师没有倾听,更没有尊重,而是简单粗暴地扼杀了学生的灵感,忽视了学生的意见,毫不留情地将课堂拉回到预设的教学思路上。

如果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一环接着一环地上课,无视课堂上出现的任何枝节,那么就不可能出现停滞,甚至离题的现象。会出现偏离教学预设现象的课堂一般是比较开放的课堂。这类课堂教师放得开,能给学生比较多的自主学习、交流发言的机会;学生学得活,能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提出质疑,并通过讨论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根本出发点不是表现教师会教,而是让学生懂得学。学生沉醉在文本中,结合自身的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思维深度,适时或情不自禁地提出问题,也许这些问题阻断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进程,但它们是学生认真学习的表现、积极思考的成果。这类现象的频繁出现,正是教师尊重学生的结果,更是民主课堂的特征。师生都应当为这种课堂的出现而感到无比的高兴,同时更加学会珍惜和利用。

那么如何妥善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偏离教师预设的现象呢?我想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去寻找出路。

一、倾听——记录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充当的基本角色是倾听者。教师应当放低身段,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面上,不断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言,认真听取并肯定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要善于察言观色,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反应,捕捉学生的每一句话。只有不放过学生的每一次提问与发言,课堂才能生成众多有趣味、有深度的解读与思考。

教师不能总停留在教室的“讲台”上,而应当走到学生中间。学生发言的时候,更要走近学生,甚至侧耳倾听。如果学生发言声音不够宏亮,可以让学生再次大声重复一遍。有时教师也可以做学生的“传声筒”,在学生发言结束后,将学生的话语大声重复一遍。教师的认真倾听,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在学生心里激荡起受到尊重与重视的认同感与共鸣。

面对一个班学生的众多问题与思考,教师不可能仅凭脑袋详尽、有序地记录下来,这就要求老师和全体同学必须学会在课堂上用笔记录。我从教二十多年,上课都喜欢握着一支笔,这样可以及时、迅速地记录下学生发言和讨论的语句,也可以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瞬间的灵感。教师的榜样同时也影响着学生。我们经常教育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养成用笔的习惯,就会随时记录下自己和别人的心得,这样就会为下一步的交流和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串联——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发言、思考和问题一个一个加以串联。每一个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大多是独立的,更多的是零碎的、片面的。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这些问题一一加以串联、组合。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的七嘴八舌的词句、话语,通过教师的串联,就能够成为一个思路清晰、比较完整的过程性问题,学生就可以再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讨论、分析。教师的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学生的发言可能只是一两个无关紧要的词语,也可能是离题万里的一两句“怪话”,但他们同样都是学生通过认真学习的感悟或是实际生活给他们的体验。教师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然后将它们加以串联,就可能解读出全新的意境或思想。

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文本,凭着各自的成长体验、学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去阅读、去赏析,就可能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他们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中一触即发,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表明自己的观点。再通过教师的串联形成相对完整的再生问题,于是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形成思维交织、语言碰撞,进而形成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和分析,再经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教师的介入与归总,就有可能在全班形成相对明晰的意见或观点。

三、评述——反思

课堂教学的成果不一定非得得出某种结论,更多的是一种思考或是未尽的问题。因此,当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后,课堂教学的小结就显得特别丰富,可以对问题及解答过程进行点评,也可以对答案形成的诸多方面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同学们的表现加以评议,甚至可以提出今后学习此类文本应当具备的方法与技巧。这种小结并没有完全统一的答案,但却是学生多角度思维的呈现与归总。

学习反思是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反思了解学习的方法,可以通过反思学会文本切入的角度,可以通过反思懂得如何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交流,可以通过反思明确问题解答的多角度思维与结论。这种反思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交流去完成,也可以作为家庭作业安排在课外完成。

下面我们就本文开头援引的李老师教学鲁迅《社戏》的案例,具体说说如何操作完成这些环节。

【导入过程】

课堂导入后,教师问学生:作者在文章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怀念儿时的生活。

教师又问:从文章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课文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教师再提问:这段话表达了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那夜的豆子特别好吃,一直到现在都还记得;那夜的戏特别好看,一直到现在都念念不忘。

教师进一步提问:豆子到底有多好吃,能让“我”至今口留余香?戏到底有多好看,能让“我”至今念念不忘?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相关段落和语句。

【学习过程】

1. 让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第4至23段——“看戏”。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

2. 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文章中寻找答案。要求学生注意圈点勾画和做好记录。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和语言。

3. 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老师深入小组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做记录。学生的发言同样要求小组内做好记录。

4. 小组代表陈述组内的观点及理由。教师注意将各种意见进行串联和整合。

5. 教师将几种意见再交给学生去讨论、评点和概括。

6. 请同学们展示各小组的最终意见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7. 请同学们反思这个问题及解答过程带给大家的思考与启示。

(第24至39段——“吃豆”。环节基本一样,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都追求完善乃至完美的课堂结构,追求行云流水式的教学进程,这是可以理解的,尤其在公开教学中,这样做可以给听课人员留下美好的印象。但作为一名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发展为教学目的的教师,不应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我们应当敢于将课堂完全还给学生,不用担心出现教学进程停滞或者偏离教学预设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认真倾听,细心记录,机智串联,真心交流,中肯评价,及时反思,必将获得学生的尊重,享受教学的乐趣,收获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王云.论教师素养对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影响[J].文学教育(中), 2012,(5).

[2]张琳.语文教师的“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J].语文教学之友,2012,(1).

[3]林海华.充分关注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J].教育科研论坛,2008,(6).

作者简介:张其海(1967—   ),男,福建省长汀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串联倾听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地铁上的九座城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合”乐而“不为”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轮滑苦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