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疫情监测的效果与探讨

2016-01-25 03:50邓德红周志刚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汉川市麻风病人麻风病

邓德红 周志刚



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疫情监测的效果与探讨

邓德红 周志刚

麻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卫生部重点防控的疾病之一。汉川市自上世纪50年代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1994年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现将汉川市2000-2015年麻风疫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推进麻风防治监测提供参考。

1 资料及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0-2015年汉川市皮肤病防治所的麻风病人登记表、疫情报告、新复发麻风病人个案登记表、随访记录和监测系统表、2000-2015年汉川市麻风病例数据库。麻风病诊断标准[1]、畸残分级标准[2],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新发病例基本情况 汉川市2000-2015年新登记麻风病人33例,其中新发25例,占75.8%;复发8例,占24.2%;性别分布:新发病人中,男12例,占48%,女13例,占52%,男女比例为0.92∶1;年龄分布:新发病例年龄11~78岁,14岁以下1例,占4%,15~19岁18例,占72%,60岁以上6例,占24%;职业分布:农民22例,占88%,学生2例,占8%,工人1例,占4%;型别构成:多菌型7例,占28%,少菌型18例,占72%,型别比为0.39∶1。

2.2传染来源 25例新发病人中,家庭内传染3例,占12%;家庭外传染20例,占80%,传染源不明2例,占8%。

2.3发现方式 新登记的33例病人中,皮肤科就诊和自报共25例,占75.8%;主动随访和义诊检查发现有8例,占24.2%。

2.4新登记病例延迟期 新登记麻风病人33例中,病期两年以内 21例,占 63.6%;2~5年 6例,占18.2%;5年以上6例,占18.2%;新发25例病人中二级畸残6例,占24%。

2.5复发病人 在新增加病例中,复发病人8例,占24.2%;其中采用氨苯砜治疗治愈后复发5例,占复发病人的62.5%,联合化疗治愈后复发3例,占复发病人的37.5%。

3 讨论

3.1早期发现是麻风在监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3],在控制麻风的传播和降低畸残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16年的麻风防治监测,每年都有新发或复发病人,其中2008年发现病人数达到5例;早期发现率为63.6%,病期2~5年占18.2%,5年以上占18.2%。在新发的病人中,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二级畸残6例,二级畸残比例24%,畸残率高,早期发现率低是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1)病人对皮肤症状无所谓,不会引起其他器官疾病,不及时就医;(2)县、乡镇、村皮肤科或乡村医生缺乏麻风相关知识,麻风警觉性较低[4],容易造成误诊,等到神经损伤导致畸残时才引起重视。加之新发病人散在分布,有时出现在新的疫点,病人发现更难,也是造成早期发现率低、畸残率高的重要原因,在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从提高病人就医的主动性,广泛宣传,提高医生对麻风的认知和诊断技能着手,提高综合医院皮肤科、神经科、风湿科医生的麻风临床知识,并在乡镇卫生院设立皮肤科,作为发现麻风病人的哨点,来提高麻风的早期发现率,降低畸残。

3.2复发 治愈后的复发病人也是麻风防治的一个重要监测对象,新增加的33例病人中,复发病人8例,占新增加病人数的24.2%,应引起特别重视,采用氨苯砜治愈后复发5例,占复发病人的62.5%,联合化疗治愈后复发3例,占复发病人的37.5%,从监测结果来看,单用氨苯砜治愈的复发时间可延长至20余年甚至更长,而联合化疗复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随之增加,八十年代以前的单疗愈后病人随着时间推移,存活者越来越少,联合化疗愈后者将是麻风复发的一个重要监测管理对象,特别是多菌型愈后病人,应每年进行一次检查,以达到早期主动发现复发病人,控制传染源的一个重要措施。

3.3从监测结果来看,家庭内传染3例,占12%,提示麻风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是主要监测对象,这与国内大部分地区报道相似。但复发占新增加的24.2%,高于国内大部分地区报道,以我市对历年治愈者全面调查二次有关。

3.4发现方式 主动发现、门诊发现和国内报道相似[5],在监测阶段,一是加强了对综合医院皮肤科、神经科、风湿科和重点乡镇村医务人员的培训,对重点地区增设了综合医院门诊发现哨点;二是通过多种方式拓宽了麻风可疑症状的宣传力度(电视、墙报等),并设咨询电话;三是加大了经费的投入,利用国家资金,在重点乡镇开展了两次消除麻风特别行动,并对历年治愈者进行了全面检查;四是对在高流行地区打工回家人员进行监测,对新的疫点周围人群进行调查,同时加大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对流动人口的病人进行了属地管理,进行了全程监测,达到切断传染源的目的[6]。除以上疫点监测经验继续加强外,对没有发现病人的乡镇村也应加强监测力度,利用好三级防治网,将其纳入麻风防治人员培训,发挥他们人熟网点多的优势,来帮助宣传、发现、转诊,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防残,拓宽麻风防治思路,把麻风疫情控制到最低水平。

(志谢:湖北省疾控中心刘作圣、常登宇老师)

[1]李文忠.现代麻风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89-192,317.

[2]张国成,严良斌,沈建平.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12年版)[S].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1.

[3]朱成斌,陈祥生,李文忠,等.中国麻风流行地区麻风消除目标的预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增刊):55.

[4]孙一萍,陈树民.山东省新发麻风患者求医行为和延迟诊断调查[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9,25(2):93-95.

[5]吕建进,侯建玲,于长平,等.麻风病基本消灭阶段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0,16(1):203.

[6]常登宇,刘作圣,李琼.湖北省麻风疫情监测效果回顾性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31(2):76.

(收稿:2016-03-14)

湖北省孝感麻风防治中心社防科,湖北汉川,431600

猜你喜欢
汉川市麻风病人麻风病
化解心结的贴心人
化解心结的贴心人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花溪区2016年麻风病治愈者生存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忘己爱苍生
消除麻风在行动
麻风病人的守护神
溃疡丸内服合溃疡散外敷治疗麻风病营养性溃疡56例
中国楹联学会关于在湖北省汉川市举办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对联夏令营的通知
辽宁尚志乡、福建湖头镇、湖北汉川市向读者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