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6-01-25 08:59徐志鹏田新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存贷款利息收入中间业务

徐志鹏 田新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00)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体系当中金融当属核心地位,商业银行在当今大金融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又在商业银行中处于核心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我国银行业正在逐步稳健的成长,然而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在于业务过于依赖传统的存贷款业务。

表1-1 2014年国有五大商业银行利息收入比例 单位:百万人民币

从表1-1可以看出,2014年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超过 70%,最高的是农业银行高达82.54%,从而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大部分利润主要依靠存贷款利差。自从 2006年我国逐步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银行“脱媒”迅速加剧,我国银行传统业务存贷款收到了很大的冲击,如果我国商业银行不对原先业务进行转变和升级,这将很难适应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像以前一样仅凭传统业务存贷款利差而获得的巨额收益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黄英帼(2002)、杨峰、田丹(2007)等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做过研究。主要由以下观点:(一)发展中间业务是《巴塞尔协议》的监管要求。(二)发展中间业务能够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增加收入。(三)中间产品和服务的增加会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四)中间业务的发展可以对银行传统业务产生促进作用。(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可以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资源,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①。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逐步转向中间业务是必然趋势。

部分国内学者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定义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狭义的中间业务是指不在资产负债表出现的业务,即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影响,形成非利息收入。余睿(2008)、田丹(2007)等部分学者对这种定义表示同意,同意把中间业务看作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业务。而广义的中间业务不仅包括狭义的中间业务还包括一些或有负债等业务。王洪威等学者表示赞同此种定义。依据2001年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所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及表内负债,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非利息收入的这类业务,被称为中间业务②。

上述对中间业务的每种定义都是合理之处,只不过从出发的角度不同而已。总而言之以上观点可以说明中间业务是基于传统资产负债类基本业务而派生出来的。

非利息收入与传统的存贷款利差利息收入相比,非利息收入并不需要动用商业银行自身的资金,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一系列风险,成本很低并且收益很高。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真正的起步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相比较为不成熟,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中间业务。因此发现制约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正是在此情况下,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分析影响我国中间业务的因素,并由此提出政策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中间业务的研究

国外学者在前期主要研究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好处有利的一面。Saunders(1994),Galloetal(1996)研究发现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不仅会降低风险而且还能增加收益[1]。部分学者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角度来分析,Kroszner(1999)通过研究表明,随着中间业务的发展伴随着非利息收入的增加,与此同时银行的经营绩效会随之提高,并且实证结果表明两者呈正相关性[2]。Evanoff(2001)通过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风险是可控的,银行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同时也要注意范围的把握[3]。进入 21世纪以来,学者们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到非利息收入的风险以及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的不利影响。De Young(2004)选取美国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增加非利息收入虽然会提高银行的绩效但是同样会引起各类风险的增加[4]。Stiroh(2004)通过研究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认为商业银行的风险与非利息收入正相关。随后学者们从分散化的角度出发对商业银行进行研究[5]。Stiroh和 Rumble(2006)发现非利息收入的成本的增加会减少抵消商业银行业务分散化所带来的收益,认为非利息收入不会带来商业银行营业利润的增加。从非利息收入占比这个角度,Lepetit(2008)通过对欧洲商业银行数据进行研究认为非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总收入的比例越高,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违约风险和交易风险也是越高[6]。国外文献主要是研究中间业务的发展对银行的效益绩效和风险的影响,然而对影响中间业务具体因素的实证研究相对很少。

(二)国内中间业务的研究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比较晚,所以国内学者对中间业务研究较少,深度也不够。大部分通过定性分析中间业务的影响因素发现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胡静(2010)通过比较国外与国内中间业务的发展,定性的得出我国应该从中间业务产品种类、产品结构、技术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交易效率,并且根据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9];梁建生(2010)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贡献度、技术支持、避免风险以及创新等角度定性的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并且通过分析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据此提出建议和意见以此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10]。我国一些学者还从监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角度做出定性研究,提出监管中间业务的办法和思路。徐慧贤(2009)根据风险大小的类别划分了我国中间业务的层次,并且完整说明了非利息收入对银行风险的路径。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发展的中间业务的模式,并要求构建完整的监管体系和框架。我国学者不仅只是从定性的方面对我国中间业务进行研究,在实证定量分析上也做出了研究[11];赵永清(2009)等人通过实证分析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得出中间业务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盈利有较大的帮助,不仅如此还影响一些传统业务对银行盈利增加[12]。郑娇(2011)从定价方面考虑,以利润最大化和销量最大化为目标,构造中间业务的定价模型得出最优化结果,从而对商业银行以后定价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陈峰(2012)以微观角度的产品和收入为切入点分析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情况,然后运用时点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因素[13];陈胡青(2012)选用西方经济学的C-D函数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间业务的作用[14];李良(2012)通过宏观角度对中间业务进行研究,但是未对微观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不能全面的分析中间业务的影响因素[15];雷洪光(2014)从发展中间业务和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角度和经营绩效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行不能太快,要给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时间以及中间业务已经成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16];李盈钰(2014)选取城市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为样本进行个体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得出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一直处于银行业垄断地位,所以中间业务发展比较缓慢[17]。本文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区分研究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因素,并且对于宏观方面因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我国商业普遍面临的影响因素,对于微观方面因素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得出各自商业银行制约中间业务的影响因素。

三、数据及模型建立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核心,为了能够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了从2002年到2014年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行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一)宏观因素时间序列模型

1.变量的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1)因变量(Y)非利息收入。衡量中间业务发展的状况有两个指标,一个是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另一个是非利息收入。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中利息收入占比很大,即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小,因此为了能够较好的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取非利息收入作为衡量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非利息收入并不能直接获得,本文利用营业收入减去净利息收入近似替代非利息收入。

(2)自变量GDP。任何业务的发展都是在我国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因此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会影响到中间业务的发展。本文选取2002年到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国内宏观经济背景和发展水平。

(3)自变量R。R是指利差,我国利率长期以来实施的是管制利率,因此存贷款利差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大,这势必会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可观的收益,从而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不会投入精力去发展中间业务。因此可以得出利差对于我国发展中间业务影响较大,本文选取 2002年到 2014年一年贷款利率减去一年期存款利率作为利差。

(4)自变量AY。AY是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人们的需求,当人们对中间业务的需求比较强烈时,肯定会促进中间业务的迅速发展,然而直接影响需求的因素是可支配收入,因此本文选取2002年到2014年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实证研究。

(5)自变量M1。M1是指我国货币供应量,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我国对金融的监管逐步增强,中间业务的发展以及中间业务的创新肯定会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调控,然而我国中国人民银行经常货币供应量来进行宏观货币政策调控,因此货币供应量对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不容忽视,本文选取M1社会流通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和近似替代货币供应量。

由于各个变量的数量级不同为了得出更加合理的拟合结果,对每个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

表3-1 因变量与自变量定义

本文非利息收入数据来自于各家商业银行的年报、锐思数据库以及 WIND数据库整理分析得到的,宏观因素指标 GDP、AY、M1从国家统计局整理得到,R利差是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得到。

2.模型的设定

因为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是一样的,因此把中间业务非利息收入(Y)作为因变量,把GDP、R、AY以及M1作为自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由于个变量的数量级不同所以在拟合时把变量进行对数化得:

其中Y为因变量非利息收入,βo为纵截距,ε为随机扰动项,为自变量对应的系数。

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分析

自变量Y和因变量的统计描述

构建多元线性模型的弊端就在于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和相关性,因此要考虑各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在通过逐步回归得到模型表达式之前,对其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检验。

从表 3-3可以看出在构建多元线性模型的时选取的自变量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利差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因变量非利息收入是高度相关的,但是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也很高,为了排除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要采取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选取变量。

表3-2 多元线性变量数据描述

表3-3 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表

表3-4 宏观回归结果

从表 3-4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的系数大于零,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由模型2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非利息收入会随之提高5.4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非利息收入会随之提高7.58个百分点。不难理解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大背景的繁荣势必会促进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对其中间业务的需求增加,从而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货币供应量虽然没有通过假设性检验但是只能说明货币供应量与非利息收入不存在线性关系,但其系数为正说明货币供应量与非利息收入正相关。

存贷款利差虽然没有通过假设性检验,但是不能说明存贷款利差与中间业务没有关系,只能说明不存在线性关系,其系数为负说明存贷款利差与非利息收入负相关。一直以来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存贷款获得的利差收入占据营业收入很大比例,如果存贷款利差逐渐缩小,那么银行要想维持以前的收入,商业银行必须另辟蹊径拓宽经营范围增加新的产品,逐渐的把精力传统业务转向中间业务,从而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

(二)微观因素面板数据模型

1.变量的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1)自变量(zzc)。zzc是指银行的总资产,通常来说规模大的银行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拥有大量的客户群众以及非常雄厚的资本,就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应该高于其他银行。因此本文选取了五大商业银行从2002年到2014年的总资产来衡量规模的大小。

(2)自变量(Blr)。Blr是指不良资产贷款率,不良资产贷款率是衡量商业银行面临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商业银行在做决定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不良资产贷款率的高低。如果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贷款率很高,为了避免更多的风险降临,商业银行一般会放缓传统业务的进行,从而转向中间业务的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五大商业银行从2002年到2014年的不良资产贷款率作为自变量。

(3)自变量(hxl)。hxl是指核心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根据《巴塞尔协议Ⅲ》要求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6%,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达到所要求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一切的前提,核心资本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发展中间业务的进程。因此本文选取五大商业银行从2002年到2014年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作为自变量。

以上自变量的数据均来自与五大商业银行2002年到2014年的年报中归纳整理的。

2.模型的设定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一般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的一般表达式:,随机效应模型一般表达式:

本文在进行回归前要使用Hausman检验,以确定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通过构建Wald统计量:

原假设H0:个体效应与解释变量无关(使用随机效用模型)

备择假设H1:个体效应模型与解释变量相关(使用固定效用模型)

给定显著性水平α,查表可得临界值。若,接受,即认为αi与xit不相关,模型应该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若拒绝H0,接受H1,即认为αi与xit相关,模型应该选取固定效应模型。

根据数据实证得Hausman检验结果:

表3-5 Hausman检验结果

以 5%的显著性水平,P值(0.4864)远远大于0.05因此本文选用模型应该接受原假设,故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应该选用个体随机效用模型。

3.个体随机效用模型结果及分析

利用Eviews7.2通过选用个体随机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得:

表3-6 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结果

由表3-6可以得到相应的模型表达式:

其中虚拟变量Di的取值为 1或者 0,i=1,2,3,4,5。以中国银行为例,非利息收入的随机效应为194.5218并且与解释变量不相关。

从表3-6可以看出调整的R2为96.12%拟合程度很好,DW 的值非常接近于 2,F统计量281.4739很高,说明构建个体随机效用模型很合理,总资产回归系数为正,并且显著性水平非常高。不良资产贷款率回归系数为正,如果选取1%的显著性水平,其不良资产贷款率勉强通过,但是核心资本充足率显著性水平很低,没有通过 T检验。

由表 3-6可以看出总资产与非利息收入是正的相关关系,当总资产每增加 1单位,其非利息收入增加0.01个单位。通常来说规模大的银行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拥有大量的客户群众以及非常雄厚的资本,对于发展中间业务来说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由表 3-6可以得出核心资本充足率没有通过T检验,但是不能说核心资本充足率和非利息收入没有关系,只是没有线性关系。

表3-7 2014年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

从表 3-7可以看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都远远高于《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资本充足率6%的要求,核心资本充足率越高其商业银行闲置的资金也就越多,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商业银行为了满足监管部门给定的指标,必须闲置一定量的资产进行避险,这将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为了维持以往的经营利润,商业银行会转变业务类型,发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风险小,而且不必动用自由资产去开展中间业务。因此过高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会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

由表 3-6可以看出不良资产贷款率与非利息收入正相关,但没有通过5%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不良资产贷款率是衡量商业银行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数值的高低主要来源于传统业务贷款业务的情况,不良资产贷款率高,说明商业银行放贷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大,因此商业银行为了使得自身能够安全的经营下去,会减少贷款的数量以此来控制风险,但是这将减少其经营收入,因此商业银行会把改变以往的传统业务向中间业务进行发展。

四、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

(一)宏观方面的建议

1.大力发展本国经济,调整人们之间收入分配差距

由表 3-4可以看出,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以及人均居民收入的增加都会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任何一种事务的发展都要在宏观经济背景下,宏观经济在繁荣的情况下会带来投资、消费的增加,投资消费的增加又会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居民收入有所提高,但是收入差距比较明显,因此在加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中低产阶级的收入,提高中低产阶级的收入会提高对中间业务的需求和购买力,从而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

2.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调制利差

我国一直以来都对利率实施管制,长期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存贷款利率,存贷款利差很大而且很稳定。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就是吸收存款进行贷款,并且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十分高。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差额会逐步缩小,这势必会给国有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带来不利影响,也会影响银行的营业收入。因此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控制利差,这将倒逼国有商业银行对业务的转型,逐渐的把风险相对比较高的传统业务向中间业务进行转变。

(二)微观方面的建议

1.转变银行高层的管理理念,提高对中间业务的认识

态度决定一切,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必须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感。自从 2006年我国逐步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银行“脱媒”迅速加剧,我国银行传统业务存贷款收到了很大的冲击,如果我国商业银行不对原先业务进行转变和升级,这将很难适应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像以前一样仅凭传统业务存贷款利差而获得的巨额收益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管理者对中间业务的认识和态度会决定中间业务发展的程度,要想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必须改变以前传统思想、改变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以此来适应当前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国有商业银行大部分利润主要依靠存贷款利差。长期以来中间业务都是被认为是资产负债的附属,不构成资产负债表因此又被称为表外业务。但是我们现在要清楚的认识到中间业务和资产负债业务的关系,中间业务的基础是资产和负债业务,同时中间业务也是资产负债业务的拓展,三者之间联系紧密,银行管理者要充分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中间业务均衡的快速发展。

2.国有商业银行扩大中间业务的范围,增加创新能力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太小,主要以代收水电费、待支付工资已收取手续费和佣金为主,并没有开展给商业银行带来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要对以前中间业务进行创新,增加新的金融产物以此来提高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不仅如此国有商业银行要注重与保险、证券公司加强合作,在传统商业银行产品的基础上,开发新的金融创新产品,比如说银证、银保等。

注释

① 黄国帼,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及对策,商业研究,2002第9期

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2001年7月

猜你喜欢
存贷款利息收入中间业务
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基层银行定价管理的思考
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及发展建议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
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
存贷款收益率编制要求与分析方法研究
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