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十孔笛的故事:易加义教授访谈录

2016-01-25 14:16易加义杨晓��
音乐探索 2016年1期
关键词:竹笛笛子乐器

易加义++杨晓��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成都 610021)

川音十孔笛是由四川音乐学院竹笛专业开创者沈文毅教授于上世纪50年代研制而成的。经过半个多世纪川音四代笛人持续不断的教学传承、舞台实践、作品创作和业界推广,川音十孔笛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演奏技术、曲目曲库、展演团队与创作力量。透过对笛子演奏家、十孔笛传承人易加义老师的多次深度访谈,可从传承、创作、技术、风格等不同侧面一窥川音十孔笛的技术与艺术特色。同时,易加义先生的个人艺术道路对理解中国一代笛人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音乐与文化之间的探索也有所启迪。

十孔笛;易加义;沈文毅;竹笛教学

杨 晓:易老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四川音乐学院竹笛专业近几年在国际国内乐坛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这除了归功于师生们在技术与艺术上日臻完善之外,也和川音竹笛专业自身的办学特色不无关系。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川音的竹笛教学就和全国民乐改革的大趋势相呼应,把对十孔笛的创制、研发、曲目拓展与竹笛教学密切的结合起来,经过几代笛人的努力形成了川音竹笛专业最重要的特色。受《音乐探索》编辑部之约,特别期待能和您聊聊川音十孔笛的故事。同时,也很期待通过对您的个人成长历程以及音乐观念的了解,来解读这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笛人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音乐与文化之间的一些思考。

易加义:好的,回顾川音几十年的发展史,竹笛专业应该是川音最早也最有历史的一个专业。上个世纪50年代,民乐系初建时只有3个专业和3位老师:二胡老师段启诚、琵琶老师陈济略和竹笛老师沈文毅,这三位老师可谓川音最早的创始人,民乐系的开山鼻祖。没有他们过去的奋斗努力,便没有今天川音民乐系。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洗礼,民乐系从最早3个专业发展到今天13个专业,真是不容易的事儿。从沈文毅老师开始,经过几代笛人的奋斗,川音的竹笛专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尤其在十孔笛的制作、研发、曲目拓展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在省内各专业文艺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九大音乐院校及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十孔笛的确是时代的产物,将这种改良竹笛的发展与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民乐改革的大背景、中国传统音乐的当代化相联系来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杨 晓: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那个时候能读大学特别不容易,是什么机缘让您选择了以音乐为终生志业,以竹笛为自己的专业方向呢?听说您在进入川音读书之前,曾经很长时间在文工团工作,那段经历对您之后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易加义:人生离不开时代背景与历史轨迹,在中国大环境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朋友圈,加上自己的性格、心性、爱好、意志、品质等诸多因缘聚在一起,即可造就你的未来。音乐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竹笛是我喜欢的乐器之一。从小学开始我就在学校的音乐和体育活动中表现得比较活跃,记得每天放学上学都会经过一条小巷,总有笛子和二胡的声音飘出,悠长偏僻的小巷使得那声音非常好听、非常亲切、非常让人着迷。那时学校功课不紧,我自己就开始学吹笛。初中面临文革,我私下仍然没放弃对音乐和体育的热爱,初中毕业后便响应党中央号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年之后凭着吹笛的特长考上了乐山市文工团。

现在想来我很感谢在文工团6年时间给我的全方位培养。那个时候的文工团真是边学边演,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能上手。文工团有个十几人的民乐队,也有曲艺、戏剧等方面的老师,这些老师给我们奠定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基础。在文工团中,我主修竹笛、长笛、声乐等专业,也必须了解其他乐器,不过我跟笛子好像有种天然亲近的感觉。那个时候的文工团分工不像现在那么明确,而且我自己也是个很喜欢尝试的人,所以在文工团不仅担任竹笛演奏,边干边学,有时候也要担任乐队的编配、指挥等等工作,那6年给了我很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易加义 杨 晓我与十孔笛的故事:易加义教授访谈录

那段时间里,我还结交了一些热爱绘画、摄影、文学、诗歌的好朋友、好兄弟。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我们都会相聚在乐山大佛乌尤寺,品茗观景,畅谈音乐,共聊人生。当时由于政治形势大环境,文学艺术音乐门类的书籍匮缺,阅读学习多靠朋友之间相互传抄。我曾整本抄过(俄国)普希金的长篇诗歌《欧根·奥涅金》、老子的《道德经》、前苏联斯波索宾《曲式学》上下册、《车尔尼599》、长笛乐谱等。几十年过去了,这几本手抄之物还藏在我书柜底处留作回忆。

1977年国家终于恢复了高考,那时要考上音乐学院确实不易,我记得当时考试的时候窗户上、树上都挤满了考生。这是人生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人生中大的转折。当时竹笛专业只招两名学生,缘分让我选择了以音乐为终生志业,以竹笛为自己的专业方向。值得回忆和感恩的是,考前在乐山遇到了两位恩师,一是原乐山音协主席王治中,另一位是乐山四中音乐教授罗庆华,两位老师对我一生的影响与帮助很大,使我受益匪浅。

杨 晓:在音乐学院上学期间,您跟随张宝庆、王其书老师接受了系统的传统音乐专业训练,那个时候,民乐系的老师们已经开始进行民族管乐器的改革,请讲讲沈文毅老师和川音十孔笛的创制过程。

易加义:我很幸运在川音就读本科四年,主科师从张宝庆教授,毕业后又跟随王其书教授学习一年,接受了系统的竹笛专业训练。我与两位恩师亦师亦友,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知识。张宝庆老师出身于昆明音乐世家,他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无一不精通;王其书老师除了教授笛子主课外,擅长搞科研,他先后研制了十五孔加键笛、双腔葫芦埙等多种民族乐器,荣获省、部级多种奖项。

我在川音读书期间就接触了十孔笛。十孔笛是沈文毅老师上世纪50年代研发的,研发的具体过程我的两位老师比我更清楚,他们是十孔笛的第一代学生和传承人。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过程一定很艰辛,也有不少故事。沈文毅老师的竹笛形制改革是在全国民族乐器改革的大背景下展开,并受到丁燮林创制的“十一孔新笛”的影响。实际上,近1个世纪以来,对于传统竹笛的改良从未停止过,从大同乐会的罗松泉、郑觐文,中央研究院的丁燮林到笛子演奏家赵松庭,再到当代的蔡敬民、王其书、杨立忠、刘管乐、韩义,很多前辈都曾致力于传统竹笛改良,主要集中在加键和加孔两种方式上,沈老师发明的十孔笛走的是加孔这条路。endprint

从1952年开始,沈先生以六孔笛为基础,先后创制了七孔笛、九孔笛,1959年在九孔笛基础上将左手拇指增加一孔,川音十孔笛才算是基本定型了。我进校时,沈老师曾有1间乐器维修室,里面有不少机床和工具专门为民乐系提供各种乐器的维修护理,我第1次看见十孔笛是在那里。我的第1支十孔笛是沈老师亲手为我制作的,《阿诗玛叙事诗》就是用这只乐器首奏的。1978年,川音成立了乐器改革小组,此后沈老师便专门从事乐器改革工作。这个乐器改革小组可谓硕果累累,他们研制的加键中音喉管和低音喉管、低音笙、倍低音喉管以及双千斤二胡等获得很多大奖。

之前学习传统竹笛的同时,我也系统学过长笛,所以上手十孔笛并不是很困难的事。但说实话,我最早接触十孔笛也觉得有些别扭。其原因是,比传统笛难演奏,10个手指也不灵活,加上当时我认为传统乐器没有改革的必要,几千年已成此物,就让它保留原样吧。80年代初期,在川音许多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中,笛子声部用传统竹笛很难对付,十孔笛渐渐显示出它独有的魅力,无论是困难的半音进行及调性调式的转换都非常灵活方便。于是我对十孔笛有了新的领悟和认识,决心研究并熟练掌握它。

杨 晓: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十孔笛在形制、音域、音色以及演奏上的基本特征,还有它与传统六孔笛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和传统六孔笛相比,它在演奏上究竟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它和传统竹笛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一种进化关系还是补充关系呢?

易加义:我们所说的“十孔笛”实际上是指三支为一套的套笛,而不是一支笛子,它们分别是小G调十孔梆笛、D调十孔曲笛和大G调十孔新笛,三种十孔竹笛的音域均在两个八度以上。沈老师在制作十孔笛的时候非常注重与传统六孔笛的衔接,为了守住传统竹笛最宝贵的音质音色,十孔笛保留了六孔笛的大部分形制特征,最大的区别在于律制和指孔数量。

从沈文毅老师算起,到现在为止川音十孔笛在形制稳定的情况下,经历了4代笛人的不断摸索,基本上掌握了这种竹笛4个的特性。第一,方便各种远近关系转调并与十二平均律的乐队合作。十孔竹笛是在六孔竹笛形制的基础上,根据十二平均律原理研制而成,其与传统竹笛根本共性在于保住了传统的音色,根本区别在于增加了四个音孔,并通过指孔之间距离的调节,在全部音域范围内产生了十二平均律的全部半音关系,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竹笛转调的局限性,方便演奏中各种调式的远近转换。同时,也是因为它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所以很显然在与西方管弦乐队及各种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乐队及乐器组合合作时,这种竹笛更为方便;第二,使变化音的演奏更加灵活。在传统六孔笛中,变化音的演奏是通过半孔或叉指来实现的,全靠经验和人耳去判断音高并调节技术动作。一旦出现高速与频繁的变化音,演奏质量就很难保证。运用半音关系的固定音孔,十孔笛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面对变化音频繁的现代作品有明显的演奏优势;第三,保持并丰富了传统竹笛的主要技术。十孔笛保留了六孔笛运指的全部重要技术,如颤叠震打、吐花垛滑等,更重要的是它丰富了原来六孔笛难以做到的一些技法,例如,在远关系调上表现叠音、颤音、滑音、垛音等。因为这种靠近传统又突破传统的创新为演奏家和作曲家在创作笛乐时带来了更加充沛的自由空间,很多新的技术和音响正在被不断拓展出来;第四,方便具有六孔笛演奏经验的笛子爱好者学习。与六孔笛相比,十孔笛增开了左右手的拇指和小指指孔,但音的排列完全采用“顺指法”符合人的手指生理运动习惯,一般具有六孔笛演奏经验的人只需要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就可以演奏得流畅动听。

尽管十孔笛有那么多优越性,在实际演奏中也能感受到很多十孔笛带来的方便以及对音乐语言的拓展;但是,正如我的老师们一直教育我那样,我也一直叮嘱学生,十孔笛和六孔笛是竹笛家族中的两个不同分支,彼此之间绝对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早在上世纪80年代,沈文毅在《改进乐器将教学质量再提高一步》的文章中就提到,改进乐器“是为了提高民族管乐的功能,丰富它的表现力,绝不是要把外国的乐器搬过来洋化我们的民族乐队”。可能一般的耳朵听不出来,但是在我们从事了一辈子笛子演奏的人听来,两种竹笛在声音细节上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毕竟律制基础不一样,开孔方式不一样,用指方式有区别,所以如果用六孔笛的听觉标准来听,就会觉得在演奏某些传统作品时,十孔笛的腔韵不够地道,味道不够纯粹,一些技巧也不如六孔笛运作起来方便。反过来说,十孔笛在腔韵、技术上还有很多可以开发的空间留给有心人继续挖掘。但在根本上,十孔笛和六孔笛是两种乐感的竹笛,是竹笛家族的两个成员,大家如果能用“各美其美”的心态来对待他们是最好不过。

杨 晓:说到十孔笛就一定会想到您和易柯、张宝庆老师创作的《阿诗玛叙事诗》,这首作品的巨大成功不仅为您带来了荣誉,更重要的是为十孔笛带来了巨大的生命空间。这些年来,我们看到十孔笛在不断地积累作品,也有更多的作曲家专门为十孔笛进行创作。请您谈谈十孔笛的发展与新作品之间的关系。

易加义:这么些年来,在对十孔笛这个乐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我最重要的体会就是,一种乐器形制的改革是否成功,最终还是要靠好的作品来说话,要靠不断演奏实践新作品来证明。我的老师们在十孔笛创制之初,就为十孔笛的教学编写了不少练习曲与作品,如张宝庆老师的《欢乐的节日》和王其书老师《推车忙》是五六十年代十孔笛的代表作品。

本科毕业前夕,我已经开始慢慢体会到十孔笛的巨大演奏与创作空间,整个本科期间我都对和声、配器等作曲系的课程很着迷,渐渐开始萌发了为十孔笛创作的念头。1981年,我与作曲系同窗好友易柯一起去昆明参加聂耳音乐周颇有感触,回来后就邀请他为十孔笛也为我本人量身打造一首大型笛子协奏曲,并请张宝庆老师提供了云南民歌素材。我们三人共同商量,易柯亲自执笔,我尽可能提供各种十孔竹笛可能性的演奏技术。最终,钢琴、笛子与民族管弦乐《阿诗玛叙事诗》于1981年完稿。这部作品采用多调性、多调式的自由变奏,在80年代,无论是在作曲技术上还是演奏技术上都有很强的实验性。这首作品第一次全面发挥出十孔笛的技术优势:远关系转调灵活,快速半音与连续变化音方便,与钢琴及乐队在多个音域内配合完整等。《阿诗玛叙事诗》的主题是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故事,以动听的云南民歌作为素材,加上作曲家的酝酿和构思,结合难度较大的演奏技巧,这部作品至今仍有很强的音乐性和可听性。endprint

1983年,《阿诗玛叙事诗》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在九大音乐院校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品获奖对十孔笛的推广有很大推动。30多年来一直是川音音乐会的保留曲目,成为了十孔笛的经典作品。在中国音协举办的金钟奖比赛和文化部举办的民族器乐比赛中,《阿诗玛叙事曲》被列为青年笛子专业组的自选曲目,在各种音乐会中演奏无数次,也赢得了各种奖项。30多年过去了,这首作品成就了我,也让我更坚信十孔笛的独特魅力,决心为此奉献终身。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意识到十孔竹笛新作品的创编是这种乐器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基础,我开始将作品创编与移植融入到教学中,并长期邀请作曲系的老师们为十孔笛创作新作品。如朱舟、俞抒、高为杰、何训田、敖昌群、易柯、宋名筑、邹向平、杨新民、郭元、黄旭等诸位作曲家先后为十孔笛创作了独奏、协奏、室内乐、合奏等各种类型的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获得了各种类型的大奖。民族器乐曲合奏曲《蜀宫夜宴》,由作曲家朱舟、俞抒、高为杰创作于1981年;何训田1982年创作民族管弦乐曲《达勃河随想曲》;敖昌群1982年创作民族管弦乐曲《康巴盛会》;易柯、易加义、张宝庆1982年创作笛子与乐队《阿诗玛叙事诗》;以及近年来宋名筑创作民族室内乐《步虚韵》 《乡韵蜀音》;邹向平创作民族室内乐《源Ⅰ——水的前奏》;杨新民创作民族室内乐《秋露》;郭元创作笛子与管弦乐队《巴音笛唱》、民族室内乐《蝴蝶扇动翅膀》;黄旭与石磊合创的十孔笛套曲《新疆印象》等。

杨 晓:我们知道,半个世纪以来,有众多的竹笛创新形制问世,但像川音沈文毅老师的十孔笛一样能够得到很好的推广和演奏实践的并不多。我想这和川音将乐器的改革、教学和演奏实践长期以来密切结合的传统有很重要的关系。事实上,我们在您以及您的老师和学生身上看到了十孔笛传承的力量。透过您和学生们在十孔笛上的实践,我们看到了竹笛专业教学在当代的活力,请您结合十孔笛传承来谈谈您的竹笛教学理念。

易加义:从上个世纪50年代算起,十孔笛在四川音乐学院已经有成熟的4代传人,沈文毅老师自己是第1代,我的老师张宝庆、王其书是第2代,我是第3代,我的学生廖骏、石磊是第4代,通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和推广,我们准备将十孔笛教学演奏申报四川省特色学科专业,成为川音民乐系和川音竹笛专业的长期、重要办学特色。

在我读书期间,两位老师已将改革的十孔笛运用于教学实践。他们编写了大量练习曲、乐曲来传授给学生,为我日后研究十孔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十孔笛本来就是从六孔笛演变而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对学生的训练就很明确地以六孔笛为基础,学生进校后首先要深入打好六孔笛的各种技术基础,然后才进入六孔笛与十孔笛的双轨训练。从这么些年每一代老师所编的竹笛教材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个特点,这种以六孔笛为基础、以十孔笛为特色的双轨教学体现在川音竹笛教学的各个细节中。

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期待会更进一步,希望他们在竹笛技艺上更上一层楼。其实无论是六孔笛还是十孔笛,我个人觉得,在理想状态中,一个竹笛专业演奏者的培养都不应该忽略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多重乐感的培养;其二是多种音乐技能乃至人文能力的培养。所谓“多重乐感”,简单来讲就是一个演奏家需要有能力面对不同乐感的音乐,并有能力表达不同乐感的音乐,所谓“地道”或“味道”指的就是演奏家是否能更准确传神地表达出不同类型的音乐的神韵。其实近1个世纪来,中国的民乐演奏家一直生活在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古典—流行等等多种乐感的音乐环境中。我个人虽然是搞民乐出身,但我天生兴趣广泛,也很喜欢西方古典音乐,从小在乐队和音乐学院这种多元音乐环境中长大,我很感激这个环境培养了我广泛的兴趣,有机会学习和感受不同的音乐类型,这个多元的音乐空间并没有使我迷乱,反而使我最终更清楚地理解了中国竹笛音乐的本质。换句话说,当你能够充分驾驭十孔笛这种在律制、指孔、指法、奏法都不同的乐器时,也许就是你真正理解六孔笛的韵味与奥妙所在的时候。

近几年,我的几位研究生陆续以十孔笛为主题进行研究生论文写作,章兴宝的《四川音乐学院十孔笛发展研究》、石磊的《十孔笛与西洋管弦乐队的合作研究》、刘清的《论四川音乐学院十孔笛的起源与历史传承》、陈冉的《十孔竹笛运指研究》,每一篇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十孔笛的技术与艺术进行了较有深度的论述。尽管他们的理论功夫还不够深入,但这种在理论上的尝试已经令人非常欣慰。我常常给学生说,民乐演奏是需要付出一辈子功夫的,技术问题可能很早就解决了,但是最后还是人的问题,是技术之外的问题决定了你的演奏深度。实际上,乐器只是一个载体,到最后音乐所承载的还是音乐背后的文化和人,在我的体会中,中西方音乐概莫能外。所以我觉得民乐演奏不是拼技术,最后往往是综合能力和对音乐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的体验和表达能力决定了演奏高度。所以,我在教学中一再强调学生在演奏之外拓展自己其他音乐能力和文化水平,正所谓功夫在诗外。我自己多年来对作曲技术的学习,对长笛、巴乌、葫芦丝、萨克斯、钢琴等等其他乐器的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气功的学习,最后都融为竹笛演奏和创作的一部分。一个笛人要有足够宽阔的视野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手中的竹笛。

杨 晓:从现在来看,十孔笛已经积累起了相当的演奏曲库和练习曲库,同时在舞台实践上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除了四川以外,十孔笛现在在国内的普及程度与影响力达到了何种程度呢?

易加义:1961年,王其书老师随沈文毅先生参加在天津举行的教学交流会时就演奏了十孔笛,这应该算是川音第一次向全国笛界和民乐界介绍十孔笛。80年代之后,张宝庆和王其书老师更是利用各种表演、科研、教学场合让同行们更多地认识十孔笛,并在日本、澳洲等国际讲学与演出中展示这种新的笛形。跟随老师们的步伐,我觉得十孔笛的推广主要还是要靠好的音乐会和好的作品。在我们双轨制的教学体系下,目前川音竹笛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音乐会的演奏中,近一半的曲目是由十孔笛演奏。2007年,受台湾琴园国乐团团长、著名导聆林谷珍邀请,我与安徽笛子演奏家余占友在台北“国家音乐厅”举办笛子专场《中国竹笛名家名曲系列 18》“川江笛韵黄山情”。2012年6月,我在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了十孔竹笛新作品音乐会。两场音乐会反响强烈,赢得了广大听众及同行的认可。

前不久,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专著《十孔竹笛基本原理与教程》。这本书是我在川音几十年的教学与研究成果,也是给培养我的母校、领导、师生们交一份答卷。书中前半部分主要是“十孔笛的概说”与“十孔笛的基本演奏法”,我将它们的类型、形制、音域、指法表等进行了归纳、梳理和总结。后半部分有练习曲,中国乐曲与外国乐曲,这也是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进一步向国内外宣传和推广四川音乐学院的十孔笛,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学会并熟练掌握它。

通过这几十年的努力,川音十孔笛如今已在全国九大音乐院校及社会上均有一定的影响力,因为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团队和教学特色。这个团队的建设很简单,就是要搞好传承,每一代教十孔笛的老师在教学之余,为十孔笛做一点事,日积月累,成果就会更多,影响力就会更大。我在川音已有近30多年的教龄,对竹笛专业学科发展的理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没有我有,你有的我也有,我要尽可能做得比你好”。我的理想是把川音的特色十孔笛发扬光大,让全国更多爱好笛子的学者来川音求学。我希望,全国学笛的人一谈到十孔笛就想到四川,因为在川音大地上有几十年来集科研、创作、演奏为一体的精英团队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我对未来的学科发展充满信心。

(该访谈根据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期间对易加义教授的多次采访综合而成,杨晓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 钱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竹笛笛子乐器
山里有间笛子铺(中)
山里有间笛子铺(上)
My Mother
记忆深处的笛声
我的坚守
乐器
地方高校竹笛教学方法研究
乐器也疯狂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