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远取针刺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

2016-01-26 03:24孙远征李楠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500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5004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肩周炎

孙远征李 楠李 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500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50040

循经远取针刺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

孙远征1李楠2李超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目的:观察循经远取针刺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肩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组配合循经远取针刺方法,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测两组患者疗效及肩关节活动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愈例数及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ROM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循经远取针刺合肩关节松动术疗效优于单纯肩关节松动术,值得推广.

【关键词】肩周炎;循经远取针刺;肩关节松动术

肩周炎是由于肩周软组织劳损、外伤、受寒、内分泌失调等不同原因引起局部韧带、肌键、关节囊的慢性无菌性炎性病变,其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日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粘连[1];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针对疼痛和活动障碍的问题,笔者采用循经远取的针刺方法加肩关节松动术对症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和住院部的肩周炎伴有功能障碍的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在45 ~60岁,平均(52±4. 24)岁,病程1~18个月,平均(9. 12±5. 98)月;对照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在46~62岁,平均(50±8. 89)岁,病程1~18个月,平均(10. 04±6. 01)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 2诊断标准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①肩部活动受限,以上臂上举、外展、后伸、内旋为明显;肩前、肩峰处有疼痛,夜间更甚,可因天气等原因诱发;②多为慢性发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右肩多见;③病久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④X线检查多为阴性,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自愿参加临床观察,并配合治疗和随访;②年龄大于45岁,小于70岁;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本课题组各种治疗方法.

排除标准:①患有引起肩关节病变的内科疾病;②肩关节手术及外伤史;③脑血管合并肩手综合症患者;④严重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肿瘤患者;⑤近期已经接受其他疗法者;不能配合治疗、随访者.

1. 3方法①对照组:肩关节松动术:依据麦特蓝德手法分级[3]:疼痛伴有活动受限采用Ⅰ、Ⅱ级手法;关节疼痛伴僵硬、组织粘连采用Ⅲ、Ⅳ级手法.外展障碍:由肱骨头从上经下滑动;前屈障碍:由肱骨头从前向后滑动;旋转障碍:由肱骨头旋转使其分离.每个方向运动3~4次,每次10s,每日一次.10d为1个疗程,间隔2d,进行下1个疗程,共2个疗程.

②治疗组:采用30号针常规消毒后,循经远取针刺,即根据经脉循行与病变部位的关系,以经络辨证为纲领,选取相应远端腧穴进行针刺,其中手太阴型取鱼际,手阳明型取合谷,手少阳型取中渚,手太阳型取后溪,混合型兼取以上穴位.采取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日一次.肩关节松动术在针刺结束后立刻进行.10d为1个疗程,间隔2d,进行下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

1. 4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观察指标[4]:治疗第二个疗程后,采用量角器测量肩关节活动度(ROM),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及外旋进行测量评价.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肩关节前屈>150°、后伸>45°、外展>120°、内外旋>60°;好转:肩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功能明显改善,肩关节前屈>150°、外展>120°、后伸>45°、内外旋>40~60°;有效: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但活动仍然受限;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1. 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 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治疗前后进行ROM评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所有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均比治疗前有显著好转,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3. 33%,对照组的显愈率为70. 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 2两组患者ROM比较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ROM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具体见表2.

3 讨论

肩周炎在中医属痹症范畴,又称“肩漏风”、“五十肩”,好发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因气血不足、血脉失养、筋脉凝滞;或因外伤所致或外感风寒之邪,致气血瘀滞.《素问·举痛论》云:“寒则气收”.针刺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中针刺镇痛以简、便、效、优、副作用小而获得广大患者的高度认可.肩周炎与手三阳经、手太阴经有着密切的关系,《灵枢·筋经》篇谓:“手阳明之筋……其病……肩不举.”《灵枢·经脉篇》说:“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气虚则肩背痛寒”.循经远取即根据经脉循行与疼痛部位的关系采用远端取穴的方法,合谷为大肠经原穴,鱼际为肺经荥穴;中渚、后溪分别为三焦经、小肠经输穴.特定穴具有特殊的治疗效果,《难经·六十八难》曰:“输主体重节痛”;以上穴位共用,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之功.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的比较(度,x±s)

关节松动术是西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5],适用于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疾病,效果显著.其以关节运动学为基础,采用关节面的滑动、滚动、旋转及分离运动等关节囊内运动为基本方法,能够缓解疼痛,促进关节液流动,松解组织粘连,增加本体反馈.关节松动术还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增加关节软骨的营养.当关节肿胀或疼痛不能进行全范围活动时,关节松动术可缓解疼痛,防止因活动减少致关节退化,关节松动术亦可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循经远取针刺合肩关节松动术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其治疗作用明显,能明显改善肩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给,同时更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痛苦小、易接受等优点.其疗效不论是在减轻疼痛还是改善活动范围方面均明显优于单一疗法,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波,马惠芳,郭长青.针灸治疗肩周炎的近况[J].针灸研究,2004,9,(3): 23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86~187.

[3]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8): 128.

[4]杜建,陈立典.中西医结合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9.

[5]陈东风,谢国权.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疗效分析[J].按摩与导引,2007,9(23): 11.

收稿日期:( 2014. 12. 18)

作者简介:孙远征(1957-),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针灸治疗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E-mail: sunyuanzheng@163. com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6-0038-02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R274. 31

猜你喜欢
肩周炎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中西医联合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分析
间日刺治疗慢性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超级秀场 肩周炎复发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你的肩膀担着你的健康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平行透刺联合电磁波治疗肩周炎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