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比较

2016-01-26 03:22胡英彦吴乘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外一科广东佛山52832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6期

林 铎 胡英彦 吴乘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外一科,广东 佛山 528329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比较

林铎胡英彦吴乘风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外一科,广东佛山528329

【摘要】目的:比较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Pilon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0. 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 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 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 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疗效更为确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有限内固定;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胫骨Pilon骨折

Pilon骨折是指胫距关节面受累的胫骨远端骨折,可伴有外踝、内踝或后踝骨折.有资料统计显示,Pilon骨折在胫骨骨折中约占4%~7%,其中开放性骨折约占10%~30%,并发腓骨骨折者高达75%~85%[1].该病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以关节受破坏、高度不稳定、粉碎性骨折为主要的临床特征,具有并发症高、致残率高,预后不良等特点.目前,Pilon骨折在治疗中如何取得满意的复位效果,保证踝关节面的解剖关系,以及采取何种方法稳固固定,便于尽早开展功能训练,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为此,笔者对32例Pilon骨折患者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临床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标准:①新鲜骨折;②年龄在18岁以上.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恶病质及严重肝肾疾病者;②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③有踝关节骨折病史者;④陈旧性骨折.根据病情状态结合个人意愿将6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33. 3± 6. 3)岁;骨折类型:Ⅰ型10例,Ⅱ型12例,Ⅲ型10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摔伤2例,高空坠落5例,重物击伤5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9~53岁,平均年龄(33. 6±6. 2)岁;骨折类型:Ⅰ型9例,Ⅱ型12例,Ⅲ型11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摔伤3例,高空坠落6例,重物击伤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及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首先以钢板或克氏针固定腓骨,使肢体长度得到恢复,之后做前外侧切口将关节囊切开,复位关节面,以螺钉或克氏针固定骨块;固定踝关节切口及腓骨的切口,并在X线下观察复位情况,若复位良好则通过螺钉将大的关节骨块固定,针对干骺端骨质缺失者可采取植骨处理;最后以钢板固定胫骨前侧或内侧;完成手术后,应用踝关节支具给予制动.研究组患者行小腿前正中切口及外侧腓骨处切口显露出腓侧,腓骨成功复位后以张力带钢丝及1/3管型钢板固定.暴露胫骨远端骨折处,将移位骨折块给予复位,并通过克氏针固定,恢复胫骨关节面的力学结构及平整度;选择外固定支架将干骺端与骨干重新连接; X线下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及踝关节面复位情况,观察满意后以松质骨螺钉给予固定.针对螺钉无法固定的小骨块可以采取克氏针固定.一般情况下,术后6~8周将外固定支架拆除.

1.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 4疗效判定随访24个月,根据Muzur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系统及踝关节症状对比两组恢复效果[2].优:踝关节无痛感,成角畸形<3°,跖屈>40°,背屈>5°;良:踝关节间歇性疼痛,成角畸形内翻<3°,外翻在3°~5°之间,跖屈在30°~40°之间,背屈在4°~5°之间;中:踝关节疼痛,成角畸形内翻3°~5°之间,外翻在5°~8°之间,跖屈在25°~30°之间,背屈在-5°~0°之间;差:踝关节剧烈疼痛,成角畸形内翻>5°,外翻>5°~8°,跖屈<25°,背屈在<-5°.优良率=优率+良率.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对比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0. 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 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对比(例)

2. 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 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 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Pilon骨折类型十分复杂,不合理的治疗往往对疗效及预后影响较大.所以,选择一种固定简便、复位良好、损伤小,促使骨折快速愈合及便于尽早开展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

有限内固定可以在直视下将胫骨远端关节面有效复位,清除骨折端积血,降低软组织压力,继而防止软组织张力过高所造成的并发症出现.近年来研究发现,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不仅具有钢板支撑的作用,同时还符合手术治疗的生物学原理.笔者对其优势进行分析,总结如下:①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度高,骨折整复时无需扩张创口,有限的内固定大大提高了骨折及创面的愈合效果;②主要骨折块以小切口固定,在克氏针及螺钉的作用下使关节面得到良好的固定及解剖复位,且便于骨折端的对线对位与固定;③在外固定支架牵开作用的辅助下,软组织及肌腱韧带可以更好地复位骨折端,充分发挥韧带的整复效能;④稳固性佳,术后有利于尽早开展功能训练,促使踝穴及关节软骨的快速恢复,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⑤由于外固定支架对于距下关节及胫距关节进行固定,大大降低了关节的僵硬程度.本研究结果与牟勇等[3]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疗效更为确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翔宇,郭亮兵.外固定结合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J].中医正骨,2013,25(9): 263.

[2]刘欣,王磊.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Pilon骨折手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3): 150-152.

[3]牟勇,黄东,胡春兰.两种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11,32(24): 54.

收稿日期:( 2014. 12. 26)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6-0114-02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R683.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