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产刺五加根的显微鉴别

2016-01-26 03:24武喜红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系甘肃平凉74400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刺五加

武喜红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系,甘肃 平凉 744000

平凉产刺五加根的显微鉴别

武喜红
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系,甘肃平凉744000

【摘要】目的:观察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根的生药特征,明确其鉴别特征,为刺五加药材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生药性状鉴定方法、显微鉴定方法.结果:明确了刺五加根的性状特征、粉末特征.结论:本研究为平凉道地药材刺五加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道地药材;刺五加;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属于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资源范围,其根、根茎或茎入药,其嫩叶可作为蔬菜和保健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填精补髓、抗衰老的良药.刺五加商品名为五加参,原主产于黑龙江省山区,习称“老虎潦”,在日本则称为虾夷五加,而在前苏联又称为西伯利亚人参.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有“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名医别录》认为五加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等功效.《实用补养中药一书》中记载,刺五加属于补气药,具有补虚扶弱的功效,可预防或治疗体质虚弱之症候,滋补强壮,延年益寿[1-2].

据《中国植物志》和大量文献报道,刺五加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区)、朝鲜、日本、苏联(阿穆尔州,沿海边疆区及库页岛)等地.辽宁省丹东、庄河、凤城、宽甸、桓仁、本溪、新宾、海城、营口、盖县、辽阳、清原、西丰、开原、铁岭、彰武绥中等地,吉林省吉林、永吉、桦旬、磐石、蛟河、敦化、通化、集安、抚松、长白、浑江、靖宇及廷边地区,黑龙江小兴安岭、老爷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等山区,大量生长[3].经过几年的走访调查,发现甘肃省平凉市刺五加野生资源比较丰富,崇信、华亭、泾川、灵台、庄浪等地的沟壑、坡地、灌木林中都有分布,每年3月份开始,当地老百姓纷纷采摘刺五加嫩叶食用,被视为上等的养生食品.由于当地对刺五加药用功效没有进行开发研究和利用,野生资源保护情况较好.

本文拟通过对刺五加根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进行研究,搞清楚平凉刺五加的种属亲缘关系,为刺五加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 1材料中药材刺五加于2012年7月采自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黄花乡,经中药教研室武喜红鉴定,符合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刺五加组刺五加

图1 刺五加的性状

(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 )植物学和生药学特征.

1. 2仪器WK-1600A型高速中药粉碎机(上海新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SMART-DM500生物显微镜(重庆奥特光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2 方法[4 -5 ]

2. 1性状鉴别取刺五加干燥的根,成像并按照生药学性状鉴定方法对其特征进行研究.

2. 2组织显微鉴别取刺五加的根,放入含0. 5%苯酚的水软化,然后放在干燥器的隔板上,盖紧,24h后,取出,切片,制作组织片,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标准进行显微观察,成像并绘图.

2. 3粉末显微鉴别取干燥刺五加根,粉碎,过60目筛,制作水及水合氯醛透化装片,在SMART-DM500生物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成像并绘图.

3 结果

3. 1性状鉴别根圆柱形,多扭曲;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皱纹明显,皮较薄,剥落处呈灰黄色;质坚硬,不易折断,纤维性强,断面皮部薄,类白色,木部宽广,黄白色;香气特异,味稍苦、微辛.见图1.

3. 2横切面组织显微鉴别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菲薄,散有分泌道;薄壁细胞大多含草酸钙簇晶;韧皮部外侧散有较多纤维束,向内渐稀少;分泌道类圆形或椭圆形;薄壁细胞含簇晶;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大部分,射线宽1~3列细胞;导管壁较薄,多数个相聚;木纤维发达.见图2、3.3. 3粉末显微鉴别韧皮纤维多成束,也有单个散在,长条形,平直或稍弯曲,末端稍尖或钝圆,壁厚薄不一,有的胞腔具隔膜,孔沟较深,纹孔可见;木纤维壁稍厚,纹孔和孔沟较明显,有的胞腔具隔膜,纹孔有的为具缘纹孔,也有的为人字形裂缝;木射线细胞切向纵断面观类圆形,径向纵断面观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壁稍厚;木栓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横断面观长方形;具缘纹孔导管,具缘纹孔类圆形,纹孔较大,排列较密;草酸钙簇晶较多,棱角大而钝,有的破碎成小块;韧皮射线细胞无色或淡黄色,切向纵断面观类圆形,径向断面观类方形或类长方形;淀粉粒较少,单粒,类圆形或椭圆形,脐点点状,层纹不明显.见图4、5.

图2 刺五加根横切面显微图(木栓层已除)

图3 刺五加根横切面显微简图(10x10)

图5 刺五加根粉末特征图(10x40)

图4 刺五加根粉末显微图(10x40)

4 讨论

实验显示,平凉市刺五加生物学特征和生药学特点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标准.根横切面中皮部狭窄、木部宽广、形成层环状,可见分泌腔及草酸钙簇晶,粉末显微特征中草酸钙簇晶、具缘纹孔导管、木栓细胞明显.到目前为止,几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没有发现或者文献报道平凉地区产野生刺五加,本文对平凉刺五加根性状和显微特征的生药学研究为平凉刺五加的鉴别提供了参考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470-472.

[2]叶水泉.一把五加胜金玉[J].大众健康,2013,34(2): 65.

[3]中国科学院《中药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5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99.

[4]刘娟,刘建华,吕宁.刺五加的鉴别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28(4): 23-24.

[5]刘建华,吕宁,李敬芬.刺五加茎叶果实的生药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 1193-1194.

收稿日期:( 2014. 12. 17)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6-0011-02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R282. 5

猜你喜欢
刺五加
刺五加多糖的提取工艺及活性研究进展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响应面法优化刺五加果酒的酿造工艺
超声破壁刺五加叶茶营养成分分析
对刺五加药理作用及刺五加注射液引发不良反应原因的探讨
刺五加仿野生栽培技术
刺五加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HPLC法分析刺五加茎中原儿茶酸及苯丙素类成分动态累积规律研究
刺五加无性繁殖优于有性繁殖
刺五加无性繁殖优于有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