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液分析仪中的结果比较

2016-01-26 03:23张德志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普兰店11620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末梢重复性分析仪

张德志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普兰店 116200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液分析仪中的结果比较

张德志
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普兰店116200

【摘要】目的:对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血常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检测血常规患者360例,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各两份,用迈瑞BC—518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检测结果.结果: 360例血常规标本用两种方法采血重复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静脉采血重复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末梢采血重复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有一定差异,采用末梢血做血常规重复性较差,不易控制检测质量,部分检验指标不及静脉血稳定.所以,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时应首选静脉血.

【关键词】血常规; BC-518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静脉血;末梢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检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得以快速提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1 资料和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血常规检查360例,其中成年男性170例,成年女性120例;儿童70例,年龄在1~10岁.

1. 2检验方法采用真空采血法采血2ml,静脉血取自肘静脉,专用EDTA-K2血常规抗凝管,及时颠倒混匀;末梢血采自左手无名指内侧约20μl,置入专用稀释液,混匀备用.专人操作,严格按照血球计数仪程序进行,测定前用同一质控物校正仪器.

1.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 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用迈瑞BC—518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末梢血和静脉血两组血标本进行测定,结果两组WBC、RBC、HGB、HCT、PLT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x±s)

3 讨论

血常规检测是对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等进行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及各系形态分析.

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可以发现,不同血常规标本的采集对于检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末梢血测定RBC、HGB、PLT值低于静脉血,而WBC值高于静脉血.一种可能是由于采指血时,挤压采血部位,使标本中混入的组织液促使血小板聚集,仪器自动计数时误认为白细胞,使白细胞出现假性增高,而血小板则出现假性减低;还有可能是手指血采集时刺破手指造成局部生理反应,引起局部血液中WBC升高.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末梢血血小板结果低于参考值,则必须按操作规程重新采血检测,以排除人为因素.从血常规检测结果来看,静脉血的重复性明显优于末梢血.

静脉采血时,静脉内各种成分不易受环境影响.抽出的血液无组织液成份,应能反映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静脉采集的血液较末梢采集量大,适用于各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便于保存,可重复测定,重复性好[1].且现在都采用真空静脉采血,卫生洁净,仪器检测时不易堵塞计数孔.

末梢血在我院用于血常规检查常用于婴幼儿.因婴幼儿肘静脉多数不清晰血管较细采血困难,且家长难于接受,孩子也较痛苦.

末梢血的血样实际上含动静脉血和组织液,反映的并非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2].患者采血部位没有提前揉搓好,采血针采血深度不够,患者受外界环境、情绪、应激反应的影响,采血部位瘢痕造成的末梢循环障碍,采血不畅时的采血时间延长,采血时反复挤压采血部位使组织液进入血液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使检测结果受到干扰造成计数上的误差.静脉采血能尽量避免上述情况出现.所以,末梢血与静脉血相比,准确性和重复性在理论上和具体操作中都存在着一定差距[3].

随着科技的进步,血细胞计数仪越来越先进,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血液分析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应积极提倡用静脉血做血常规分析[4].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只能进行末梢血采集时,应严格依据操作规程进行采血,降低各种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同时,操作人员应时刻重视引起末梢血结果改变的影响因素,尽量避免.

参考文献

[1]林湘蔚.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21): 170-171.

[2]段金霞,冯涛聚,苏文凡,等.两种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医学信息,2009,22(1): 115-116.

[3]李顺义.血细胞形态学漏诊分析与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28(9): 140-141.

[4]罗碧春.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 84-85.

收稿日期:( 2014. 12. 22)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6-0091-01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R446. 11

猜你喜欢
末梢重复性分析仪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化学分析方法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确定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论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便捷式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