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患儿的血脂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2016-01-26 03:22吴明法罗慕华蔡康玲广东省廉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廉江52440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血脂小儿

吴明法 罗慕华 蔡康玲广东省廉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 廉江 524400

感染性休克患儿的血脂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吴明法罗慕华蔡康玲
广东省廉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廉江524400

【摘要】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患儿的血脂变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1例感染性休克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30例存活患者为存活组,11例死亡患者作为死亡组;以同时期、同年龄组的3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确诊后测定次日晨起空腹静脉血血脂水平,对照组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血脂水平,比较各组的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脂指标(TC、HDL-C、LDL -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存活组患儿的血脂指标(TC、HDL-C、LDL-C)均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各组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临床中感染性休克患儿的治疗预后与其血脂水平关系密切.

【关键词】血脂;感染性休克;小儿;预后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临床危重疾病,常见于儿科,其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相关研究指出[1],该病患儿死亡率达到15%~35%.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治疗关键所在.近年来研究发现,患儿血脂水平高低关系病情转归及预后.鉴于此,笔者选取41例感染性休克患儿和38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血脂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41例感染性休克患儿作为研究,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血常规等辅助检查结果均与小儿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相符[2].其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3~30月,平均(10. 5±2. 4)月,原发病: 27例败血症、10例腹膜炎、4例颅内感染,26例出现DIC、19例呼吸功能障碍、13例肾功能障碍、8例消化功能障碍.观察组根据治疗后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 = 30)和死亡组(n = 11),存活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28月,平均(11. 5±2. 7)月;死亡组: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4~30月,平均(10. 2±2. 1)月,6例3d内死亡、5例4~7d内死亡.选取同时期3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9例,年龄2~31月,平均(11. 5±2. 7)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存活组和死亡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及检测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立刻行营养支持、呼吸支持、纠正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紊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扩充血容量、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保护脏器等积极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均于入院确诊后次日晨起抽取空腹静脉血2ml,运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水平.对照组健康儿童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2ml,检测血脂水平.

1. 3观察指标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各项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 0软件处理所得临床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两组血脂指标对比观察组患儿的TC、HDL-C、LDL-C三项血脂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两组儿童的血液中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脂指标对比表(x±s,mmol/L)

2. 2两组血脂指标对比存活组患儿静脉血中TC、HDLC、LDL-C三项含量均显著高于死亡组(P<0. 05);但两组患儿的静脉血中T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详见表2.

表2 存活组和死亡组各项血脂指标对比表(x±s,mmol/L)

3 讨论

小儿感染性休克是细菌、病毒等多种致病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大量释放内毒素,导致急性微循环障碍,机体组织供血不足,多脏器急性损伤的临床综合征.患儿表现出皮肤紫纹、血压下降、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尽管目前多数患儿在早期症状出现即及时就诊,且有完善的监护护理以及抗感染、液体复苏措施,但儿童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于外源毒性物质抵抗力弱,病情变化快、进展迅速,易危及患儿生命.早期及时准确识别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并实施有效干预治疗是抢救患儿生命的关键.目前临床上仍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缺乏统一指标.有关研究指出[3],感染性休克患儿所接受的药物治疗对其机体内的血脂水平变化无显著影响.金娴等[4]也指出,感染患者的血清胆固醇含量有明显下降,且患者血清

胆固醇含量含量越低,病情越严重.甚至有人认为,补充感染性休克患儿体内血脂含量可以成为治疗该病一种全新方法.

本次研究,对感染性休克患儿和健康儿童的血脂水平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固醇指标水平(TC、HDL-C、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表明机体的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受到炎症条件的影响,可以根据患儿体内血清胆固醇的含量初步判断病情.同时,对比存活组和死亡组患儿的血清胆固醇指标,存活组患儿的TC、HDL-C、LDL-C三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死亡组(P<0. 05),与赵慧颖等[5]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提示患儿体内血清胆固醇的含量与预后关系密切,血清胆固醇的含量越低,病情越严重,患儿预后越差.此外,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存活组与死亡组儿童的血清TG水平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王荃[6]报道的感染性疾病患儿机体的T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这一结论不符.笔者分析认为,可能与本次研究的样本量有关.

综上所述,临床中感染性休克患儿的治疗预后与其血脂水平密切相关,治疗时应密切监测患儿血脂水平,血胆固醇水平高,治疗预后好.

参考文献

[1]胡雅玲,李世华,刘东杰,等.抢救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76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3): 196.

[2]宋瑞娟,李小兰,宋瑞华,等.小儿感染性休克诊治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26(6): 444-447.

[3]金益梅,黄爱蓉,何时军,等.小儿感染性休克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 2382-2384.

[4]金娴,梁永杰.120例危重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及炎症因子的监测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4,(z1): 5-11.

[5]赵慧颖,陈红,刘丹,等.严重感染患者血脂的代谢特点及其对死亡的预测价值[J].中国医药,2012,7(12): 1503-1505.

[6]王荃.小儿感染性休克的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7): 14-18.

收稿日期:( 2014. 12. 19)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6-0100-02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R446. 1

猜你喜欢
感染性休克血脂小儿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被动抬腿试验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意义探析
每搏量变异度监测指导感染性休克术中容量治疗的应用价值
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