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基层群众舞蹈辅导

2016-01-27 11:18段晓娟重庆市巴南区文化馆401331
大众文艺 2016年7期
关键词:基层群众

段晓娟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馆 401331)



浅析如何做好基层群众舞蹈辅导

段晓娟(重庆市巴南区文化馆40133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在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下,基层群众舞蹈辅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基层群众舞蹈辅导的特点入手,对怎样做好群众舞蹈辅导进行分析,力图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基层群众;舞蹈辅导;辅导者;辅导对象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大力提倡群众文化建设,群众舞蹈作为家喻户晓的表现形式,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它集强身健体与精神娱乐为一体,极大地充实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文化质量。如何做好基层群众舞蹈辅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每位群文工作者深思。

一、基层群众舞蹈辅导的特点

群众舞蹈相对于专业舞蹈而言的,是非专业性的舞蹈。基层群众舞蹈辅导具有群众性、健身性、渐进性、互动性。首先,群众舞蹈作为一种全民健身活动,是以群众为基础,并广泛参与的,以自娱自乐为主,群众既可是参与者,也可是观看者。其次,群众舞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锻炼人的体魄,是老百姓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活动,常期进行舞蹈练习,可以让身体更加灵活,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再次,群众舞蹈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过程,多数群众没有舞蹈基础,在辅导过程中,即要求根据辅导对象的自身条件及个体差异,合理掌握循序渐进的过程,使群众享受辅导所带来的快乐。最后,群众舞蹈是辅导者与辅导对象学习互动的表现,一方面辅导对象可以通过辅导者的辅导学习舞蹈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辅导者也可以从辅导对象身上获取文化信息及社会生活知识。

二、如何做好基层群众舞蹈辅导

(一)加强自身文化素养

作为一名群文工作者,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科学文化素养是首要条件,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群文工作者的敲门砖。这就要求辅导人员在工作之余博览群书,巩固自身专业知识,在自身以备知识的基础上,保持“学无止境”的态度,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文化艺术学习中,加强姊妹艺术的学习,做到一专多能,从各方面充实自己。此外,以专业的工作思维和科学的工作方式为先导,及时更新自身文化储备,以更好适应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新需求。

(二)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进行辅导

如今,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区域,人们的喜好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辅导时,应结合群众舞蹈文化的地域性,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群文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充实自身,了解当地文化特色,融入地方文化元素,这样辅导的舞蹈才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当地群众的审美,传达当地舞蹈文化气息。现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品位也在不断提高,在辅导时加入一些流行元素,增加基层舞蹈辅导的时代感。例如,一些阿姨喜欢跳广场舞、大叔喜欢打太极拳、年轻的姑娘喜欢街舞等,使舞蹈不在是高高在上的代名词,而是真正走进群众,体现当地文化特色,接地气的群众文化活动。

(三)以情带舞,以舞传情

在基层群众舞蹈辅导过程中,情感交流对辅导的效果至关重要。辅导者和辅导对象应当成为平等的朋友,必要的情感交流能够有效的调动辅导群众内部的凝聚力。辅导者与辅导对象能否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舞蹈辅导的教学过程,辅导者以饱满的热情感染辅导对象,使辅导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辅导者的认真、亲切和关爱,从而加深对辅导者的尊重和仰慕之情,二者之间自然的形成相互吸引、教学相长的密切关系,换起学员的学习热情。如果辅导过程关系融洽,就能将枯燥、乏味的培训变成美的享受,反之,则会让学员感觉单一、困惑,不利于调动辅导对象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多数群众舞蹈功底较薄弱,相对较难完成的舞蹈动作,可能会有退缩心理,辅导者适时抓住关键点多进行鼓励,增强辅导对象学习的自信,营造和谐的辅导环境。

(四)充分做好辅导备课准备

尽管群众舞蹈辅导没有规定的教材,但辅导者一定要做好备课准备,力争上好每一节课。辅导者应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选用简单易学的舞蹈,认真做好教学前的各项准备,使教学活动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动作的手、眼、身、法、步都讲解到位,用通俗的语言让辅导对象清晰易懂。对于个别接受能力较弱的辅导对象,辅导者应耐下性子多进行讲解,督促学员反复练习,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另一方面,舞蹈的表现离不开音乐的配合,在辅导的时候选择合适的音乐也很重要。音乐跟舞蹈的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出舞蹈的艺术之美。辅导者需要紧跟时代不发,既要选择合适的舞蹈音乐,又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能够带动辅导对象的学习热情。随着群众舞蹈类型的不断增多,舞蹈音乐已不在拘泥于传统的音乐,戏曲音乐、网络红曲、流行音乐已经融入其中,辅导者可根据具体舞蹈编排风格,选择合适的音乐。

(五)增强沟通交流,及时听取群众反馈意见

辅导对象由于个性化差异,年龄、水平和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因此在学习舞蹈的时候,所产生的感受和体会也是因人而异的。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与辅导对象进行沟通,将个性化的感受与体会私下进行交流,及时得到教学的反馈意见,促进辅导对象对所学舞蹈技能的消化和吸收,对辅导者的教学也能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另外,采用学员易于接受的舞蹈教学方式,例如可以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词汇,结合当地文化特征,这样才能真正面向大众,深入基层,了解学员的喜好,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从而有效提高辅导效果。

(六)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

基层群众舞蹈是面向广大群众的,因此应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可以加强对社区文化的投入,提供相关的场地和设施设备,为群众开展舞蹈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组建志愿者服务队、舞蹈队、老年服务演出队等团体,吸引群众参与其中。更加广泛的开展基层文化活动,让群众更加主动的参与辅导培训,举行形式多样的文艺汇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交流,以自发和组织相结合、集资和资助相结合,为基层文艺爱好者提供展示的平台。

三、结语

群众舞蹈在个体的完善、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和谐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所包含的全民艺术普及教育价值是巨大的。基层群众舞蹈能够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更好的表达情感。群文工作者应遵循辅导的基本规律,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以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作为服务宗旨,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石振怀主编.群众文化工作实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

猜你喜欢
基层群众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组织的重要性分析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如何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新媒体背景下基层群众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
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简析
浅谈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
浅谈创新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