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县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路径探析

2016-01-27 09:49车永能马自兴云南省澄江县右所镇畜牧兽医站652599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特种动物养殖

车永能 马自兴 (云南省澄江县右所镇畜牧兽医站 652599)

澄江县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路径探析

车永能 马自兴 (云南省澄江县右所镇畜牧兽医站 65259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种经济动物具有特殊用途的功能受到市场追捧,需求量不断攀升,从而刺激了该行业的发展。通过对澄江县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并结合当前行业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对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前瞻性、指导性建议。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路径;探析

特种经济动物是指珍贵的、稀有的具有较高营养、经济价值和特殊用途的畜 (兽)、禽类动物。俗语有 “宁食飞禽二两。不吃走兽半斤”、 “一鸽胜九鸡”等美誉。它具有观赏、食用、保健、娱乐等功能。养殖具有 “投资可大可小。生产周期较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传统养殖业的补充和延伸。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收入不断增加。追求多元消费的群体在不断增加。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产品正好满足了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多元需求。澄江县经多年大浪淘沙式的养殖。目前形成特种畜 (兽)类和特种珍禽类两大系列齐头并进的养殖局面。它在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

特种经济动物分为特种 (畜)兽类、特种珍禽类、特种昆虫类等。目前。澄江县特种经济动物主要有特种 (畜)兽类和特种珍禽类。特种 (畜)兽类有野猪、梅花鹿、麂子。特种珍禽类有孔雀、鸵鸟、鹌鹑、乌骨鸡、野鸡、肉鸽及其多种观赏鸟等。

1.1 野猪

其肉用产品野味浓郁。风味独特。澄江县有三个野猪养殖场。存栏1045头。年可向市场提供1010头野猪。

1.2 黄麂子

养殖刚刚起步。存栏只有110只。仅为县内的大型餐馆、宾馆供货。

1.3 梅花鹿

梅花鹿全身都是宝。又是草食动物。再加鹿茸价格在市场上一直处于稳健攀升态势。所以澄江县养殖时间比较长。前后达二十多年。由以前的10多只发展到目前的675只。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年产鹿茸120多千克。

1.4 孔雀

俗称 “凤凰”。是百鸟之王。是吉祥美丽、富贵的象征。有 “水中老鳖。地上孔雀”之称。存栏1064只。因价格达150~200元/kg。仅限于大型宾馆、饭店。难以成为大众餐桌之食。一年能为市场提供2000多只商品孔雀。

1.5 鸵鸟

蛋被称作 “百蛋之王”。 “软黄金”。全县存栏508只。其中一养殖场存栏145只。有10多年的养殖时间。

1.6 乌骨鸡

被称为 “黑了心的宝贝”。澄江县养殖时间比较长。有二十多年的时间。现存栏28000多只。年可为市场提供5~6万只商品乌骨鸡。

1.7 鹌鹑

有动物 “人参”之称。因市场不稳定。养殖时兴时落。近几年市场看好。发展很快。现存栏10万多只。

2 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技术低,市场空间有限

专业的、针对性的养殖、疫病技术缺乏。一般都是以饲养相类似的家畜、家禽的方法来饲养、防治疾病。基本没有配套、完善的针对性的养殖、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精通该类饲养技术的人员缺乏。遇到养殖、疾病防治方面的难题就束手无策。为此给养殖带来不小的损失。不少养殖者不懂繁育知识。只图省钱省事。采用近亲杂交的方式来扩大养殖规模。造成品种退化。降低了养殖效益。因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营。基本是自产自销。没有区域性连动。产品进入市场大多是原始的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低。对饲养工艺、技术、饲料配方未能按其原有的生长特点来进行深度的研究、提炼。造成品种严重退化。生产出的产品失去原有的“野味”。不能满足消费者追求 “野味”的时尚需求。从而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逐渐失去市场。

2.2 信息不通畅,养殖带有盲目性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场、户的信息交流不畅。往往处在口耳相传阶段。相当一部分信息来源于炒种者的广告宣传和鼓动。再加市场经纪人员缺乏。市场信息反馈滞后。养殖者难以获得全面、真实的市场信息。造成产品流通不畅。由于信息的不完善。有投资愿望的饲养者担心销路和缺乏养殖技术而望而止步。再加相当一部分人发财心切。采取急功近利式的养殖。不经多方考察、调研就急不可待地上马养殖。稍有成效就加入炒作行列。从而影响了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健康发展。

2.3 养殖区域混乱,疾病防治困难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在林区、山区、荒山偏坡、部队闲置的营房。更有甚者养在居民区。与人杂居相处。造成整体布局混乱。缺乏统一科学的区域布局规划和指导。这样的养殖增加了疾病感染的风险。使得新老疾病不断发生。特禽类的新城疫、禽流感、马立克氏病等。特 (畜)兽类的口蹄疫、布病、支原体等彼伏此起。新的疾病未完全扑灭。老的疾病又有所抬头。给疾病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

2.4 产业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开发力度弱

整个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没有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工厂化、规模化水平低。特别是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养殖户缺乏创新开拓意识。大都是肉用的卖肉。蛋用的卖蛋这样初级产品的形式上市流通。使得系统的产业链无法形成和延伸。特种经济动物产品可以多方面开发。多层次增值。诸如保健品、艺术品的开发。但目前特种经济动物的潜在生产力未能得以充分挖掘。所以其固有的经济价值很难得到完全体现。导致经济效益不理想。致使很多养殖者进入这个行业却摸不到门道。又纷纷退出这一行列。

3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优势

3.1 环境气候优势

澄江县地处滇中腹地。 位于东经 102°47′~103°04′。 北纬24°47′~24°55′。 属典型的北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 最高海拔梁王山主峰2820m。最低海拔南盘江与海口交汇处1328m。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中温带四个气候类型。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冬暖夏凉。积温多。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8℃。生长积温(≥10℃)在4000℃以上。降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0mm。非常适合多种特种经济动物的生长。

3.2 区位优势

澄江县与昆明中心城区相距50多公里。与新昆明呈贡新区只有20多公里。随着昆明绕城高速的建成。澄江完全融入了昆明经济圈。南边距玉溪市也只有80多公里。处于全省两个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辐射圈内。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4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发展思路

4.1 加强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重要性的认识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是保证野生类动物满足人类需求的适宜途径。由于多方面原因。野生类动物资源在不断锐减。原来依靠野生类动物提供的资源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人工养殖是最好的解决途径。进入人们生活的观赏、娱乐、伴侣动物数量急剧增加。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象斗鸡、斗狗等娱乐活动正悄然兴起。这些市场需求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发展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传统畜牧业经长期多方面开发。已经很难获得比较高额的收益。而一些刚起步和还没有起步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具有投资小、养殖效益高等特点。非常适合农村的广大居民投资养殖。其养殖的终端产品。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新、奇、特的多元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追求多元消费的群体会越来越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4.2 开展科普宣传,引导消费,培育市场

积极宣传国家有关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宣传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意义和作用。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和广告、培训及推广促销的形式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认识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的作用和功能。为产业发展拓宽市场空间。

4.3 加强市场调研,选择合适的品种饲养

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前。要加强市场调研。对品种、养殖要求、市场前景、销路等方面都要进行仔细调研和考察。选项目不要只顾眼前。要有中长期打算。合作要选商业信誉好、实力强的商业单位合作。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市场变化莫测。有些品种因其投入大。饲养周期长。多见炒种。作为商品销售很少。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只有少数品种不受市场影响能稳定获利。其余大多都在围着市场热点转。如跟不上市场热点。就难有赚钱效应。始终处于烧钱状态。终被淘汰出局。有的就是个别商家炒作的牺牲品。

4.4 增加科技投入,确实掌握饲养管理技术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本身由于饲养总量相对较少。品种比较特殊。饲料和饲养管理方法以及用途特殊等。所以饲养管理技术是成功的关键。养殖户必须刻苦钻研技术。绝不能一知半解的搞养殖。因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有的品种在澄江县起步较晚。掌握养殖技术的人才缺乏。所以需加大对养殖管理技术的投入。对传统畜牧业在育种、繁殖、饲料生产、疫病防治等领域成熟的技术进行改造和转化。并应用于特种经济动物养殖。

4.5 建立企业+基地+饲养户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效益低的主要原因是经营规模小而分散。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分散的农户没有统一的生产组织安排。产品质量、规模无法达标。难以与大市场对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要健康、持续的发展。就要改变小规模、分散养殖的落后状态。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实行区域规划布局、科学指导。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突出特色。建好基地。形成龙头。以企业为主导。基地作示范。农户参与的发展构架来共同实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开发。

4.6 打造名、特、优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品牌是一个行业发展立足的生命线。深入人心的品牌是行业的发展优势。标志性产品是消费者稳定、行业巩固良好形象的坚强基石。树立特种经济动物市场理念。加强政策引导。在深加工、强流通、保安全、会营销等方面下工夫。开展品牌培育、营销和社会宣传。着力打造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品牌。再充分发挥品牌的带动、辐射、示范效应。用知名品牌来推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健康发展。

4.7 建立互联网+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网络平台

通过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使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迎来网络时代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与产业升级空间。由政府部门设立专门机构、部门对此行业进行管理。动态掌握全县养殖情况。养殖实行网络化管理。依托互联网。使养殖者具备直接对接市场的能力。从而改变以前养殖者信息能力薄弱的状况。从产业链的末端开始走向前台。增强了议价权。增强了养殖者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让养殖户在线上学习养殖、疾病防治知识。线下进行种料供求、产品买卖交易。

车永能,男,大学专科,兽医师。

猜你喜欢
特种动物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特种侦察游骑兵
小型地面特种机器人初露锋芒
欢迎订阅2020年《特种经济动植物》
这些特种蔬菜种植前景广阔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