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过程中出血不良反应观察分析

2016-01-27 13:10宋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
关键词:酶原尿激酶溶栓

宋静

尿激酶溶栓过程中出血不良反应观察分析

宋静

目的探讨研究尿激酶在溶栓过程中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2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其中脑出血2例,出血时间分别为溶栓过程中18min和溶栓后41min;皮下出血1例,出血时间为溶栓后8h;消化道出血1例,出血时间为溶栓后7h。结论脑出血为尿激酶溶栓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大多发生在溶栓后的2h内,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应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病情的变化以及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变化,尤其是在静脉溶栓2h内,更应加大观察力度,做好急救准备,一旦发现出血情况及时给予有效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出血;不良反应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内科疾病,是急危重症的一种,一旦发病急且凶险,死亡率比较高,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对其主要是以再灌注治疗为基本策略,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静脉溶栓,尿激酶(UK)作为常用的溶栓药物,具有价格低廉、安全简便等特点,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应加大关注,及时分析和处理。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的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于2014年5月~2015年4月选取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7.2±6.3)岁,所有患者的梗死部位中21例在前壁及广泛前壁,4例在下壁,1例在右室。对所有患者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2]。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病例的入选标准:①年龄<75岁;②收缩压<180m mHg(1m mHg=0.133kPa);③无意识障碍;④无出血性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⑤患者及其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有外伤史;②有脑出血史;③已经进行了心肺复苏的患者;④血压>180/110mmHg;⑤最近2周内存在活动性出血的患者;⑥存在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心瓣膜病以及AMI病史的患者;⑦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者患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

1.3 治疗方法 除心电监护和吸氧处理外,在溶栓前还需要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和肌钙蛋白的检查;溶栓具体为2次/d给药,疗程为7d,给药主要包括:①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尿激酶100~150万U,进行静脉滴注30min;②肠溶阿司匹林300mg顿服;③低分子肝素钙 5000U,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

2 结果

26例患者中出现出血不良反应为4例,发生率为15.38%,其中具体的不良反应类型为:脑出血2例,皮下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其中脑出血出现时间分别为溶栓过程中18min和溶栓后的41min,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烦躁、血压升高、头疼、昏迷且程度不断增加等,对其进行CT检查确诊为脑基底节区出血,采取止血、脱水等治疗方法,但仍抢救无效,患者死亡;皮下出血的出血时间为溶栓后8h,为双侧肘关节横纹;消化道出血时间为溶栓后7h,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且柏油样便,采取奥美拉唑治疗,症状逐渐消失。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产生的完全阻塞,血小板聚集并且激活了凝血因子,生成血栓或原有血栓脱落,从而产生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等疾病,其产生因素包括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冷热刺激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无形中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且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应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经过研究发现,心肌梗死患者中的90%,其冠状动脉内有血栓的存在,且冠状动脉作为心肌的主要血供来源,因此主要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是尽早的开展冠脉溶通再灌注,可以恢复心肌血供,缩小心肌坏死的面积,改善血流动力学,从而恢复心肌功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同时提升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目前静脉溶栓在临床上是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3],其并不会被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取代,且早期开展可尽快的恢复冠脉血流,最大限度挽救缺血濒死的心肌,该方法已经在临床上普遍使用,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更是普遍使用,其主要是对血栓进行溶解,快速的将梗死区微循环进行恢复,从而获得心肌血流的早期灌注,进而减轻缺血的程度,且对细胞结构以及功能产生的损害也较小。临床上静脉溶栓的药物主要有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和瑞替普酶等,其中尿激酶为代表的第一代溶栓药物,效果比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在国内较常使用。尿激酶是从人体尿液或者肾细胞组织培养液中提取的双链丝氨蛋白酶,可以将循环血液中的纤溶酶原直接转变成为活性纤溶酶,进而产生溶栓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的纤溶酶原激活剂。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不仅可以激活血液循环中的纤溶酶原,而且可以深入血栓的内部,激活深藏的纤溶酶原,进而降解纤维蛋白,提高溶栓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26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的临床病例,数量不多,但仍可以明确表明尿激酶在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且多以出血性不良反应较为多见,发生时间在溶栓治疗的24h内,具体结果为不良反应率为15.38%,其中脑出血2例,出血时间分别为为溶栓过程中18min和溶栓后41min,皮下出血1例,出血时间为溶栓后8h,消化道出血1例,出血时间为溶栓后7h。这些结果同样表明脑出血为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大多发生在溶栓后的2h内,且一旦出现脑出血,病情将迅速的恶化发展,死亡率极高[4],因此在尿激酶静脉溶栓的过程中,对溶栓后2h的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观察血管再通情况和神经系统[5],进而保证一旦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出血情况可做到及时处理,另外应加大冷凝蛋白质以及新鲜冰冻血浆的储存备用,避免出现严重出血现象。

综上所述,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出血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时威胁生命安全,因而人们需要对其高度重视。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应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病情的变化以及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变化,尤其是在静脉溶栓2h内更应加大观察力度,一旦发现出血情况应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

[1]王少学,宋世勇.农村医院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体会.中国保健营养,2012,12(6):25-26.

[2]曹国良,乔永芳,刘新兵,等.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非ST 抬高型急性冠状脉综合征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7):478-480.

[3]冯庚.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溶栓——条件评估和患者选择.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5):1312-1313.

[4]钱晓涛,赵腊梅,谭树宣,等.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1):15-18.

[5]Sheng QH,Hsu CC,Li JP,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fragmented QRS and the short-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Zhejiang Univ Sci B,2014,15(1):67-7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47

2016-08-17]

476200柘城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酶原尿激酶溶栓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人微小纤溶酶原cDNA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检测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
尤瑞克林与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