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与全肺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对比

2016-01-27 20:05宋和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全肺肺叶生存率

宋和平

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与全肺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对比

宋和平

目的对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与全肺切除的疗效。方法12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行全肺切除治疗,研究组行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45%、4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3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全肺切除;非小细胞肺癌

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手段,手术方法一般包括全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及袖状肺叶切除术等[1]。针对年龄较小及心肺功能佳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常予以全肺切除术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疗效,但相对于老年心肺功能差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则更适宜予以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全肺切除术的并发症相比袖状肺叶切除术更多,且远期生存率低[2]。为此,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2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予以上述两种术式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4:36,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3.52±2.58)岁,其中鳞癌37例,腺癌33例;研究组男女比例30:28,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5.98±3.69)岁,其中鳞癌34例,腺癌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全肺切除术,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侧卧位,行后外侧切口,同时术中予以系统性淋巴结清除术。为避免加重患者的心肺负担,术毕需有效控制静脉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并嘱咐患者卧床7 d以上,以便于其健侧肺扩张,尽量避免纵隔摆动。研究组予以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后予以双腔气管插管,行后外侧切口,同时术中予以系性淋巴结清扫。当支气管袖状达到吻合后,使用心包或吻合口周围组织等将吻合口覆盖。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具体表现在肺不张、肺部感染、支气管胸膜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乳糜胸方面;随访两组术后3、5年生存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研究组3年生存率为53.45%(31/58)、5年生存率为46.55% (27/58),对照组分别为40.00%(28/70)、32.86%(2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发生肺不张1例(1.72%)、肺部感染1例(1.72%)、心律失常2例(3.45%),并发症合计4例(6.90%);对照组发生肺不张2例(2.86%)、肺部感染4例(5.71%)、支气管胸膜痰1例(1.43%)、心律失常5例(7.14%)、心力衰竭1例(1.43%)、乳糜胸1例(1.43%),并发症合计14例(20.00%);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

3 讨论

全肺切除术指的是切除单侧全肺,主要适用于心肺功能较好且年龄较小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因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欠佳、年龄较大,且大多合并糖尿病等其他疾病,术后对肺功能要求比较高,故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需谨慎选择。临床决定是否予以袖状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除考虑技术方面外,更需基于病理学与肿瘤学进行考虑。大部分人认为全肺切除产生严重的呼吸困难,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大量报道显示:由于袖状肺叶切除保留肺组织,因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低[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45%、4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3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袖状肺叶切除术相比于全肺切除术,其远期疗效更加值得肯定,且袖式肺叶切除术可能更适合N0、N1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学者认为,保留肺组织的可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心肺功能贮存,术后不容易发生肺水肿,且不易因肺动脉高压而产生右心衰,故相对于全肺切除术,袖状肺叶切除有更好的生存质量[4]。受时间、环境及样本等因素制约,本研究未对两组局部转移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效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有效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王涛,李小飞,韩勇,等.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肺叶切除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5): 885-888.

[2]刊光远,刘腾飞,赵学维.3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经验.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2,5(6):513-516.

[3]段林灿,杨润祥,钱可宝,等.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979-1980.

[4]杨合利,马少华,中潞艳,等.全肺切除术及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附64例报告).中国肺癌杂志,2012,15(4):218-2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38

2015-9-16]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全肺肺叶生存率
汉防己甲素片联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的疗效观察及炎性因子水平影响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128层螺旋CT显示肺叶间裂的最佳重建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肺癌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疗效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