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枣庄柳琴戏

2016-01-28 11:50朱丽娟山东艺术学院25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期
关键词:柳琴枣庄唱腔

朱丽娟(山东艺术学院250000)

浅析枣庄柳琴戏

朱丽娟(山东艺术学院250000)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艺术的瑰宝中也是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山东地区文化底蕴浓厚,剧种繁多,枣庄柳琴戏是其剧种之一,主要流传于鲁南、苏北等地。它始于清代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受深厚文化底蕴的影响,成为颇有影响力的大剧种,曲调优美动听,腔尾常增高演唱,素有“拉魂腔”之称。2006年,山东的临沂、滕州、江苏的泗洪三个地区的柳琴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柳琴戏;拉魂腔;腔词

一、山东柳琴戏与运河文化的渗透

山东柳琴戏主要集中在枣庄、临沂区域,京杭运河的开通带来了区域性的文化繁荣,使众多艺术形式齐聚于此,土生土长的柳琴戏融合了各种曲艺艺术,吸收、借鉴、融合,从而一跃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性剧种。

1.历史溯源

柳琴戏起源于清代乾隆时期,已有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沂州府志》(乾隆二十五年编修《沂州府志》卷四)记载:“邑本水乡,村外之田辄目曰湖。十岁九灾,所由来也。而游食四方,浸以成俗。初犹迫于饥寒,久而习为故事,携孥担橐,邀侣偕出,目曰逃荒,恬为不怪。故兰郯之民几与凤阳游民同视,所宜劝禁以挽颓风。”这里的“兰郯之民”结伴祭祖扫墓时创造了类似“凤阳花鼓”的“拉魂腔”手段。有说柳琴戏起源于苏北的太平歌和猎户腔,类似秧歌、号子的曲调,后经加工改编,特别演唱时配以广为流传的故事,被称为“拉魂腔”。再有一说起源于今枣庄滕州,清朝时期便盛行花鼓、四句腔等小调。据说这个时期有个姓苏的家族擅唱花鼓,家中雇佣佣人时也首要考查是否会唱曲,后有艺人的加入加以简单的故事搬演并以鼓、小罗等伴奏,套用戏曲曲牌【山坡羊】【耍孩儿】等,演唱时“四句腔”帮腔增高,形成了最早的拉魂腔。

据《中国戏曲史 山东卷》《山东地方戏曲戏种史料汇编》载:“清朝乾隆年间,鲁南地区贫苦农民四处流浪,一部分人就用唱门子的办法代替叫人。”并提出:“柳琴戏属肘鼓子系统,由民间花鼓秧歌发展而来,流行于枣庄、济宁及苏皖北一带。”加之运河文化的包容性,运河沿岸聚集了运河号子、秧歌、花鼓、小调等多种说唱艺术,其也涵盖了京剧、柳子戏、河南坠子等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的艺术形式对于柳琴戏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枣庄的柳琴戏是流行于民间的花鼓秧歌发展而来,又受众多艺术形式的熏陶才得以发展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著名艺人“八戒”、安德友都曾在“苏楼”演唱。枣庄柳琴戏的发展也印证了一个普遍的现象:艺术产生于民间,壮大于城市。

2.运河开通

清代前期开始开通京杭运河枣庄段,枣庄地处苏、鲁、徽的交通要道,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数千年来,京杭运河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枣庄的发展而言,这种纵贯南北的交通要塞依托过往的船只、物资交换等带来了一条繁荣的经济带:“当嘉、乾盛时,商贾辐辏,江浙、湖北诸行省,漕粮数千艘,皆道峄境北上,商旅岁时往还不绝,奇物珍货到处都是,本地所产麦豆、煤炭诸物,远销千里,由是矿业大兴。”运河的开通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演戏、杂耍、花鼓、锣鼓、说书等集聚于此,《峄县志》记载:唐代尤盛,至今沿而为之。乡村亦多竹马、秧歌、诸戏、金鼓喧闹。盖有乡傩之微意焉。”这种兼容性的特点促进了运河地区的艺术的发展,为民间音乐提供了丰厚的养分,特别是柳琴戏剧种的发展,其艺术创作也比较贴近人们的生活,通俗易懂,常见的传统剧目有《拜年》《拾棉花》《走娘家》等。

3.发展阶段

柳琴戏从发展到定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周姑子阶段、对子戏阶段、马瑞雪阶段、抹帽子阶段。“周姑子”也叫“肘姑子”,因乾隆年间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村民主要是乞讨食物时演唱以换取关注,这便是“拉魂腔”的最早期的形态。随着音乐唱腔的发展,开始出现灵活的对白,表演形式、人物塑造、曲调也日趋丰富。1850年出现一批比较专业的社班,十到二十人不等,也是柳琴戏发展一个颇为关键的时期,这时期的柳琴戏已经开始注重唱腔的处理,加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剧目也相应的增加,柳琴戏才初具规范和规模。

二、柳琴戏的表演形式及分派

1.剧目及表演

据《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收录的传统柳琴剧目有二百余首,多是以历史故事为背景的,也常与百姓的生活相关,有表演爱情或者著名历史人物的戏,也有表演鬼神类的剧目。传统剧目中又大致可分为三类:篇子、小戏、大戏。

“篇子”的表演比较简单,一般一到两个艺人,敲击简单的节奏,为了谋生在乞讨时演唱的。这个时候还没有剧本,只是一种较为固定的演唱模式,也会有很多即兴的表演,曲调有说唱的特色,简单明了。

“小戏”的表演已有了最初的“拉魂腔”曲调,柳琴作为伴奏,从单一的说唱性质的表演转变成为行当分工清楚的故事性的小戏表演,表演时边歌边舞,尤以三小戏最受欢迎。所谓三小戏,是指小旦、小生、小丑三个行当表演的剧目,小剧目居多,贴近群众的生活,深受农民的喜爱。

“大戏”是指大型的剧目,随着柳琴戏不断吸收周边民间音乐的表演形式,“拉魂腔”的表演也日趋丰富和完善。剧情的设定、角色的丰富、舞台的表现力都要求专业的高度。代表剧目有:《四平山》《雁门关》等。

2.分派

北路柳琴戏(藤县为中心,以锣鼓冲子为基础,嘉庆间演变成拉后腔)

中路柳琴戏(峄县为中心,在运河号子的基础上,创作三句半的曲艺形式)

三、柳琴戏音乐腔词特点

柳琴戏唱腔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大多数的戏曲唱腔发展一样,都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从单一到丰富的表演阶段,在不断的借鉴、吸收、融合的过程中才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唱腔特点。柳琴戏的唱腔主要分为三类:基本腔、色彩腔、民歌小调。

1.基本腔

基本腔也叫“平腔”,是柳琴戏中主要的唱腔要素,由上下句腔加上“拉腔”组合而成,唱腔质朴、自由,可根据个人喜好自由处理,一个板式常用多种唱法演唱,也称“怡心调”。传统唱腔大多是四一拍,后也有人整理四二拍记谱,并多用切分音,风格清新活泼,演唱跨度不大,一般最多是在十度之内。句首用闪板演唱,多用四度、五度跨度大的音程,也会用六度、七度大跳跃的音程,体现山东人豪爽、大气的性格。在调性关系方面,常用D宫和G徵调式,近关系转调常出现在枣庄柳琴戏的传统唱腔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唱腔特点就是拉腔,男女通用,均只能出现在下句腔后,多由四拍子构成。例如男腔第一拍子或者两个小节的最后一个唱字,那么剩下的就用衬词“哪哈咿”填唱。女腔与之不同的是衬词加的是“嗯”字,假声演唱。

2.色彩腔

色彩腔丰富了基本腔的腔调,不可独立演唱,一般在基本腔的句首或者句尾,有时也用在中间,较为短小。但其演唱时非常具有旋律感,音域广泛,唱腔明朗、俏丽、活泼,主要类型有:连起板、四句腔、涯子、含腔、扬腔等。

3.民歌小调

民歌小调是基本腔和色彩腔的补充,一般是当地或者外地流传过来的一些民间歌曲或者调式,已深深的与柳琴音乐相融合并贴近它的演唱风格,丰富了柳琴戏的唱腔音乐。现还保留使用的仅有十余种,引用民歌小调的柳琴戏的代表曲目有:《打枣调》《小放牛》《叠断桥》《小五更》等。

柳琴戏的唱词多以七字句或者十字句为主,常为对偶句,七字句多用于陈述,十字句多用于抒情。固定的词牌是:娃子、羊子。

四、 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

柳琴戏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自形成已有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曲调悠扬、委婉,深的当地群众的喜爱。21世纪以来,多元化的娱乐生活冲击了柳琴戏的发展,传承人才缺乏,传承方式也主要是师传或者家传,年轻人的审美意识也有所转变,学习戏曲之人日渐减少。加之,这种地方的小戏种缺乏创新和管理,演出形式和内容已经不再适应快节奏的人们的生活,柳琴戏的发展渐渐的衰落。

要传承和发展柳琴戏,首先要做到与时俱进,把戏剧现代化,在内容、语言、舞台等设计方面要作相应的调整,使之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要与时俱进,切不可刻板的固守常态。同时大力培养传承人才,借助政府和新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演出,也要加强和其他民间音乐的联系,借鉴学习成熟剧种的发展方式,调整自身的演出和表演形式等才能让枣庄的柳琴戏可持续的发展下去,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推动其更完善的发展,也是大家和社会的责任。

[1]杨荫柳.《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2]冯光钰.《戏曲声腔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0.

[3]冯光钰.《戏曲声腔传播》[M].年龄出版社,2000.

[4]武俊达.《戏曲音乐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5]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油印资料,1960.

[6]《中国戏曲志.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中国中国ISBN中心,1994.

[7]袁晓蕾.论枣庄柳琴戏的唱腔与念白[D].中国民族大学,2006.

[8]薛雷.梨园拉魂第一腔[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崔长永.浅析柳琴戏的唱腔特点[J].枣庄师专学报,2000(6).

[10]曾永义.论说“腔调”[J].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2(20)

[11]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史志编撰委员会编.《峄城区志》.齐鲁书社,1995.

朱丽娟,工作单位:山东艺术学院,职务:学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

猜你喜欢
柳琴枣庄唱腔
一曲柳琴戏,最美拉魂腔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柳琴戏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以2010-2020 年为例
浅谈藏族唱腔美学在合唱作品中的应用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中国黄梅戏优秀唱腔全集》出版发行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绿洲》读者见面会在山东枣庄、临沂举办
The grand Chinese ritual
柳琴戏的价值及其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