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研究

2016-01-28 21:10赵海雁吕晓霞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眼科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1期
关键词:疗效分析白内障

赵海雁 何 媛 吕晓霞(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眼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研究

赵海雁 何 媛 吕晓霞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眼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24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 采用表麻方法,低于50%的超声能量乳化晶体核,时间平均70 s,植入5.5 mm人工晶体。结果 240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较好,散光小。结论 超声乳化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手术方式,只要熟练地掌握手术技巧,该术式的应用前景极为乐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疗效分析

白内障是眼科主要致盲眼病之一,以老年性白内障为主,一般认为50~60岁老年人发病率为60%~70%,而70岁以上则达80%以上[1-2]。由于工业城市的发展,外伤性白内障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健康水平的提高,当视力下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时,患者就要求选择手术治疗。近年来白内障手术在我国发展迅速,白内障超声乳化在许多医院均有开展。探讨超声乳化技术的优势,有助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进行了24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白内障240例(254眼),男性126例(132眼),女性114例(122眼),年龄7~90岁,平均年龄61.3岁;合并糖尿病26例(26眼),合并高度近视10例(18眼),青光眼术后14例(14眼),合并黄斑变性10例(10眼),合并高眼压8例(8眼),合并葡萄膜炎8例(8眼),玻切术后2例(2眼),外伤性白内障10例(10眼),其余为无合并症的白内障。术前视力手动-0.1 144例(144眼),0.2~0.5 96例(110眼)。超声乳化仪采用清华大学超人Ⅱ。

1.2 方法:记录患者视力、角膜表面曲、眼轴长度、经SPKⅡ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度数,高度近视患者根据眼轴长度作相应调整,超过28 mm者加+2.00D,或根据患者需要预留-2.00~3.00D,以适应患者的习惯。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控制在8.2 mmol/dL以下,合并高眼压患者术前控制眼压。手术方法:术眼采用表面麻醉(Alcon公司爱尔卡因),青光眼患者采用球后麻醉及表面麻醉,作上方穹隆部为基底6 mm长球结膜瓣,电凝止血。作10点位角膜缘内1 mm辅助角膜穿刺口,角膜缘后2 mm作5.5 mm长反眉形切口,以隧道刀板层穿刺在透明角膜中潜行2.0 mm,3.2 mm钻石双韧角膜穿刺刀沿隧道刺入前房,前房注入黏弹剂。使用截囊针连续环行撕囊,撕囊口直径5.5~6.5 mm,于3点位及9点位囊膜下水平注入BSS平衡液,进行晶体核与皮质、皮质与囊膜的水分层及水分离。对晶体核施行超声乳化,超声能量为25%~50%,平均35%,超声时间20~140 s,平均70 s。灌吸清除皮质后注入黏弹剂,后囊膜抛光,扩大内切口,植入PMMA非折叠式光学部直径5.5 mm人工晶体于囊袋内,吸出黏弹剂后,于辅助穿刺口注入BSS液形成前房并保持一定压力,保证切口的密闭性。8例高眼压患者施行了青白人工晶体联合术,切除小梁后以10-0缝线缝合球结膜。术毕后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3 mg、庆大霉素1万U,包扎术眼。术后随访1个月~1年。

2 结 果

2.1 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术后3 d≥0.5为170眼(66.93%),术后1周≥0.5为184眼(72.44%),术后l月≥0.5 190眼(74,80%),0.5~0.9为126眼(49.61%),≥1.0 64眼(25.2%),254眼中248眼视力较术前有提高。

2.2 术后平均散光:术后1周为(0.98±0.65)D,术后1个月为(0.88 ±0.62)D。

2.3 并发症: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4眼,改用手动注吸,黏弹剂注入囊袋内压住玻璃体,先植入人工晶体,后手动吸出残留皮质,人工晶体保持正位。角膜水肿,术后3 d内角膜水肿28眼,发生于78岁以上的患者,均于3 d后缓解。26例糖尿病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角膜溃疡、细菌性眼内炎等易出现的危险并发症。术后高眼压10眼,口服乙酰唑胺后缓解,与手术结束时注入BSS液维持眼内压有关。

3 讨 论

3.1 手术效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较传统大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其优点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前房保持良好,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角膜散光小等优点[3-4]。本项研究通过240例手术结果显示:熟练的超声乳化术有较大的优势,术后3 d视力>0.5即占66.93%,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本组中86眼不同程度合并其他复杂情况,但由于熟练稳定的手术操作,未发生大的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良好[5-6]。

3.2 麻醉:本组中除青白联合术需球后麻醉以外,其余均采用爱尔康公司的爱尔卡因进行表面麻醉,于术前15分点用3次,术中患者基本能配合手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小部分欠满意的可以加用利多卡因,均能满意地完成手术。术前是不需要按摩眼球的,过低的眼压不利于手术操作[7-8]。

3.3 并发症:本操作中发生后囊破裂4眼,这与术中控制技巧有关,灌注液中断是其主要原因。由于良好的撕囊技术,并未发生大的后囊裂伤。术中保持眼内容积和压力的稳定,保持前房的稳定,尽力使用较低的超声能量,中度的真空压力,有利于保护角膜和后囊的安全。对于虹膜全粘连的手术病例,可考虑切除部分虹膜,以确保超声的安全性。后囊的破裂对人工晶体的植入有较大影响,可考虑先于睫状沟内植入人工晶体,再改手动注吸,以弥补手术的不足。术后的角膜水肿与术中超声能量的高低及操作时间有关,我们发现低于50%的超声是较安全的,耐心轻柔的手术操作会对手术的安全有较大影响。另外年龄与角膜水肿相关性较大,角膜内皮的功能值得引起注意,有条件可以测定角膜内皮数量,对手术的安全有较大意义。关于术后高眼压,主要与术毕维持一定的眼内压力有关,较低的眼压不利于切口的自然封闭,并有眼内出血的危险。掌握眼压平衡的技巧是较难的,如果术后发生高眼压症状,可以给乙酰唑胺口服,一般都是可以缓解的,严重的可以静点甘露醇,2~3 d即可恢复正常。并发症的出现是手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发生并发症后一定要沉着冷静,找出原因,凭借手术经验正确应对,尽力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9-10]。

参考文献

[1] 闻秀,龙风流,铁兵.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与前瞻性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5,51(1):30-31.

[2] 宋琛.手术学全集(眼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33-336.

[3] 龙三太,阳梦寅,杨欣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进展性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5,51(2):99-100.

[4]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01-505.

[5] 满江红,孟虎,龙洋.白内障超声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与眼科学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6):363-366.

[6] 严密.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3-269.

[7] 崔止福.小瞳孔的人工晶体植入术[J].实用眼科杂志,2014,28(8): 496-497.

[8] 吴振中,蒋幼芹.眼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53-158.

[9] 陆道炎,张效彦,陆国生,等.国内白内障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1):9-10.

[10] 孙为荣.眼科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01-707.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162-02

猜你喜欢
疗效分析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
经皮肾穿刺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69例临床分析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46例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