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视角下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1-28 12:28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彭志敏
中国商论 2016年18期
关键词: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对策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彭志敏



绩效审计视角下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彭志敏

摘 要:随着现代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资源配置权,从而大大提升了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但以真实性、合法性为主要特点的传统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管理改革的需求。对此,本文从绩效管理的视角,对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绩效审计视角下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加强对高校的监督和管理。关键词:绩效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对策

随着高校改革权力的下放,高校拥有更多的自主和资源配置权力,从而使得当前的高校开始逐步形成以校长为中心,以教授治校的新型教育管理体制。但是,在扩大自主权和资源配置权的同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成为当前思考的重点。但传统的监督管理中,通过传统的审计方式对学校领导干部进行审查,缺乏对领导干部绩效履行情况的评价。因此,架构绩效审计引入到学校的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当前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和方向。对此,本文基于绩效审计的角度,对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展开讨论,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

1 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开始逐步受到重视,并逐步转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如当前的高校审计部门开始从原来的财务或纪委独立出来,不再与纪委监察和财务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部门。而各个高校为加强审计工作,增强高校财务透明度,基本都成立了专门的审计领导小组,并配合相关的内部审计办法,从而形成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内部审计制度。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很多高校将经济责任的审计重点集中在收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内控制度的执行等方面,而对于广大的高校领导干部其在任职期间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效能建设和政治责任等方面,却鲜有高校进行专门评价。

同时,随着现代审计制度的发展,我国审计制度开始逐步受到重视,如国家审计署则在其2008年~2012年的发展规划中提出,在加强经济审计工作的同时,推进绩效审计工作。在2011年由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教育系统审计工作的相关规定中,也明确提出将绩效审计融入到审计工作中。

通过上述的发展可以看出,当前对于经济责任的审计的认识已经开始转变,从最为开始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开始逐步转变为出经济责任审计以外的绩效审计。而这也是高校经济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不仅要查看相关财政支出或收入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同时也必须查看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给高校带来的效果,以及作为高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通过这些指标的扩展,进一步的拓展了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并对高校经济审计形成了更为完善的体系。但是,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绩效审计在高校发展的现状,那就是还没有形成完整和统一的指标评价体系,同时很多关于绩效审计融入的问题还处在摸索的阶段。

2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融入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当前高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加入绩效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笔者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并结合对不同高校的问卷调查,可以将现有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计观念还未转变。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很多高校的审计工作者对绩效审计的认识缺乏认识。该结论可通过一组调查数据反映,如在对部分高校的设计人员进行抽样调查中,接近71%的审计人员认为融入绩效审计是有必要的,但是29%的审计人员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同时在对经济审计重点调查中,接近73%的人认为应该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放在对财务收入和支出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方面,以及对固定资产的增加和管理方面。接近22%的人认为要在资金的使用效率、效果方面进行一定的审计;而对绩效审计的可行性调查方面,7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其操作有难度,但是可以先进行试点,有接近15%的调查人员认为不可行,主要是因为当前人们对绩效审计的认识还不够。

第二,绩效审计的开展还面临很多问题。从操作层面来讲,当前高校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采用一些比较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如加强对财务的复核,而对现代的审计方法则应用相对较少,由此,很多审计项目的效果也很难体现出来。同时,在实际中进行绩效审计的相关考核体系也非常缺乏。一方面,其没有更加灵活的指标,责任审计人所在的高校的期限和部门不同,其体现出的绩效也不能被客观评价;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规范的指标体系,导致很多审计人员不能借鉴,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只能摸索前进。通过笔者的调查可以看出,接近65%的调查群体认为,当前绩效审计的难点还是在于缺乏有效的绩效审计指标;25%的人认为难点是指标和方法;其他认为除指标和方法外,难点还包括内容。

第三,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入绩效审计还未普遍推行。当前,在我国高校中,绩效审计的开展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虽然很多高校对绩效审计进行了很多尝试,但是,在广度和深度方面没有很好把控,大大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从调查的结果看出,当前,在实际的工作中,60%的审计人员考虑过将绩效审计融入到对高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中,17%的审计人员在实践中采用过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

3 加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要改变当前绩效审计在高校中的应用情况,必须从思想、制度等角度转变,才能提高审计的效果。

第一,转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绩效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式,是在原有的审计方式上增加绩效这个项目,从而进一步对高校领导干部在任期间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但是,当前针对领导干部的审计大部分都是以收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作为出发点,没有将日常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体现出来。因此,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和客观的反映其存在的问题和表现出的业绩。因此,转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在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入绩效审计,从而更加客观和高效率的对领导干部的业绩进行评价,促进领导干部在职期间的工作表现。

第二,加强对绩效设计方法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深化审计的内容。在审计中,既要运用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如询问、翻阅账务等,同时也要采用比较分析、审阅和观察等方法,并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实现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并重点突出所做出的贡献。

第三,完善评价指标。传统的评价指标是以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构建,缺乏对效益指标的构建。因此在传统的目标层中,引入效益指标,并将原来的四个指标改为五个,加入社会效益指标。而这些指标的构建,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从而综合对领导干部的业绩进行评价。

第四,采取试点工作,保障绩效审计的顺利实施。绩效审计对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创新,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给相关的审计工作人员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做好对绩效审计的试点工作,从小单位和小部门入手,对提高和熟悉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也为绩效审计的全面铺开奠定基础。

4 结语

总之,作为审计工作的一项创新,要时刻牢记审计工作的宗旨,通过不断的实践将绩效审计融入到日常的审计中,从而改变传统审计方式,确保审计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同时,提高对领导干部审计的效益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广大领导干部积极开展工作,提高对岗位的积极性,加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霞.绩效审计视角下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

[2] 黄太宏.公司治理视角下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2(07).

[3] 戴文辉.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4(13).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c)-036-02

作者简介:彭志敏(1983-),女,河北蔚县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会计学、审计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基层外汇管理绩效审计探析
环保资金审计研究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