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即道

2016-01-29 18:21徐敏
新西部 2016年1期
关键词:仁义教化本性

徐敏

所谓道者,仁也,葆有高尚人格之秉性方为有道。

所谓仁者,道也,未受蒙蔽之天性使然,即为初心。

在我国历史上,人性善恶论一直存在着两大分野,孟子主性善,荀子视性恶。本善论以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之所以人的后天活得越来越麻木、无耻、无畏、无良,那都是险恶的环境造成的,有一个好的环境就能“求则得之”,遇到一个坏的环境就会“舍则失之”,得失什么?人的本性啊。

而本恶论则相反:“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笃定这些本能与恶习都是与生俱来的。如何改变?得靠后天的仁义礼智信来“化性起伪”。正所谓,不可学,不可事,生而具足谓之性;可教化,可学习,后天而成谓之伪。直至今日,人性善恶论仍旧没有争出什么科学的结论来,我们也无力去淌这池浑水了。

深记二十年前,吾儿聪聪五六岁,一日午间突降大雨。我撑着伞前往校门口接他,左等右等不见,疑是走岔了,便急忙返回,怕他没有钥匙进不了家。但回到家里,仍不见其影,顿时有点慌神。此时离放学已过半个钟点,能到哪去了呢?被骗?被拐?被……狐疑的我再次准备去找。谁知刚出楼门,小先生落汤鸡似地远远跑来。一股无名火直窜脑门,揪住脖领怒责去哪了?小先生嗫嘘着解释:同学没拿伞,我脱了衣服遮雨送他回家了。一瞬间,我的泪腺被柔情捅破了,那是自己数十年记忆中少有的几次泪奔。

人者,生而及具耳目之欲,好声喜色,憎丑恨恶。藉此布衣以为,这正好充分证明吾等天生具备向往光明的初心,此心无需师法教化,天性使然也。以逻辑论,倘人性本恶,何来之善者?若必须以后天教化之,又是谁调配出仁义礼智信来?莫非真有圣人、神者乎?

前次所叙吾儿送人,绝非教化之结果,乃初心之所致焉。初心者,天然之本性,从善从心,无欲无求。故说初心即道,故而译作今日之道德,应该没什么错误吧。

猜你喜欢
仁义教化本性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久假不归
秋夜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羊质虎皮
本性最美
不走绝路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