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随访对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

2016-01-29 07:20李雪梅王晓焕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依从性冠心病

李雪梅 王晓焕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 650031

【摘要】 目的 探讨定期电话随访对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IL-33和eNOS基因标签SNPs与冠心病发生的关联研究”中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且处方了大于或等于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的200例患者出院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出院指导、健康教育和定期电话回访,对照组给予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随访12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所有检验均选取双侧显著性水平P<0.05。结果 观察组全部患者参与调查并完全收回问卷,出院后按照他汀标准剂量服药的患者比例为89%,低于标准剂量服药的患者比例为9%,停服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比例为2%,对照组以上三种情况比例分别为58%,31%,11%。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能够提高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

【关键词】 电话随访 冠心病 他汀类 依从性

电话随访对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

李雪梅王晓焕※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老年病科650031

【摘要】目的探讨定期电话随访对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IL-33和eNOS基因标签SNPs与冠心病发生的关联研究”中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且处方了大于或等于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的200例患者出院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出院指导、健康教育和定期电话回访,对照组给予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随访12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所有检验均选取双侧显著性水平P<0.05。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参与调查并完全收回问卷,出院后按照他汀标准剂量服药的患者比例为89%,低于标准剂量服药的患者比例为9%,停服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比例为2%,对照组以上三种情况比例分别为58%,31%,11%。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能够提高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

【关键词】电话随访冠心病他汀类依从性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FB078)

doi:10.3969/j.issn.1672-4860.2015.06.005

作者简介:李雪梅,副主任护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通讯作者※为

收稿日期:2015-10-29

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已成为公共性的严重健康问题。有效降低冠心病致死、致残率的措施为二级预防治疗,他汀类药物作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石药物之一,实际运用情况中并不理想,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患者的依从性问题,本研究设计并实施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目的是提高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

1.材料和方法

1.1调查对象“IL-33和eNOS基因标签SNPs与冠心病发生的关联研究”中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且处方了大于或等于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的200例患者,(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集,以冠脉造影提示至少有一支血管管腔狭窄≥50%确立冠心病诊断),年龄在30~85岁之间,出院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60.2±2.8岁,男性75例,女性2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0.9±2.1岁,男性78例,女性22例。

1.2调查方法由课题组一名经过培训的护士对调查对象分别在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生活方式,服用他汀类药物种类、剂量、连续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正确生活方式及服药习惯,预约复诊时间。患者出院12个月后向所有患者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他汀类药物品种、剂量、是否停用,问卷发放1周后收回。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收集的数据,分别采用频数与百分比描述分类变量的分布特征,采用χ2检验,所有检验均选取双侧显著性水平P<0.05。

2.结果

2.1本研究中的患者所使用的他汀类药物为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依据文献确定不同他汀类药物使LDL-C水平下降30%~40%所需剂量为标准剂量[1],详见表1。

表1 他汀类药物使LDL-C水平下降30%~40%所需剂量

2.2观察组全部患者参与调查并完全收回问卷,出院后服用大于或等于标准剂量他汀的患者比例为89%,低于标准剂量服药的患者比例为9%,停服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比例为2%,对照组以上三种情况比例分别为58%,31%,11%。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收回问卷及他汀使用详见表2。

表2 出院时和出院12个月他汀使用情况

注:研究结束两组三种情况比较P<0.05。

3.讨论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并且为冠心病重要与独立危险因素。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包括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和类脂(包括类固醇、固醇、糖脂、磷脂)总称[1]。目前,在冠心病患者发病机制中血脂异常已得到广泛认可,其中低HDL及高TG、高TC、高LDL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相关[2]。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降脂作用,还有很多独立于降脂作用的效果,即他汀的多效性,如抗炎、抗栓、改善内皮功能、扩张冠脉微血管等作用[3],就他汀药物来说,持续使用,持续获益[4]。有充分循证证据证明他汀类调脂药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占有重要地位,若无他汀使用禁忌症,即使入院时患者TC和(或)LDL-C无明显升高,也可启动并坚持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5]。但实际使用情况不是很理想,有研究报道极高危的患者服药率仅为57.9%,有24.1%的患者服用低于标准剂量他汀[6]。在本研究中显示对照组出院后12个月使用大于或等于标准剂量他汀的患者比例降至58%,服用低于标准剂量他汀的比例升至30%,停用比例为11%,提示患者依从性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患者服用大于等于标准剂量他汀比例为89%,低于标准剂量他汀比例为9%,停用比例为2%,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持续给予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校正患者服药行为、安排复诊调整用药,对患者出院后真正做到有效管理,强化了患者对疾病预后的认识以及正确使用二级预防药物的重要性。本研究显示电话随访有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程荣超,崔林.肺炎衣原体抗体与冠心病及血脂关系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5(9):1130-1131.

2朱旭,郑利平.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7):258-260.

3Davignon J. Beneficial cardiovascular plelotropic effects of statins[J].Circulation,2004,109(23S1):39-43.

4Stenestrand U,Wallentin L. Early statin treatment following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1-year survival[J]. JAMA,2001,285(4):430-436.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5(5):340-348.

6李红娟,刘军,刘静.他汀类药物在中国极高危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现况[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1):1033-1037.

猜你喜欢
依从性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