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6-01-29 12:47李瑞红马志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护理干预

李瑞红 马志红

1)郑州市中医院 郑州 450007  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李瑞红1)马志红2)

1)郑州市中医院郑州450007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450014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观察;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社会和家庭负担。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及脑功能障碍症状,如失语、偏瘫、感觉障碍等,致残率很高。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梗死病例约200万,其中致残率和致死率可达60%以上[1]。研究发现,对于脑梗死患者进行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残疾的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行为活动能力。我院2013-01—2014-06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经过精心的治疗、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40~65岁,平均(40.8±6.7)岁。血压升高28例,糖尿病16例。平均住院34d,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并确诊,患病前大部分有明显的诱因主要是情绪激动、饮酒、患糖尿病史。临床表现主要为昏睡、偏瘫、失语、单侧肢体麻木、乏力等。患者发病到治疗时间均在5h以内。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进一步完善检查,实施保守治疗,入院后立即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基础药物治疗,营养脑细胞及改善脑血管代谢药物应用,调整患者血压、血糖,确保呼吸道畅通,积极预防治疗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抗凝、溶栓治疗,维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给予氧气吸入,尤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尽早进行功能训练。

2结果

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密切观察血压及血糖,及时给予对症支持处理。依据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判定临床疗效,基本痊愈32例,好转22例,肢体功能障碍8例。

3护理

3.1加强患者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保持室内温度18~20 ℃,湿度60%~70%,每日上午、下午各开窗通风1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线适宜,严格限制探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制订周密、合理的护理计划,协助医师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睡眠中等血流缓慢、血压低的情况下发病,被发现后失语或一侧肢体偏瘫等。脑梗死患者常起病急、病情变化迅速、尤其对新入院的患者要耐心、温馨的解释和宣教,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恐惧、焦躁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快争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2],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搬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尤其观察患者血压、血糖、意识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认真做好记录。每日做好患者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用淡盐水漱口2~3次,温水擦浴、勤翻身、按摩,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医院及病区环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好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健康宣教,尤其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应设置专人陪护、设置床护栏,预防脱管、跌倒、坠床等意外发生。

3.2静脉输液时的护理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及无菌操作[3]。定时巡视,保持输液通畅。

3.3做好患者饮食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部分伴有吞咽功能,易导致营养物质的摄入及利用缺乏,出现负氮平衡。造成机体的抵抗力低下,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重病情,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易消化、低盐低脂饮食,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患者机体营养。昏迷患者给予鼻饲或肠内营养支持,注意鼻饲液的速度、量、温度;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引起颅内压增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当便秘患者用力排便使颅内压升高,可进一步加重病情[4]。嘱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纤维素食物。并经常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开塞露。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宜严格控制饮食。

3.4恢复期功能训练急性脑梗死患者常病程长,并发症多,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减轻其精神压力,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嘱患者戒酒、戒烟,饮食科学合理,适量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病情稳定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及家属协助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有被动运动变主动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必要时配合针灸、按摩、理疗。有资料表明,如尽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吞咽、发生、语言和运动进行针对性恢复训练,可有效降低关节僵硬、肌肉挛缩等后遗症的发生,使患者得到较好恢复。大量研究证实,对周围神经反复多次刺激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正性影响[5]。

3.5出院指导生活起居要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免受风寒,保持情绪稳定,不可过喜过悲,不看刺激电视节目[6]。尤其做好患者用药指导,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特殊护理指导,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4讨论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及致残率逐年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严密观察,消除其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积极有效地配合各种康复治疗和护理,针对其常见并发症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严格遵医嘱用药观察其不良反应,并且加强有针对性的康复功能训练。所有患者定期复查。对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尽早康复,降低并发症及后遗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参考文献

[1]崔莉.细节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 807-2 808.

[2]姜艳涛.老年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5):86.

[3]赵巍,甘燕玲.气管切开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7):3760.

[4]韩壮花,李素红.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0,8(2):518-519.

[5]王丽艳.社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271-274.

[6]姜鸿雁.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5):181-182.

(收稿2015-05-25)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0-0139-02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