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行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和药理解析

2016-01-29 15:16殷艳萍宋明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1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类药物脑梗死

殷艳萍 宋明明

(薛城区中医院,山东 枣庄 270000)

脑梗死患者行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和药理解析

殷艳萍 宋明明

(薛城区中医院,山东 枣庄 270000)

目的 探究脑梗死患者行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并对其药理进行解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加用常规剂量的辛伐他汀,也就是睡前顿服2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双倍剂量的辛伐他汀,也就是睡前顿服40 mg/d。两组都连续服用1个疗程(即12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6.67%、96.67%,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83.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双倍常规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采用常规剂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相似,在监护的环境下进行使用比较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脑梗死;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效果;药理解析

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脑梗死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1],是因为脑血液供应存在一定阻碍,致使脑部出现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此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现阶段,临床上通常采用脑灌注神经细胞抗凝等方法治疗脑梗死。最近几年,降脂药物对脑梗死进行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辛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的代表性的降脂药物,本研究探索了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药理进行解析,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55~70岁,平均年龄为(64.86±10.41)岁,病程在2~14年,平均病程为(9.26±3.56)年。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有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66.25±3.42)岁,平均病程为(9.10±2.68)年;观察组中有男性2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62.91±2.10)岁,平均病程为(9.45± 1.9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等方面都没有选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都采用常规性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凝、血压的控制、血糖的控制等,对照组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常规剂量的辛伐他汀,也就是睡前顿服2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双倍剂量的辛伐他汀,也就是睡前顿服40 mg/d。两组患者都连续进行治疗1个疗程,也就是12周。

1.3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标准[2]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分,将治疗效果分为四个方面: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痊愈的标准为评分减少到90%~100%,显效的标准为评分较少到45%~90%,有效的标准为评分较少到19%~44%,无效的标准为评分较少到低于18%。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技术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后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没有得到改善,其中痊愈患者为14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无效,有9例患者痊愈,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者在痊愈、显效、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中有5例患者、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在服用药物后都出现了胃肠道反应,包括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没有停止治疗逐渐恢复正常状态,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症状,但是没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病症,在停止用药后逐渐恢复正常状态,两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药理解析

他汀类药物是降脂类药物的一种,相关研究表明在脑血管高危人群中采用他汀类药物,也就是在血胆固醇的作用较低的背景下,可以将缺血性脑死亡中的发生率有效的降低。因此,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性的特点,其对缺血性脑死亡具有一定的脑保护机制。

脑梗死后会出现氧化应激增加的现象,半暗带缺血致使脑内的大量氧化自由基有所释放,产生大量的超氧化物类的活性氧导致神经元的死亡,致使缺血性脑损伤出现严重的现象。他汀类药物能够将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情况进行有效的抑制,西外,还能够使内皮一氧化氮的合成水平有效的提高,一氧化氮能够将内皮功能进行有效地调节,对血管的紧张度进行有效的调节,还能够将血管与血管壁间的抗血栓截面进行合理的改善,使半暗带的血流有所增加,对受损的神经元进行保护,使内皮细胞的病死率有效的降低,将胆固醇的合成有效的减少,降低胆固醇的沉积,泡沫细胞的形成也有所较少,使斑块胶原的含量有所增加,斑块的度增加的稳定性有所降低,使血清中的TNF-A的水平提高有所减轻,促使脑梗死后脑组织的急性损伤的可行能有所降低,从而将临床症状有效的改善。相关研究表明[3],他汀类药物能够促使脑缺血后神经的有效再生、突触的再次形成、血管的再生等作用,在这些机制的一同作用下能够快速的将脑梗死后损伤的神经功能有效的恢复。

综上所述,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将脑内侧支微循环有效的改善,保护脑组织,进而将梗死面积有效的减少,使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有效的改善,促使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

4 讨 论

他汀类药物具备别具一格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优点,在患者服用以后,吸收效果较高,吸收后肝脏组织的药物浓度要比其他组织较高,具有较为强烈的首关消除反应,在进行水解以后,以β-经酸为主的活性代谢物有效的形成,大约有13%在肾脏排出,因此,加大药物的使用剂量对肝肾功能较为健全的患者并咩有较大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采用了在常规剂量上加用双倍剂量的辛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6.67%、96.67%,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83.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两组患者并没有因为药物剂量增加而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并且,在较为严谨的检测环境下进行使用时比较安全、可靠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1]王玲,张允岭.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7):16-19.

[2]刘晓荣.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8):857-858,859.

[3]褚高峰.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研究[J].海峡药学,2011,23(1):93-95.

R743.33

B

1671-8194(2016)31-0062-02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类药物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调脂治疗未达标患者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