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华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之道

2016-01-29 10:38潘广军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丹凤县肉鸡全县

文│潘广军 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陕西(华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之道

文│潘广军 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近年来,陕西省丹凤县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实施陕西(华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形成了种鸡饲养、鸡苗孵化、基地养殖、饲料供给、程序免疫、活鸡回收、屠宰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肉鸡产业化经营格局,促进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建设同步发展,为建设亿只肉鸡产业示范县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一、园区建设情况

陕西省(华茂)现代农业园区是2011年省政府首批命名建设的现代农业园区之一。园区命名以来,新建肉鸡舍305个,其中现代化层叠笼养鸡舍6个,全自动网上平养鸡舍60个,肉鸡大棚239个;10万套种鸡厂及3000万枚种蛋孵化厂已建成投产;培训肉鸡养殖户2000人次;免疫注射肉鸡5400万只;万吨有机肥、20万吨饲料厂及万吨熟食品厂运行投产。华茂牧业成为全省惟一肉鸡全产业链循环经济现代农业示范企业,实现了生态、绿色、高效、优质肉鸡品牌。

二、主要成效

1.园区建设推动肉鸡养殖规模化。围绕园区建设要求,采取合理规划、筛选业主、流转土地、筹集资金、开展服务、兑现政策等一系列工作措施,强力推动肉鸡产业基地规模扩张。自2011年园区建设以来,发展肉鸡舍305个,新增肉鸡生产能力2000万只,占到前三年发展规模总量的66.7%。全县累计建设肉鸡养殖大棚865个,肉鸡饲养能力达到5000万只,是园区建设前的1.5倍。

2.园区建设推动肉鸡生产标准化。肉鸡产业扎根丹凤县以来,全县围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机对接过程中出现生产、加工、销售脱节等问题,在注重借鉴山东等外省肉鸡产业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出了一套符合商洛山区特点的肉鸡“丹英模式”,即推行统一设计圈舍、统一供应鸡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程序防疫、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回收产品、统一加工销售、统一合作的方式,肉鸡产业实现了良种同源、生产良法、管理精细、高产高效、产品安全。

华茂公司为农户全面开展送技术、送药品、送雏鸡、送饲料、送信息等服务,实行生产全程跟踪服务,解决了养殖户没项目、缺技术、销售难、怕风险的问题,既化解了农户养殖经营风险,又确保了肉鸡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基地占到全县肉鸡养殖基地的65%,有力提升了园区标准化生产水平。

3.园区建设推动肉鸡生产产业化。丹凤县围绕肉鸡支柱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商凤”无公害鸡肉主导产品,不断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推动肉鸡产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三、主要做法

1.政策引导,狠抓落实。一是强化工作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财政、工业、经贸、畜牧、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丹凤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落实县级部门领导包镇,干部包村,全力抓好基地建设,协调处理园区发展中的出现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园区检查指导工作,召开现场会、办公会,解决扶持资金、肉鸡保险、养殖补贴、土地流转等事关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将园区发展纳入全县农民增收工程,制定发展规划,将生产任务分解到包抓部门和责任人,签订目标绩效考核责任书,列入县委、县政府重点督查项目建设,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并通报建设情况,园区建设与部门、镇政府年终考核挂钩,对园区建设有功人员及肉鸡产业大户进行重奖,有力推动了丹凤县肉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丹凤县扶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实施意见》,落实了肉鸡产业发展用地备案不审批、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

2.培育龙头,促进发展。一是坚持高标准建设。丹凤县聘请陕西省农堪院专家实际调研,汲取有益经验,实现了高起点规划。同时依托武汉牧羊人建筑公司、北京有色金属设计院、大连第一冷冻设备公司、江苏正昌饲料设备有限公司等专业的资质公司,分别承建华茂种鸡厂、屠宰厂、冷库、饲料厂、熟食厂建设及设备安装,促进高标准建设,确保达产达效。

二是引进高技能人才。先后从西农大、山东聘请养殖、防疫、孵化、屠宰、饲料营养专家及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才46名,培育农民技术人员325余人,为科技引领现代华茂牧业及肉鸡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组建专业合作社。在丹凤县华茂肉鸡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为肉鸡产业发展提供建舍指导、物资供给、技术交流、信息共享等服务,发挥着“上连公司、下接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目前,全县肉鸡养殖专业合作已发展社员576人,有力地推动了肉鸡产业发展。

四是转变职能,强化服务。针对华茂公司技改扩建资金短缺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动牵线搭桥,促成华茂公司多方融资,争取农发行贷款、中省贴息资金,加快了企业建设步伐。

3.健全体系,安全生产。全县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强化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肉鸡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狠抓防疫体系建设。健全了县、镇、村三级防疫机构队伍,聘用了328名疫病防治员;依托国家级疫情测报站项目建设,积极开展肉鸡疫情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控制工作;认真落实政府、主管部门、技术部门、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的工作责任,建立责任追究、目标奖惩、经费投入、督促检查等工作机制,防疫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二是强化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在全县落实27名官方兽医负责检疫监督工作,规范建设了16个镇级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在华茂公司建立了驻场屠宰检疫点,配备了监测设备仪器,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落实病死鸡无害化处理制度,有力提升了检疫工作水平。县、镇动物卫生执法人员经常深入肉鸡养殖基地,开展投入品检查和涉牧违禁药品专项检查,杜绝了违禁、假劣兽药及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从源头上保证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加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全县建立了逐级培训工作机制,制定了肉鸡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标准,提升科技素质。为全县培养了304名肉鸡实用技术人才和125个肉鸡科技示范户,全县325名从事肉鸡生产经营人员获得了农业部畜牧兽医职业鉴定证书,肉鸡生产规范化程度提高。

四、存在问题

1.基地建设标准化程度低。全县目前肉鸡年生产总量5000万只,但是80%鸡舍都是塑料膜大棚,有的已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且劳动强度大,环境难控制,疫病风险高,面临更新重建、急需换代升级的问题。

2.粪污及病死禽无害化处理标准低。全县肉鸡养殖鸡粪处理,除万吨有机肥厂满足1000万只肉鸡鸡粪处理外,其余的鸡粪主要以堆积、晾晒、果农定期上门收购为主,部分养殖小区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科技培训技能素质提升较慢。尽管华茂公司聘请了一批专家教授,也培育了一批自己的技术团队,定期到养殖基地巡回指导解决问题,但公司技术部人员较少且多数来自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养殖户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重养轻管、科技养殖理念淡薄、对风险评估不足的问题;一些从事肉鸡养殖年限较长的养殖户,犯经验主义毛病,对现代化装备设施应用掌握不精,需要学习提高;原料检测、产品测试、设备配备以及疫病诊断等设备简陋,技术人才缺乏,急待培训提高。

4.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对规模生产影响大。长期以来,县、镇、村畜牧技术人员,普遍呈现年龄老化,知识退化现象,新人进不来,年轻干部留不住,开展服务存在一定困难。针对华茂封闭运行服务模式,必须建立配套的实训学校和基地,推动养鸡户素质提升。

五、今后打算

1.指导思想。以推进全县肉鸡产业提质增效、跨越发展为核心,以养殖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肉鸡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加快推进肉鸡园区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生态化进程,以陕西省(华茂)现代产业园示范区、关天经济圈建设、西安港务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肉鸡养殖科技水平,实现肉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

2.发展思路。以肉鸡产业化经营为核心,以配套完善肉鸡全产业链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为主线,快速推进肉鸡养殖升级进档,实现全省现代养殖业转型示范基地县、全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全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先进示范县建设目标,健全肉鸡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养殖体系、生态肉鸡加工体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肉类鸡产品安全监管体系。采取基金注入、风投公司投资、财政资金扶持等合作方式,促进陕西(华茂)园区向国家级园区迈进。

3.总体目标。计划用五年时间,新建标准化肉鸡小区90个、鸡舍450栋,使肉鸡养殖能力由目前的5000万只提高到1亿只;新建一个20万套种鸡厂,饲养量由10万只/年扩建到30万只/年;新建一个5000万羽鸡苗孵化厂,生产能力由5000万枚/年扩建新增至1亿枚/年;新建一个5000万只屠宰厂,屠宰能力由5000万只/年扩建到1亿只/年;新建10万吨有机肥厂1个,同时配套建设贮粪棚,实现鸡粪户贮、集中发酵、统一收储、加工;新建设病死鸡无害化处理中心1个,年处理能力达100万只以上;新建肉鸡工程技术中心1个,确保鸡肉产品安全;新建华茂科技培训中心1个,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

猜你喜欢
丹凤县肉鸡全县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肉鸡腹水咋防治
关于提升丹凤县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若干思考
丹凤县桃花谷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浅谈丹凤县林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让山区寄宿学校的留守儿童吃上营养餐:“春苗营养厨房”项目赴丹凤县考察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