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的扶贫观看重庆市扶贫战略

2016-01-29 05:39高云飞
重庆行政 2015年6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习近平精准

高云飞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其中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会还进一步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之后,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的首个中央会议——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接着在北京召开。党中央如此高密度、高规格地召开会议讨论扶贫问题,足以看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扶贫开发、脱贫致富工作的重视程度。其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扶贫问题发表过重要讲话。其中主要的讲话有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在河北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的讲话;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山东菏泽等地考察调研时的讲话;2015年2月13日,在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的讲话;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的讲话;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和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一系列重要讲话。

一、习近平的扶贫观

一直以来,习近平都高度重视扶贫问题,时刻关心着贫困群众的生活和贫困地区的发展。早在23年前的1992年7月,习近平就发表了《摆脱贫困》一书,该书收录了习近平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共29篇,12.1万字,全部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思想观点,这也是他扶贫观的初步萌芽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广泛深入基层,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他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扶贫观。具体表现在:

(一)科学扶贫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调研时强调,“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山东菏泽调研时再次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一样,都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

(二)精准扶贫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三)教育扶贫

2014年6月23至24日,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15年9月9日,习近平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再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四)主动脱贫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了解毕节扶贫经验时作出批示,“贫困地区发展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把埋头苦干作为跨越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支撑,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不怨天尤人,不等靠观望,一点一点地改变面貌。积极工作、主动作为,奋力闯出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的新路子。”

(五)领导脱贫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在河北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强调,“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再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二、习近平的扶贫观对重庆市扶贫战略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教育扶贫、主动脱贫、领导脱贫的扶贫观对于当前确立重庆市扶贫战略有着提纲挈领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习近平曾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重庆市的扶贫战略就要依据重庆市贫困地区大部分处于大山区这个“实事”,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是贫困山区的一般情况,但拥有丰富的生态、山水、文化、民俗等资源优势也是贫困山区的一般情况。因此,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一是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及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农村安居房,危旧房改造,扶贫新村等农村住宅的建设,推进供水、供电、供气设施,网络、通信、公路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灌溉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一村一品”,并积极引进扶持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进行规模化生产;发展生态旅游,支持引导贫困群众开办农家乐、休闲农庄,开展农耕体验、采摘体验等具有乡村特色的多种旅游服务形式,增加收入渠道。

(二)立足“六个精准”,实现逐户脱贫

经过长时间的扶贫开发工作,重庆市的贫困人口已经大为减少,但仍存在部分贫困人口分散在各个地区。为了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完成扶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就必须要立足“六个精准”,实现逐户脱贫,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首先就是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贫困原因、贫困程度、现状、需求等都要一清二楚。针对每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为其“量身定做”扶贫方案,依据方案落实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并为每个贫困户安排一个扶贫干部,为其进行一对一的服务。当贫困户家庭年人均收入越过贫困线时,扶贫干部要继续进行关注。如若实现收入稳定越过贫困线,则取消其贫困户资格;如若其因病因灾等再次返贫,则继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给予帮扶。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逐户脱贫。

(三)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中多处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扶志”,就是要把贫困群众自己主动脱贫的志气“扶”起来,怨天尤人、等靠观望是不可能富起来的。要通过大力宣传、加强教育和引导、树立先进典型等方式,倡导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观念,最大程度地调动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工作的决心和热情。“扶智”,就是要把贫困群众自己主动脱贫的才智“扶”起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提升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才能切实提高他们脱贫的能力,就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开展农业技术、产业技术、创业技巧等多种多样的职业培训,特别是注重对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增加收入。只有首先在精神上脱贫致富,贫困群众实现真正的长久的脱贫致富才有希望。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扶贫工作的各项措施,最终要靠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去贯彻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扶贫工作的成效。因此,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向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定点帮扶,发挥“党员中心户”的模范带头和帮扶作用等措施,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打通“最后一公里”这个制约扶贫开发工作的瓶颈。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 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5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 波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习近平精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