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在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中的临床观察

2016-01-30 07:24金秋慧武钢大冶铁矿职工医院妇产科湖北黄石435006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危型干扰素宫颈

金秋慧(武钢大冶铁矿职工医院妇产科,湖北 黄石 435006)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在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中的临床观察

金秋慧
(武钢大冶铁矿职工医院妇产科,湖北 黄石 435006)

【摘要】目的 观察及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在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8月在我院门诊参加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62例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甲硝唑栓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9个月复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及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HPV病毒感染情况:治疗后3个月、9个月治疗组有效率达31.4%、8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51.8%,治疗组再次感染率2.9%低于对照组的11.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局部治疗宫颈HPV感染效果显著,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临床观察

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数据表明,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恶性女性肿瘤,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七位,我国每年约有15万宫颈癌新发病例,每年约有8万人死于宫颈癌,近几十年来随着宫颈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得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被早期发现和治疗,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有明显的下降。许多研究显示,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是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基本原因[1],国际上共识,6个月以上两次检测均发现体内存在同样病毒感染即称为持续感染。故而如何清除病毒感染、早期预防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是现阶段科研和探索的方向。本文为了解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在此方面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相关的临床观察,现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2014年5月至8月在我院门诊参加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治疗组35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甲硝唑栓治疗。治疗组中单纯感染28例,混合感染7例,对照组中单纯感染22例,混合感染5例;治疗组患者年龄32~43岁,平均年龄(36.3±4.7)岁,对照组患者年龄30~42岁,平均年龄(34.8±3.6)岁。两组均为有生育史的非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均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排除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近期宫颈未行药物或物理治疗,无干扰素过敏史,排除急性生殖系统炎症。两组患者在年龄、生育情况、HPV感染情况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选择用药时间均为月经干净3 d后开始,每晚于睡前清洗外阴后将药物置于阴道穹隆部。治疗组患者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80万IU/粒),1次1粒,连用10 d为1个疗程,下次月经干净3 d后开始第2疗程,总共3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硝唑栓,1次1粒,连用7 d为一疗程,下次月经干净3 d后开始第2疗程,总共3个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治疗结束后观察期间性生活使用避孕套隔离。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9个月复查TCT及HPV基因分型检测,必要时行组织活检。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PV感染情况及治疗情况。治愈:HPV检测转阴,TCT提示正常;好转:同时感染两种及以上亚型的HPV为混合感染,经治疗后,感染亚型减少,TCT提示正常;有效:治愈及好转总数和;无效:治疗后HPV感染无改变或TCT提示有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或再次感染(经治疗后HPV转阴后再次出现感染)。观察两组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HPV病毒感染情况:治疗后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组治愈8例(22.8%),好转3例(8.6%),有效率为11例(31.4%)无效24例(68.6%);对照组治愈3例(11.1%),好转2例(7.4%),有效率为5例(18.5%)无效22例(81.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9个月观察两组,治疗组治愈23例(65.7%),好转6例(17.1%),有效率为29例(82.8%),无效6例(17.1%),其中再次感染1例(2.9%);对照组治愈11例(40.7%),好转3例(11.1%),有效率为14例(51.8%),无效13例(48.2%),其中再次感染3例(11.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再次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 论

HPV是宫颈癌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大类,低危型多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扁平疣等;而高危型则主要导致CINⅡ~Ⅲ及宫颈癌的发生,临床上主要为16、18亚型。HPV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人类是其唯一宿主,病毒入侵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后并不断繁殖,一旦病毒整合入细胞体内便产生了上皮内瘤样病变,由轻到重,最后演变为浸润癌,中间过程可长达6~10年,而感染引起肿瘤的同时往往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一旦癌变出现临床症状再就诊便失去了最佳的防治时机,如能早期发现并治疗,5年生存率可高达100%。现在世界多国已经开始使用HPV疫苗预防宫颈癌,接种疫苗提高人体抗病毒能力是最好的防治方法,但我国目前尚未通过审批,且国内外现尚无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充分有效的治疗HPV感染的药物。

宫颈癌好发部位位于宫颈的鳞-柱交界部,因外观肉眼红色似糜烂,旧称宫颈糜烂,2008年本科教材7版《妇产科学》更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在此转化区内的未成熟化生鳞状上皮细胞代谢活跃,在阴道酸性环境、人乳头瘤病毒及其他致病因素的刺激下,易发生细胞分化不良、排列紊乱、细胞核异常,故临床上常采用冷冻、激光、微波等方法来治疗,而随着筛查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潜伏感染、亚临床感染被发现,且HPV感染有年轻化趋势,很多已婚未育、未婚的女性病例增多,物理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对宫颈功能的影响,可能增加未来的剖宫产率;早期感染尚无明显病灶可被处理等。

近些年,许多研究报道提出临床使用干扰素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效果明显,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多采用皮下注射、肌注、脑脊髓腔内或腹腔内、局部灌注给药。不良反应较多,如全身反应发热、寒战、骨髓抑制、脱发、皮疹、一过性肝损伤、注射部位红斑等等,而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患者自行经阴道给药,通过阴道黏膜上皮吸收,直接在局部发挥抗病毒作用,具有广谱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2],局部外用制剂相对于其他剂型临床上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人感染HPV后虽可自然清除,但时间在7~12个月左右[3],本文中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3个疗程,治疗后9个月有效率达到82.8%明显高于自然清除的51.8%,可明显提高病毒清除率,缩短病毒清除时间,减少病毒持续感染率及持续时间[4-5],并且能减少阳性患者后续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查(组织活检),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上的痛苦,且适应更广。

参考文献

[1] 张煦.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6):679-681.

[2] 胡爱勤,王金华.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4):259-263.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 陈小丽,巴静,黄凤英,等.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4):19-20.

[5] 李爱禄,贺锦曦,饶靖红,等.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HPV感染64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5):395-396.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8-0144-02

猜你喜欢
危型干扰素宫颈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