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揭开武林的“里子”

2016-01-31 12:23李俐
畅谈 2016年1期
关键词:武学里子武林

李俐

本山大叔在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人活一世,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

《一代宗师》的主角叶问、宫羽田都是武林的“面子”,而丁连山、一线天这些“里子”在片中仅是寥寥几笔,留下一个个神秘的轮廓。

但到了近期上映的《师父》里,随着武馆的衰败、军阀的崛起,武林的“面子”是越来越保不住了,“里子”里的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事,被导演徐浩峰一一搬上了大银幕。

还原了一个更真实的武林

都是讲咏春拳,都是拍踢馆,都有徒弟背叛师父,也都有江湖上的儿女情长,《一代宗师》和《师父》一南一北,构成了民国武林的完整画卷,颇有些互文的意思。

但细细咂摸,两者的味道又有不同,虽然都有徐浩峰参与编剧,但王家卫片中的武林更高深、更理想,连打起来也是那么的精致漂亮,而徐浩峰亲任导演兼动作指导的《师父》则把武林置入了津门的市井之中,虽然老规矩都在,但更多的是私心贪欲、各怀鬼胎、暗度陈仓。

收徒弟的,不传真功夫,只为赚钱;想出头的,不敢硬闯,就靠出卖徒弟上位;偌大的津门武林靠一位遗孀苦心经营,借刀杀人,勉强撑住门面。这不是武侠小说里的快意恩仇,也不见香港电影里的江湖豪情,却还原了一个更真实的武林。

没有世外孤岛,没有《葵花宝典》,靠着祖师爷立下的规矩,学武之人自成体系,但随着军阀介入、礼乐崩坏,武林也随之逝去。

徐浩峰的电影看似揭开了武林最黑暗的一面,却处处可见导演对逝去武林的哀叹,对老辈人、老规矩的怀念。

还原民国天津的社会生态

徐浩峰的二姥爷李仲轩,被誉为“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所以徐浩峰对武学的理解,自然也不同于其他的电影人。 他的武侠世界里没有飞檐走壁的花哨,而是手起刀落的干脆。零特技、零威亚追求的是真实,却又不似成龙那般搏命。正因为自成一派,金马奖把“最佳动作设计”给了徐浩峰,他说这是自己最希望得到的一个奖。

在他看来,功夫不是一定要打得黄沙漫天,拼得你死我活,真正的高手,输赢只在交手的一瞬间。这就不难解释《一代宗师》里宫羽田与叶问对决,比的不是拳法,而是掰饼,其中自有功夫的高低,也有理念的高下。

在《师父》里,徐浩峰的野心不止还原武林的真实,更要还原民国天津的社会生态。街头买茶汤的异族女子、起士林里的免费面包、路边卖旧书的穷小子、武林大会上放映的《火烧红莲寺》、虽卖苦力却行规严谨的脚行、退隐江湖去巴西种可可的武学泰斗……充满着中西合璧、鱼龙混杂的旧气息。再有诸如天津女人不外嫁、吃螃蟹50只起、死也要回天津再死,这些风俗在今日仍有影响。

说到天津人爱吃螃蟹,不少观众以为师母在片中50只、80只地吃是一种夸张。但徐浩峰对此竟也能说出一番道理。他说,螃蟹性寒,多食腹痛,但天津产高粱,海里的螃蟹常常回到高梁地里吃高梁,而高梁性热,故天津的螃蟹不寒,旧时莫说是50只、80只地吃,一顿吃100只的也真有其人。对螃蟹都研究得这般透彻,徐浩峰电影中的功夫如何假得起来呢?

猜你喜欢
武学里子武林
妻子的证词
诈骗妻子初恋600万,一个渣男最深的套路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叮铃铃,叮铃铃
我喜欢
梦幻西游
创卫不应“要了面子伤了里子”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