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惊地怪,真思卓然

2016-01-31 12:07俞丰
阳光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伟笔墨中国画

俞丰

大约是2000年,我写了一组印学研究的文章,贸然寄到《书法导报》社,蒙杜大伟先生抬爱,竟在他负责的版面专辟了一栏连载我的文字,还写了编者按语。那时我知道,先生不仅是书法家,还是画家,但我没有见过他的作品。

有一年夏天我到郑州,偶然进仰韶画馆,在门口看到几幅花鸟画,那种特立独行的风格、酣畅直率的笔墨、大朴不雕的气度,把我一下吸引住了。最后看落款,竟是“大伟”两字,于是很急切地打了他的电话。这一次在他的画室,大至盈丈通屏,小到尺幅扇头,我一路欣赏,一路赞叹,整整盘桓了半日。

乍看先生的花鸟画,真可谓“天惊地怪”。但见张扬的线条横亘于画面,构图随意,东倒西歪,丛杂扭结的枝干交织于画面,分枝布叶完全漠视传统规范。画中的禽鸟,若非喙细身肥,便是脯圆目愣,傻傻地停在枝头,很不顺眼。他的人物画,是兽体蛙肢,妖形鬼面,脏腑毕露,喜怒纷呈,即便不视之为怪胎,也要怀疑是《山海经》中“大荒西经”的插图了。对看惯了雅逸恬淡、雍容华丽的审美眼光来说,大伟先生的画是一种严重的离经叛道,即使斥之为异类、魔道,我觉得也不必去争辩。

然而我所为之震动的,正是由于他作品中充沛的情感流露和丝毫没有做作的坦率作风。大伟先生的画之所以容易理解而且十分传统,正是他作品的基本出发点牢牢抓住了中国画的灵魂——笔墨,以至于决绝专注,忘乎所以,义无反顾。中国绘画从独立成熟发展到至今,有它的基本外延和独特内涵。现在的画家,往往想到的是创造和新异,却忘却了某些基本的定义和要素,因此有些探索的价值是要打折扣的。就中国画来说,离开了相对的规则和界限,就将没有“中国画”的存在,那样的创新其实不是创新,而是重启炉灶的全盘倒退。而中国画发展的这根命脉,就是情感借笔墨而发,气韵由笔墨而生,物象为笔墨而立。抓住了“笔墨”这一出发点来看大伟先生的画,他所坚守的底线是十分明显的。他的画行不离笔,动不离墨,在这一点上,是传统到不能再传统了。

大伟先生是书法家,尤其擅长隶书,这与他画中的笔墨个性是相通的。他笔下的线条,汲取了碑学的营养,因此钝而拙、迟而涩;他兼有北人之质和南人之文,因此墨法凝而润、清而厚、纯而浓;他的用笔大胆而勇于变通,因此气度宽畅、执正能化。他作品中严谨的探索态度、纯正的笔墨技巧、明确的审美取向,一目了然。他的笔墨没有完全脱离了形象而走向抽象的极端,因此虽然略显怪异,却仍然是具象的。他作画时一如作字,每将画纸铺于案头,坐在案前,发自一角,随笔而出,且画且动,顺势而下,而不是东补西添,前描后染,与其说是作画,不如说是作字。本于此,读他的画当如读字读文,看他的画不必全盘看,却要顺着他的笔慢慢走,才能品出其中的深意,赏到内在的韵致,被他所营造的那种醇厚、清甘的笔墨意境所感动。

正是由于过分专注于笔墨,使得造型屈于次位,因此大伟先生的作品才呈现了某些形象怪异、扭曲、夸张的现象。中国书法中有笔法生结构之说,他的画则是笔墨生章法。形象的构成往往不是造型的需要,而是笔墨的必然之势。当其笔墨酣畅时,枝叶纠结;当其意态消闲时,花石舒朗。线忌于平,笔忌于板,线条的游走带动了造型的扭曲,行于不得不行,止于不得不止。非刻意于夸张,乃不得不变形。他的每一幅作品,就像一部严谨的记录电影,一篇忠实的报告文学,笔墨清晰地记录他作画时的情感律动。

虽然大伟先生没有告诉我,但我从他的画中看,他应该是有所师法的,其中比较多的是黄宾虹的影子,是师其心而不师其迹。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大伟先生的花鸟画,改变了传统观察花鸟方法中的折枝断写、捕捉动态、删繁就简、雕琢形象的方式,采用了一种整体观照、印象表现的全新角度,因此他的作品气格强劲,活力旺盛,极富胆略和现代性。他对自然的师法,更多的是体味,而不是观看。他所要表达的形象,启于自然,出于心灵,归于自然。那种摘花摘叶式的“师造化”“得粉本”,是等而下之的。大伟先生对物象的观察就是这种得“意”而忘“形”式的。他的观察很模糊,一掠而过,不刻意于细节,又疏忽于瞬间的情态、四时的变幻,他是透过大气看树木,透过生长看枝干,透过枝干看筋叶,透过筋叶看花果,忽前忽后,时内时外,深入其中,跳出其外。大自然的随意生发传达于画面,就是笔墨的自由交织,这种凌乱就是一种规范,是大自然不循于人所立的程式的规范,他所把握的,是自然整体的蓬勃生命力。他用笔墨的自然阐述了造化的自然,当一笔一墨生发流动臻于自然了,则一花一叶的穿插无不自然,这便是自然之“理”的自然,颇合乎老庄“道”的理论,达到“气韵生动”的要求。

大伟先生的画有不息不屈的生命力和震撼人心的创造性。他从笔墨出发,正好应了《圣经》的话,走入窄门,引向永生。他的作品,展现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不像有的所谓名家很早就“结壳”了。这种发展,也许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尝试。

第一,笔墨的不断深造。先生的画出于笔墨,仍归于笔墨的理想。现在一些作品中,有时长线过于藏头护尾而略失于滞,短线则过于快利而略失于锐,转折过多停顿过久,也使一些作品减了几分清刚之气。笔墨的深造应该是艺术家终身追求、至死方休的事。

第二,个性的适度内敛和含蓄。纵观近现代大师们一生的探索历程,将程式的传承和约束为“收”,将个性的彰显和创造为“放”。我觉得大伟先生所走的似乎是由放到收的道路。他的作品中并不缺乏卓越的追求和特立的风骨,但可以适度地收蓄。

第三,题材的选择。就先生的笔墨个性而言,似乎宜于表现全景式、茂密型的花鸟画。他笔下的枇杷、石榴等作品气旺神强,既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又有淋漓精湛的笔墨表现,令人观之陡增精神;而松鼠、蒲鸡等形体稍大、毛羽蓬松的动物也十分适合他的丛沓纷披、乱中求理的笔致。吴昌硕曾说,画的题材不必多,集中几种反复锤炼好就行。这句话,尤其对有书家根底的画家来说,应该是有所启发的。

我自己也从事书画创作,对个中的甘苦得失、艰难困顿有所体会,因此对先生的成果倾心赞叹,对先生的精神由衷感佩。大伟先生将明确的心迹和探索过程毫不掩饰地倾于笔下,踏实地践行“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率真勿安排”的艺术准则,本着“欲正其心,先诚其意”信条投身于艺术的求索,在当今的时风中,尤其令人敬重。

艺术简历

杜大伟:男,1959年生于开封,祖籍安徽萧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美术家协会会员,开封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中原印社副社长,江苏国画院、河南画院特聘画家,现供职于《书法导报》社。

2000年、2002年,分别在山东菏泽、广东东莞举办杜大伟书画作品展览。2003年,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水墨画名家丛书》。2004年,出版《杜大伟扇面集》。2005年,《荣宝斋》杂志、2006年《十方艺术》杂志连载其绘画作品。2007年—2009年,多地举办其画展,多家报刊刊登其专题报道,出版其作品集。2013年,人民日报出版《杜大伟国画集》。2014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杜大伟国画作品集》《杜大伟篆刻集》等。

猜你喜欢
大伟笔墨中国画
张大伟作品
中国画
Enhanced micro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OF-derived hollow Zn-Co/C anchored on reduced graphene oxide∗
笔墨童年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神奇的边界线:一不留神就出国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第三十一个蛋
为练笔墨才写荷